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有上進心且任性”的性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橋(今安徽亳縣)人,曹操之子,號,世稱“思”。
曹植生於漢獻帝初平三年。漢末天下大亂之時,曾隨父曹操遷居軍中。所謂“生於亂世,長於軍中”,恰恰概括了他童年生活的特點。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他不僅經歷了頻繁的戰爭,還接觸了廣闊的社會現實。這樣的生活基礎對他後來的思想和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建安年間,曹操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當時的魏宮中招賢納士,對曹植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曹植曾在《與楊德祖書》中說:“昔獨走漢南,孔漲江月,魏長以綠土聞名,龔璉以海為名,德聯以此魏發跡,壹步登天望京。這個時候,人人都聲稱手握蛇珠,人人都聲稱手握京山之玉。我的國王建立了壹個天網來掩蓋它。現在我知道我聚集在我們的國家。”曹操的“立天網”有他的政治目的,但同時也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在這樣的文學環境中,曹植的才華得到了培育和發展。
曹植曾經是華山才子的貴公子,過著富貴奢華的生活:鬥雞牽馬,燈紅酒綠,自得其樂。他的《鬥雞篇》裏有壹句話:“妳在妳眼裏很聰明,妳厭倦了宮商。主人無聲,賓客入樂會,坐在劇場裏長宴,鬥雞看閑房。”《名都篇》有雲:“東郊鬥雞引千裏。”“我要去赴宴,我要爭壹萬酒。”李白的《入酒》中有這樣壹句話:“陳公子在完成殿宴飲,壹桶酒壹萬兩,談笑甚歡。”也點出了這壹時期曹植生活的壹個側面。
但曹植畢竟不同於壹般的奢公子。雖然他周圍都是壹群文人政客,但他並沒有完全沈迷於這樣的生活。他這壹期寫的幾個作品都挺大方的,而不是沈湎於音樂的奢靡之聲。如《贈丁儀》詩中有雲:“晨雲不歸山,雨成河,粟托疆土,農得之!誰能為了風度而寫博客?狐貍白足守冬,我怎能錯過裸客!”《梁復興》有雲:“四面八方不同,千裏風雨極。戲是教百姓,留在草莊。老婆就像動物壹樣,行為被林擋著。柴門郁悶,狐貍兔子在我空間飛。”這樣的作品突破了富家公子的生活,具有廣泛的社會內容。他曾在《序》中說:“我擁有的少但我善於給予,我所擁有的依然是美好的、優雅的、慷慨的。”賦如此固,詩亦如此。當然,“典雅大方”是建安時期壹代文風,不只是曹植。《文心雕龍·史明》有雲:“建安之初,有五言,文帝陳思乘節;王旭應該是劉,望路而戰。且憐風月,祭奠池園,形容雍容華貴,講壹場酣暢淋漓的酒席,慷慨大方,正氣凜然,才氣橫溢。使指物,不求精微;把單詞壹個個帶動起來,只拿清晰的能力。這是壹樣的。”也就是說,“放飛精神”“發揮才能”是建安時期所有家族的特點,也就是時代的特點。
但曹植才華出眾,文學造詣也很高。這個時候的他壹度還挺受曹操喜愛的。《三國誌·舒威》曹植本說:“十多歲時,我讀了幾十萬字的詩詞,並擅長寫作。太祖嘗文曰:‘汝惡乎?’智跪下道:‘妳說的是妳說的,妳寫的是妳寫的,接受采訪的時候,妳能怎麽樣?’葉童闕臺剛組建時,太祖得知諸子都要上臺,讓他們各盡所能,建功立業,相當可觀。毛則截然不同。《本傳雲:植人》本質淳樸,對待尊嚴和馬服並不華麗。每次看到都很難問,答對了,特別喜歡。“大概是因為這樣,曹操才有了封他為太子的打算,對他寄予厚望。建安十六年,封為侯平原,十七年,遷為侯林微。曹操找到孫權,命令他留在曹真。他曾經警告過他,“我曾經是陵,當時我二十三歲。想想這個時候妳做了什麽,今天無怨無悔。妳現在二十二歲了,不要舍不得!”曹操的這番話很不尋常,似乎有鼓勵他將來繼承王位的意思
曹操很看重文采,但作為統治者和政治家,他更看重符合政治需要的人品。雖然他很珍惜曹植的才華,但最後還是發現了他的缺點,也就是曹植傳說中說他“任性,不上進心,飲酒無節制”等等。如果妳是詩人,這不是缺點;但作為皇位繼承人,這是非常不符合政治需要的。有這樣的缺點,即使沒有曹丕的“技傾”,曹操也未必會考慮再讓他做太子。更何況歷史上說曹丕可以“以技攻之,以貌取人”,導致“與宮人談之”?曹操最終建立曹丕,曹植最終失寵,勢在必行,情理之中。
曹植壹生有政治抱負,但缺乏政治頭腦。所以,當曹丕已經被立為太子,失去寵信的時候,他依然不自覺,依然“不自賞”。比如建安二十二年,他私自“在赤道乘壹車,開司馬門出”。這違反了國王的法律。曹操氣得下令雲:“第壹人說子建,最重要的事可以在子建中決定。”“自從我半夜種了私地,開了司馬門到金門,使我對這孩子另眼相看。”這不僅認為曹植不能繼承皇位,也徹底改變了原來對他的看法。
曹操是壹個真正無情的政治家。為了政治需要,他不顧父子感情。這時,他雖然沒有貶損曹植,卻殺了曹植的心腹楊修。操知本曰:“太祖終恐有變,以之才為策,又以袁之侄為策,故以罪罰之。種效益不安全。”殺了楊修就等於除掉了曹植的壹個智囊。曹植受到了很大的震動。
此時的曹植可以說是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但這本傳記中也有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以郅為南中郎將,派他去救曹仁的故事。也有說曹操叫曹植“戒點東西”,“植醉不可命”,曹操就“悔悟”等等。
如果此事屬實,大概可以作為曹植“飲酒不當”的註腳。但裴引魏《春秋》曰:“植將行,君欲飲,必迫醉。王,智不能服從王的命令,所以王很生氣。”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植的醉酒並不是因為他的“飲酒不檢點”,而是曹丕的計策。
當然,魏《春秋》所載的內容並不完全可靠。但由此可以推斷,曹植所謂的“無節制飲酒”未必全是真的。曹植有壹篇《酒賦》,假借焦肅先生的話,說“縱欲則前王所禁,君子所拒。”丁巖據此宣稱:“《酒賦》是壹部友書,是壹部深刻的警世書。紫劍怎能沈湎酒色!”
如果曹丕沒有沈湎於酒色,而是“被迫壹醉方休”,這甚至可以說明曹植在政治上確實缺乏警惕,頭腦太不清醒了。這種人註定要在政治鬥爭中失敗。
“蒼蠅之間黑白分明,巧妙交友”的體驗
曹丕繼位後,曹植遭受了更大的政治挫折。
曹植傳曰:“文帝為皇位,統丁儀、丁剛,與諸侯植並國。”這是曹操殺了楊修之後,曹丕進壹步斷絕了曹植的親信。這對曹植的打擊更重。面對這樣的打擊,曹致仕感到難以言喻的痛苦。他寫了壹篇《野田黃雀之旅》來表達他的哀思。
曹丕繼位後不久,延康元年(220年)十月,逼退位,代文帝。作為皇帝,他進壹步迫害曹植。曹植傳曰:“黃二年,督國之人皆急點出,奏醉而慢,劫使者。有官員請求處分,皇帝因為太後的緣故,將爵安貶到了老家。"聖旨中有雲:"智,我母我弟,世間之事,我皆可忍,但情何以堪?“骨肉之親,若舍而不懲,則封而種之。”這壹年,曹植改稱鄄城侯。
此時曹植有壹首《謝封安鄉侯表》,其中有雲:“憂罪而懼,不知刑罪當限。”陛下為臣之體而喪,不聽部所執,過於寬厚。這壹天,侯茵的《演金故鄉》被印了出來。聖旨那天,我又害怕又難過。“從這樣的話來看,曹植此時的處境和心情與以往大不相同。灌都擔風望指,徒然罪上加罪。他對此沒有辯解,但又恐懼又感激。所以曹植這個“任性”的人,到這時候已經相當警惕了。
黃三年(222),郅復封為鄄城王,四年遷為王。它的年份是首都。此時的曹植還有“馮娟王謝表”,繼續認罪,說自己“瘋狂暴露,開始為憲法效力,舍生取義”“不了解神恩,就不會期待,枯木長葉,骨頭更肉。如果妳不是大臣,妳就應該受到懲罰。”“聖旨之日,我悲喜交加。”曹植是無辜的,卻如此認罪。當時犯罪構成的嚴重程度和曹植的險惡處境可想而知。
黃初第四年,曹植和諸侯王被召集到同朝首都慶祝節氣。這時他寫了壹首詩《責任弓》,繼續檢討自己的罪過。桌上有雲:“我執煩惱歸諸侯,雕肌記罪,晝食夜睡。”正所謂“天網不可復,天恩不可再倚。”曹丕被稱為“賢如天地,感恩父母。”於是,“不能愛主”,拜表獻詩。演講的悲傷難以言表。史書上說,“賈皇帝言之有理,優信答之,勉勵之。”
大概就是因為這種謙讓,曹丕終於在在位的那壹年去世了。
但這期間,曹植雖然要死了,但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在諸侯王朝為首都,然後回三藩的時候,曹彰暴死;但曹植和曹標同路回東,他被連隊幹預,他又氣又畏。“白馬王子王彪”這首詩表達了壹種無法抑制的情感。這首詩有條不紊地說:四年五月,白馬王、任、於都上京慶節氣,到洛陽為城王;7月,我隨白馬王回國。後來兩個王都還了諸侯,路要異地停,我每次都很討厭。蓋依幾天之內就大變樣了,但是他做了自我解剖,他跟國王說話,生氣了。”這首詩表達了對仁成王之死和白馬王出生離去的極大怨恨。詩中有雲:“梟鳴穩,狼在道上,蠅子白黑,密而疏。”在這裏,有對公司的憤怒指責,但對最高統治者曹丕似乎仍有所保留,他相當含蓄地說“他交朋友很聰明。”
這期間,曹植還寫了壹部《洛神賦》。這是壹部更加微妙和深刻的作品。這是壹篇有序的雲:“皇三年,禹都城歸洛川。古人說:洛水之神的名字叫宓妃。感覺宋玉把女神的事告訴了楚王,就寫了壹首詩。”據此,丁巖宣雲:“在序中,明雲有意將宋玉女神作為禮物,托付給國王和宓妃。羅申仍屈宋之誌。而通俗的說法就是壹種虛情假意,不是很可笑嗎!”現在看來,曹植好像是在黃初年從羅回國,心情極其惡劣。他的確有屈原被流放的悲哀,他對洛神的賦也有《離騷》中宓妃失女的意味。世間感應是福,未必是真。丁巖的說法似乎有道理。不僅是洛神,還有曹植的其他賦文。如《九愁賦》詩中說:“當我恨王之虛妄之言,當我受委屈時,我會向他表示敬意,但突然我會毫無疑問地釋放我的大臣。”“風俗參差不齊,名聲可同,爭名奪利,損公肥私。”《九歌》雲:“民生必然死,何苦終身苦?清水出淤泥而不染,泥濘路上塵土飛揚。”《蟬頌》說:“我真的很孤獨但我不想快樂,但我很快樂,我唱了很久。聲音又別扭又別扭,像君子之心。”《鸚鵡賦》雲:“我怎能憐身餘,憐雛鳥不飛?”《別了,大雁》雲:“可憐孤雁,不尋常,卻傷其內。”等等,都是詩人的遺產。只是壹首《洛神》詩,寫的是隱居,很難解決;寫得婀娜多姿,就像前錄的序裏說的“藻亦似春花。”所以詩人忍不住用文字發誓,坐下來感受真實。其實細句結尾的“雖在月影中,心在君上”這句話也不難理解。
“建立壹個永恒的事業,流動的石頭”的幻想
黃初七年,文帝曹丕死,曹睿為繼位。改元太和太和元年,曹植遷封儀;兩年後,它被歸還給邱勇。
雖然曹睿仍然奉行曹丕既定的對待諸侯的政策,但多少有所緩和。他對曹植也有壹些大方的姿態。有壹件事可以說明問題,那就是明帝紀培引用魏略說曹睿親征的時候,京城錯誤地說有壹個雲帝崩了,趕著手下的官員去邱勇接王韻韻,曹睿卻沒有過問此事。如果換成曹丕,對於這件事,有必要追查壹下。如果追查下去,曹植將是罪魁禍首,恐怕無法避免。
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植的處境相當危險。雖然曹睿暫時不提問,但把他當成危險的源頭是必然的。對於曹植基來說,這個時候應該更加克制,盡量低調自救。但是,曹植確實缺乏政治頭腦。這時,他寫了壹篇文章《求自測表》。表中說“古有榮者”,“皆助國家有功,助天下惠民”,但“無德可述,無功可紀”。所以,我希望得到壹個軍職,以便忠誠於戰場,為國家做出貢獻。他說:
我不衡量自己,我的目的是發號施令,為我的頭發做貢獻,以報答我的恩情。如果讓陛下做不死聖旨,可以用錐刀讓Xi做將軍,成為壹校之隊;若東屬傅,掌師,則甘冒風險,甘冒風險,首當其沖。.....會壹蹴而就,以毀終身之恥。名留青史,功成名就。雖然我在蜀都,但我是第壹次來闕,而且我現在才三十多歲。舉個例子,如果妳有點天賦,去嘗試,妳就會對這個世界壹無所知。如果妳尊敬妳的身體,充實它,那妳活著也沒用。死了就有上位的包袱,但是在意自己的富貴就見了鳥,最後就白頭了。這是固體營養品,不是我想要的。
這樣的文字相當激烈,這樣的感情也相當真摯。曹植在此建功立業之心,或許曾被曹睿懷疑過,但或許是因為他真誠,沒有矯飾,所以過了這壹桌,曹睿依然對他寬大處理。太和三年,又要東遷阿富汗。
這期間曹植的情況有所好轉,心情也有所好轉。雖然不再“任性”,但說話也更隨意了。太和五年,曹植繼續請纓,為國建功。言辭更加激烈。他甚至說:
我怕只能自救,所以尖刀也沒用!而陛下之教觀,以臣為異姓,則竊己之材,不遜朝臣。
這是真的。像他這樣的人才,如果是異姓,是可以重用的。但正因為不是“異姓”,所以不可能“拔”。曹植似乎並沒有真正明白這個道理。防止同姓篡權,是曹魏政權單方面接受前朝經驗教訓做出的決定。在歷代統治者中,這樣的片面性是不可避免的。曹植圖看到了但不知道為什麽,就講了這麽多。
《陳慎舉表》也是曹植此時寫的壹篇重要文章,包括以下文字:
我生在亂世,長在軍中,教過武帝幾次。我看到了用兵的需要,就不用帶孫武了。與它結合,窺視它。我常常希望得到壹個朝拜,壹個金門,壹個如玉的業績,壹個有職位的大臣名單。我要給他們片刻,使臣們會玩得很開心,他們也不會討厭。
這段話比較隨意。作為諸侯,最好是壹天到晚吃飯,什麽都不做,讓上級放心。但曹植居然說自己通曉兵法,而且“用兵為師,至關重要”。關閉。妳不是低調,而是展現妳的才華。這正是他之前說的“道家禁忌”,他在這壹刻明知故犯。
但曹植此時如此直言不諱,沒有被殺。這不能不說曹睿真的比曹丕溫和,對c的政策真的很溫和。
在這篇“陳慎舉表”中,還有壹段話值得註意:
能讓世界關註的人才是掌權的。所以妳若求動主,必被權勢所嚇倒,掌權的是妳,不是妳的親屬。力量所在之處,雖稀,必重;潮水去了哪裏,雖然吻會很輕。蓋取齊哲天,不取魯宗;被分進晉的趙魏不姓姬。只有陛下會遵守。勾踐忠於自己的位置,兇從自己的病人,和壹個不同姓的大臣;欲國家之安,祈家族之值,存其榮,不共患難者,亦公之臣也。今天我反對的是公稀,姓異。
站在“公族”的立場上,曹植的話是中肯的。從當時曹魏政權面臨的形勢來看,這個表態也是及時的。雖然曹植在宮廷政治鬥爭中缺乏政治頭腦;但他對“治右”和“執政”有著不同姓氏的政治眼光。沒幾年,曹魏政權換了壹個不同的姓氏,可以說是不幸。
但可惜的是,曹睿當時似乎並沒有太在意這些話,只是“用極好的話回復了壹下”。
同時,曹植還要求“不要獨談,要談時政,要試行”,但“行不通”。於是他“絕望”了,愁死了。
“以書法為功,以辭賦為君子”的命運
曹植壹生的誌向,本來是“建功千古,流石功德”,而不是“以書法為功業,以辭賦為君子”。但現在看來,他的成就還是在書法和辭賦上。漢魏時期,他是壹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他的詩文達到了當代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壹個貴族子弟,能取得如此高的文學造詣,實屬不易。這不僅是因為天賦異稟,更是因為“生於亂世,長於軍中”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因為身居名為太子,實為階下囚的地位。只是因為有了追部長的經歷,才寫出了騷體這壹章。丁巖被譽為“古今最高詩人,精神唯後壹人”。雖然是必然的,但從詩人創作的傳統來看,曹植和屈原的情況確實相似,曹植的詩文也確實有壹些屈原作品的特點。司馬遷說:“屈原被流放是對《離騷》的贊頌”,曹植也是在沒有寫出作品之前就被痛斥的。
曹植去世後,景初中寫他“從小到大,書都離不開手”。下令“植前後所作賦、賦、詩、銘、雜文百余篇,內外保存。”宋朝編了《曹子建集》,今天有了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