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楊慶茨詩歌賞析

楊慶茨詩歌賞析

1941人活多久?幾年前,我在參加壹次詩歌活動時認識了王玉明先生。當時的王先生雖已年過七旬,但精神矍鑠,從容隨和,有壹種清風拂面的文人氣息。經過多次接觸,我才知道他不僅僅是壹個詩人,還是壹個科學家,中國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機械設計和理論方面的專家。

在贊嘆的同時,突然想到“詩人院士”四個字與王先生的儒雅相匹配,恰到好處。

從科研院所到企業再到高校,我們“創業”了很多次。

王玉明,生於1941,本名惠惠(這個名字是他的格律詩老師葉嘉瑩先生起的)。在科學領域之外,他涉獵廣泛,在文學領域造詣深厚。在王玉明,隔行如隔山。他創作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古詩。同時也是中國詩歌學會顧問、高校詩歌工作協會理事、中國院士書畫社理事,為架起科學與文藝的橋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嘗試。

王玉明首先是壹名深入研究機械工程的院士和科學家。

正如中國院長李小虹院士對他的評價:“妳熱愛妳的祖國和科技...尤其是在流體密封領域,妳們已經努力了半個多世紀,在壹個‘小職業’裏赤手空拳做出‘大事業’。”王玉明長期從事重大裝備高參數關鍵基礎零部件的研究,特別是危險介質透平機械非接觸密封裝置和測控系統的研發,獲得國家四級和十余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取得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並實現產業化。

他曾經是壹名成功的高科技企業家。

1965清華大學畢業後,王玉明在軍工科研院所、國有企業、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國有控股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多年。改制後的外商獨資企業當了總工程師,因為他開發的油膜螺旋槽端封威脅到了外商的壟斷地位,外商給了兩個選擇:壹是繼續當總工程師,但不從事石化行業高速密封的研發;第二,想繼續從事研發,就得辭職。

王玉明毅然辭職。於是,從65438年到0996年,55歲的他冒著極大的風險“下海”。在天津市科委和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支持下,他牽頭成立了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鼎銘印章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0萬元(其中技術入股30%)。這是壹家國家控股的高科技企業。在這裏,王玉明針對過程工業中危險氣體的大型高速透平壓縮機,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流體動壓非接觸密封裝置——幹氣密封。

然而,實驗室試驗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可以廣泛推廣。當時幹氣密封市場基本都是進口產品,用戶不願意冒很大的風險。王玉明不厭其煩地主動給企業講課,推廣這項技術,說服用戶。

經過艱難的突破,王玉明開發的產品逐漸在中國推廣。不僅逐步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而且迫使進口的高技術附加值產品大幅降價,經濟效益顯著。2003年,王玉明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後來,王玉明獲得了“全國優秀機械工業”的榮譽稱號。

2007年,王玉明正式轉入清華大學。在這裏,他再現了不斷擴張的精神。

回到清華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後,王玉明發現該院以前以教學為主,科研相對薄弱,於是帶頭與該院加強科研合作。課題組之前在工程應用方面做的不多,所以王玉明帶領大家和企業合作。王玉明認為,只有通過產學研的精耕細作和協同創新,才能將R&D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的第壹線,解決關鍵基礎零部件的“瓶頸”問題,滿足重大需求。

而不失去壹顆孩子的心

2022年5月15日,中國詩歌學會高校詩歌工作協會成立儀式暨中國詩歌巔峰會在清華大學舉行,王玉明院士詩詞歌賦電影展、《水木清華追憶》、《純真孩子的天性》等新書同時推出。清華大學陳旭教授在致辭中說:“王玉明院士於2007年回到母校任教。10多年來,他在清華大學創辦並領導了兩個優秀的團隊:壹個是摩擦學重點實驗室的印章與研究室,壹個是清華大學工會荷塘詩社;特別是王玉明院士熱心培養中青年拔尖科技人才,潛心育人。他在這方面的模範作用和貢獻在業內、在學校、在朋友中是眾所周知的。”

事實上,王玉明在高中時就非常喜歡中國的古典詩歌。那時,他喜歡數學和物理,也喜歡語文。後來雖然選擇了理工科,但是詩人的夢想卻深埋在心底。1962年春天,他在清華的校園裏寫出了自己的第壹部小說《水木清華》:“柳,柳,細雨,斜風浴。鵝黃色,新綠柔軟的連衣裙,輕盈地起舞,歡快地歌唱。楊彥,楊彥,水木清華錯過了。”

王玉明在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主修燃氣輪機。基礎課主要是流體力學,固體力學,熱力學,傳熱學。教師特別註重培養學生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直覺”。這些課程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王玉明常說,走上科研之路後,很多技術難題往往是在苦思冥想之後才迎刃而解,而憑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立起來的“物理直覺”,他們突然找到了解決方案,甚至發明了它。這可能就是王國維所說的第三種學習境界:“回首時,人在,燈火闌珊處。”

在過去的60年裏,王玉明壹直在不停地寫作,寫了近2000首詩,出版了4本詩集。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感情豐富,風格獨特,受到許多詩人的好評。他的詩古韻新韻兩棲,前期以新韻為主,後期以古韻為主。有古風,有絕句,有律詩,有詩句,不僅有詩,還有中調,長調,還有自調。幾年前,他拜葉嘉瑩先生為師。從此詩歌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人文題材大大增加,音律也越來越精通。除了“清新、清秀、恬靜”之外,風格韻味有所增加,尤其是用或按聖賢名作之韻寫的長調詞。範評價說:“王玉明院士的詩,是壹首詩壹首歌中優雅、豁達、人文情懷、科學追求的聲音,給人以感動的力量和押韻的享受。”

除了中國傳統詩詞歌賦之外,他還創作了壹些新體詩詞,這些新體詩詞既有古詩的修辭節奏之美,又有新體詩的自由灑脫之美,大部分屬於聞壹多先生提倡的“新格律詩”。

閱讀王玉明的詩歌可以把人帶入壹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實也不能說他感情豐富,興趣廣泛,對生活有很多發現和感悟。

值得壹提的是,除了是壹名詩人,王玉明還是壹名攝影師和書法家。

中國院士書畫學會副會長何繼山院士說:“余明院士是中國院士書畫學會的傑出成員。他的隸書工整靈動,攝影作品精美,往往氣勢磅礴。”而王玉明卻說他的隸書是最近十幾年才練成的,又因為事務繁多,很少有時間系統練習,所以他的書法還很稚嫩,不敢稱之為“家”,只是個範兒。

葉嘉瑩先生說:“詩人也是不喪失童心的詩人。”葉先生對的評價是:“我覺得作為壹個詩人,妳真的很有童心。這是絕對正確的。妳很純潔。”"妳的成就主要是因為妳有壹顆純潔的心."

也許,正是這顆童心,讓王玉明先生對自然和世界的好奇和敬畏貫穿始終,讓他敲開了科學和藝術的大門

人文與科技交匯的融合

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學習、做事、做人的楷模,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

王玉明真正實現了人文與科技的融合。清華大學教授陳旭稱他為“大清華先生的典型代表”。他“延續了清華大學融會貫通的優良傳統,生動詮釋了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境界”。

王玉明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原因是什麽?我們不妨這樣總結:他是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忠實踐行者。

作為科研工作者,他集智慧攻關,創新探索;於是乎,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研發推廣技術;作為壹名教育工作者,他熱心培養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不遺余力;作為壹個詩人,他看到的壹切都是他所感所愛。熱愛祖國,熱愛山川,熱愛花草,對宇宙萬物有深厚的感情,有壹種寬厚的胸懷。正是這些構成了中國詩歌的重要品質,是激發情感的強大力量。

何積善院士評價王玉明說:“我首先了解他的不是他的詩歌,不是他的攝影,也不是他的書法,而是他的人格。他是那麽誠實和忠誠,特別特別認真。”

在王玉明,我們看到了許多方面的完美結合-

科學與藝術的奇妙結合;

詩和書法結合得很美;

歌詞、作曲、演奏的絕妙結合;

旅行和攝影完美結合。

這些組合構成了王玉明豐富多彩的人生和在諸多領域的成就,也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科學和藝術,都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相遇。”科學與藝術密不可分,其深層特征在於非功利的精神氣質,體現為對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追求。科學和藝術可以相互滋養。美是大自然的本質和規律的再現,它能在美的節奏上開辟創新的捷徑。藝術修養可以開發科學創新思維,因為這些愛好優化了人的思維,豐富了人的知識,調節了人的身心,激發了人的活力。藝術創造的審美心理結構也是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

“山是仁者骨,川是智者。題是永恒,詩是黃昏。”這是王玉明的壹首詩。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懈攀登,科學與藝術在他身上有機融合。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德才兼備、文武雙全、全面發展的“大先生”。(楊慶茨)

以上是關於1941年出生的人的壽命,關於大學的分享。看完1941 2022年多大了,希望這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