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壹個愛美的詩人。他不以狹隘的功利觀否定各種藝術的美。在《九歌》和《招魂》中,處處渲染著音樂、歌舞的溫馨場景以及由此引發的感動。在屈原的作品中,是“強淫娛人,觀者忘歸”的美好景象。同樣,他的詩也喜歡大量的花花綠綠的文字。他還發展了《詩經》中的比喻手法,賦予植物、魚類、昆蟲、鳥獸、雲霓等自然事物以人的意誌和生命,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詩歌的美感。總的來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美的流派,都可以追溯到屈原。
在詩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詩經》短小精悍的體系,創造了句式或長或短、篇幅宏大、內涵豐富復雜的“騷體詩”,也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由屈原開創的楚辭,與《詩經》壹起,構成了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對後世文學產生了無窮的影響。但由於時代的發展和南北文化的差異,《楚辭》相比《詩經》有了顯著的進步。所以它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更多的是在《詩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