1、愛情詩這是壹首以愛情為主題(含悼念)的詩,又稱“情歌”、“永遠在我心中的詩”。自《詩經》以來,愛情詩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的愛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和相思之情。比如並發戰,壹路牽牛星,無題(時間早在我遇見她之前,卻是我們分手後更久的李商隱),鵲橋仙(薄雲靈動)等等。
2.諷刺詩這是壹種以嘲諷或勸導的方式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直人士心聲的詩歌。也叫“諷刺詩”,有時也叫“政治諷刺詩”。諷刺也有很長的歷史,從《詩經》到現代沒有消逝。如朔書、伐譚、蜜蜂(唐·洛吟)、臨安府銜(南宋林升)、醉太平(元代貪圖小利的無名氏)等等。
3.哲理詩這是壹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和論述來表達或闡述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出主題,有的含而不露,令人深思。著名的有蘇軾的《西林壁與琴詩題》,朱的《讀書心得》。此外,有些詩雖然沒有哲理,但也有充滿哲理的(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青山遮不住,畢竟向東流”等。).
4.送別詩這也是最早最常見的主題之壹。主要用於表達離別之情,或鼓勵勸慰,或表達深情厚誼,或表達離別之憂。因為送別往往與爬山臨水聯系在壹起,所以又叫“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甫給任叔川》(王波)、《去揚州途中別孟浩然》(李白)和《別動大》兩首。
5.關於旅行的詩也叫關於旅行和旅行的詩。或描寫個人經歷和感受,或表現鄉愁、敘事和抒情。這種詩離不開對山水景物的描寫,所以又叫“山水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不同,它以“憶抒情”為主。比如杜甫的《夜抒胸臆》,馬致遠的《秋思》,都不能算山水詩。
6.邊塞詩這是壹首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塞戰士生活的詩。唐代著名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奇等。高適的《葛炎行》、的《白雪歌·送別田書記吳歸鄉》、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大堤》、範仲淹的《漁父的驕傲》(《堤下風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7.吟詩這是壹種以吟誦或評論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為主題,用以抒發感情和諷刺時事的詩歌。壹般是先敘述後討論;還有壹些只描述對比不討論,讓讀者思考。歷史題材的詩歌是早期著名的代表作,包括西晉班固的《詠史詩》和左思的《詠史詩八首》。此後又出現了更多的史詩,如張潔的《焚書坑儒》、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提烏江閣》(王安石曾用它唱反調)、文的《精武文苑》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8、吟詩。這是壹首通過歌頌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符號比較是其常用方法。這類詩在先秦兩漢時期就已出現,唐以後佳作越來越多。比如王維的《相思》(當那些紅梅春來),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遊的《詠梅》,於謙的《石灰之詩》,王冕的《墨梅》等,都是通過自然的事物來抒發感情的名篇。
9.詩歌。這是壹首以吟誦個人誌向,反映或諷刺社會為主題的詩。比興、象征、聯想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出自《詩經》,是古代最重要的詩歌之壹。例如,屈原的《離騷》中的《涉河》,李白的《行路難》中的《入酒》,陳子昂的《幽州城樓上》,蘇軾的《定風泊·胡莎路遇》,陸遊的《憤怒》都是感人至深的佳作。
10,懷舊詩。掛在古跡上產生的追憶和想象,喚起感情,抒發情懷和抱負。這種詩就是懷舊詩。古代懷鄉詩可以歸入懷鄉詩的範疇,但有其獨特的特點;懷舊詩和詠史詩略有區別。是通過沈浸在古跡中來表達自己的意誌,而詠史詩可以不去古跡而寫在書房裏。關於懷鄉的詩詞,如杜甫的《書香》、劉禹錫的《五壹巷》、《石頭城》、李白的《南京登高到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鄉》、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亭懷鄉》、張的《山羊·潼關懷鄉》等。,古往今來都很有名。
山水詩和田園詩不做介紹,因為讀者比較熟悉。此外,還有題畫詩、宮怨詩、無題詩等。因為它們的主題與其他主題是兼容的,或者是根據詩的內容確定的,所以這裏不再贅述。(文/朱劉
從考壹首詩到比較兩首詩。從題量來看,兩首詩明顯增加了閱讀量;從難度分析,也增加了理解的難度。2000年,人們對趙師秀的《客》和王嘉的《雨晴》進行了比較:這兩首詩都是四行詩,都是寫景詩。但壹個是宋代,講的是初夏的景象;壹首是唐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象。雖然結尾有想象,但韻味不同。2003年春考,還有兩首四言詩,屬於同詩《華清宮》的比較。雖然對象相同,但寫法不同:壹個是唐代詩人杜牧,他通過描寫送荔枝來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放蕩;壹個是宋代詩人杜昌,他通過描寫華清宮的蕭瑟景色,表達了作者的朝代興亡感。2004年春考,我們對比了兩首相關的詩,壹首是王維的《相思》,題目也是《李龜年在江邊》,另壹首是杜甫的《在江邊遇李龜年》。可見兩首詩都與李龜年有關,通過李龜年的生平和命運反映了唐朝的興衰。雖然都是抒情詩,但壹首表達友誼,壹首表達故國之思。從以上可以看出,兩首詩的比較大體上是相關、相近、相同的。
高考六大常用題型技巧
寫風景是古詩詞中常見的內容之壹。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我們在欣賞詩歌時,不僅要理解字面意義,提高思想素質和審美感受,還要註意詩人在語言上書寫山水的形式和技巧。描寫手法主要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高考常見的描述性欣賞角度有六個:
(1)輪廓描述-關閉
比如元代王冕的《白眉》:此身在冰天雪地之林,桃李異混。忽壹夜清風起,散為萬裏枯泉。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迎春的特點。它主要使用襯托和對比的方法。襯托是通過描寫a使B更加突出的壹種方式,襯托分為襯托和對比。例如,在《夢裏登上天目山》中,“屋頂高18000英尺,並且,就在這壹點上,開始轉向東南”被用來襯托天目山的高度。《琵琶行》中,河中月“我們看到了白色的秋月進入了河心”襯托出迷人的琵琶聲,“當河水向著滿月神秘地變寬”襯托出人物的淒涼心境。在《吉翔·宣誌》中,“寂靜的庭階”與“萬物有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各種修辭手法
比如辛棄疾的《摸魚》:早已下海,從湖北遷居湖南,同官王立小山亭納貢。
妳能拯救多少次風雨?匆匆,春天回來了。惜春怕早開,何況紅花無數。春而活,見說,天涯無回頭路。恨春無言。它只是勤勤懇懇,抽絲剝繭,在日惹無所不為。
長門事件,準準的儀式和錯誤,美女壹度嫉妒。壹千塊錢買對方就像買禮物壹樣,但是這種情況誰抱怨呢?別跳舞了,妳沒看見,玉環閆飛都是灰塵!閑暇最苦。不倚危籬,夕陽西下,柳暗花明。
作者在借景抒情過程中使用的主要修辭方法是設問和對比法。詩歌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和其他文體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大致相同。學生要善於發現修辭手法,並解釋其作用。如比喻為更生動(就像春天的大風,在夜裏吹來,吹開了壹萬棵梨樹的花瓣。);比喻把事物擬人化。);反問句是為了強調(如果兩人感情很長,是早晚嗎?);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二元性是增強詩歌的音樂美,表達簡潔性,表達抒情性,增強詩歌的外在形式美(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往下掉,而我看著長河總是滾滾向前);在古詩詞中,借代和通感是常見的修辭手法,學生應該註意。特別註意比喻和類比的區別(比喻註意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性,類比註意化無情為有情),借代是用與之相關的事物代替事物,如部分代替整體(帆可以代替船,羽林可以代替兵),對偶和對比的區別(對比主要是意義內容的對立或相對,不考慮結構形式;對偶主要是結構形式上的對稱,要求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或相似),要註意各種修辭手法的綜合交叉運用。
(3)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如王維的《山中秋夜》:雨後空山,立於秋夜。皎潔的月亮從縫隙中灑下清亮的光線,將噴泉清在巖石上。竹林鏗鏘,洗衣女歸來,荷葉輕搖欲上輕舟。春天的春天不妨讓它休息壹下,秋天的太陽可以在山丘上停留很久。
顓頊對天上明月的描寫,松樹如蓋,是靜態的描寫,山泉清澈,流石是動態的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沛,加大了流動勢,流過石頭,發出聲響,以襯托山中的靜謐,烘托山中的寧靜。詩人在描寫景物時,十分註意動靜景物的相互對比,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入畫,以動入畫,以靜入畫。動靜結合往往與花劍有關。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望瀑懸於千川》,寫的是第壹個從遠處望瀑的意象,像壹個巨大的白練懸於山間,“懸”字化為寂靜。再比如王維的《觀鳥溪》,“人閑桂花落,夜靜春空。月出百鳥驚,春溪鳴時,“花落月出百鳥鳴”凸顯春溪的靜謐,王績《入若兮》“蟬林更靜,音宮山更幽。"它也因聲音而安靜,因運動而安靜. "山舞銀蛇,原蠟像”是以動寫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