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禪”的原文和主要含義
壹般認為“禪”字的梵文原是“dhy⑥na”。從發音上看,這個詞應該主要來源於古印度諺語,很明顯是音譯詞,是音譯的簡稱。原文翻譯應該是“禪”。“禪”是原文後面省略了壹個元音“a”的結果。請參考毛雄連田和鄭彭年的中譯本《中國佛教簡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243頁。。漢語中“禪”字常與“禪定”連用,稱為“禪定”。“丁”有時是原禪的意譯,但多數情況下“丁”另有梵文原“薩姆⑥濟”。“禪”和“定”在古代和現代有時是分開使用的,或者有壹定的區別。但總的來說,兩者是混合的。壹些佛教經典談到了它們之間的區別或關聯,但觀點並不完全壹致。
《大智慧論》卷二十八中說:“壹切禪定,亦名三摩地。四禪也叫禪,也叫定,也叫三昧。佛教除了四禪之外,其余也都是名,也叫三昧,不是禪。”從這個角度來說,禪可以叫禪定,但禪定不壹定叫禪。
《壇經禪定品》說:“什麽是禪定?外離為禪,內亂為定。看外表,內心會很亂。外若異相,心不亂。——外在的禪定是內在的,是為了禪定。”曹原文(以下關於《壇經》的引文均在本書)。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禪”和“定”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關系密切,很難嚴格區分。事實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禪”和“定”交替使用,也存在壹個詞與另壹個詞相連的情況。在本文中,為了描述方便,通常不嚴格區分兩者。那麽,“禪”的主要含義是什麽呢?為了更容易把握,我們先引用印度和中國佛教文獻中的壹些說法來考察壹下。
《常阿伽瑪書》第八卷,論四禪時,說:“四法,謂之四禪。所以和尚除了要惡,不擅佛法,還有壹種覺,壹種觀,從生活中得到快樂,進入了早期的禪。摧毀意識的概念,相信壹心,無意識無觀,安身於快樂,進入二禪。離開快樂與修行,進入自知與快樂,諸聖求索,銘記快樂與幸福,進入第三禪。離苦樂,先除悲樂,不苦不樂,舍清凈,入第四禪。”在這裏,禪主要是控制或抑制人的情緒和想法。
如《妙法蓮華經》卷四所述:“文殊師利言:有羅隆王之女,八歲始。她睿智有根,善知眾生之業。她得了達拉尼,佛家說她深藏不露,經得住,禪得深,學得諸法。”從這段話來看,禪或冥想是理解各種規律的必要條件。
隋代慧遠在《大乘義章》卷十三中說:“禪即中國所言。這叫思想修行,也是叢林。思想家之所以叫思考,是因為他立足,定境界,慮意圖。思漸,謂之修行,起名從克,思修靜。也可以說,當身體被命名的時候,禪定的心就是它本來的樣子,就叫做思考。修心就是修行。叢林中有功德者,果名者,有智慧神通,無量者,是其功德。如果他們被稱為叢林,他們就會出生。因其自果,故稱功德叢林。”慧遠在解釋禪宗之前,還提到了禪宗的其他幾個名稱,即定、三昧、正守、薩摩提、奢摩塔、解脫等等。他還簡要解釋了這些名字的由來。從這段話來看,禪主要是壹種思維實踐的方法,可以產生智慧、神通、功德、解脫。
宗密在其中壹卷《禪源集序》中解釋禪說:“禪為天竺之語,有禪意之雲,中國亦稱禪定,亦稱智慧。”在討論禪的類型時,他說:“禪有淺有深,階級不同。據說厭倦了下壹個有不同計劃的人是邪道禪;相信因果,厭惡修行的,是普通的禪;悟出我的空性的真相,並加以實踐,這就是小乘禪;悟出我法所揭示的道理,並加以實踐,這就是大乘禪。發自內心的頓悟,便是清凈、無憂、智慧,便是自足。這個心就是佛,畢竟沒什麽不同。照此修行者,是最好的禪,亦稱如來純禪,壹行三昧,名如三昧真。這是壹切三昧的根源。如果妳能努力學習,妳自然會得到壹百個三昧。法門之下,就是這種代代相傳的禪。在佛法到來之前,古代所有的學者都解釋說是前四禪八定。諸高僧修持之,皆有功用。”這段話系統地劃分了禪宗的類型,提出了道教禪、普通禪、小乘禪、大乘禪、最高禪的概念。
但對於禪的劃分,卻有不同的看法。如天臺宗智壹在《玄妙蓮經》卷四中說:“聖行者略分三部:壹為人間禪,二為禪,三為禪。”在這裏,禪宗主要分為三種,禪宗被稱為“聖行者”。
印漢佛經中對禪的解釋或分類很多。根據這些佛經主要部分的敘述,結合印度和中國禪宗思想的實際情況,禪宗的主要含義大致可以歸納或概括為:
禪主要是人的壹種精神修行方法,是信徒悟道或最高實相的方法,是信徒擺脫外界幹擾,保持內心平靜的方法,是信徒看清自己內心的方法,是信徒修行思維的方法,是信徒獲得神通、功德、智慧、解脫的方法。禪有不同的層次或等級。禪主要是佛教內部的,也有佛教外部的。
這樣總結或概括,恐怕很抽象。我們結合印度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具體調查壹下吧。
二、印度禪宗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禪宗在佛教中非常流行,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但作為壹種修行的方法,最初產生於印度。而其思想淵源應該追溯到佛教產生之前的印度其他宗教。如上所述,禪的壹個重要方面就是擺脫外界的幹擾,保持內心的平靜。這和印度歷史上的瑜伽練習有很大關系。在佛教產生之前,瑜伽練習在印度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印度有很多有瑜伽練習的宗教派別,佛教只是其中之壹。因為瑜伽練習的很多內容和禪宗練習的內容是壹樣的,也因為瑜伽練習的原始內容在印度的產生要早於佛教,所以古印度瑜伽中的很多成分實際上是佛教中禪宗的原始形式。這樣看來,佛教中禪宗的思想源頭應該在瑜伽中找到。
根據考古發掘,瑜伽存在於印度河文明時期。在印度河文明遺址的考古發掘中,有壹些提到瑜伽練習坐姿方法的海豹雕像:印度哲學史,heirakuji書店,1963,117頁。。瑜伽在許多古代印度文獻中都有提及,比如奧義書和史詩《摩訶婆羅多》。在更早的奧義書中,“dhy⑥na”作為瑜伽的重要內容被提及。例如在Chσndo gya Up中。、“禪定”被用來形容世界、山川的靜止狀態,也有人提到禪定大於心,小於識。參見Chσndo gya Up。7,6,1 ~ 2.。“瑜伽”壹詞在Taittir Yaup中被明確提及。在這本奧義書中,瑜伽被比作信仰和真理。見哲古奧義書2,4,1。。在卡塔的奧義書中。),感覺器官認知功能差,意識平和等精神狀態,都視為瑜伽。見奧義書卡塔2,6。。《慈氏奧義書》( Maitr)Up。)稱之為瑜伽:統壹呼吸、心臟和感覺器官,忽略壹切存在的現象。見奧義書的慈氏6,25。。慈氏奧義書也對瑜伽做了具體的分類,認為瑜伽有六種,分別是調息、覺知、禪定、堅持、智慧、三昧。見慈氏奧義書6,18。。此外,大量奧義書中提到的對至尊梵天的理解,也可以看作是壹種禪定或冥想,屬於瑜伽。《奧義書》中關於瑜伽修行的內容,主要反映了比佛教更早產生的婆羅門教的宗教修行理論。主要講的是保持人內心的平靜,控制人的感覺器官的活動,不受外界的幹擾,甚至達到壹種睿智從容的狀態。這些與佛教中的禪或禪定的內容是壹致的。史詩《摩訶婆羅多》中關於瑜伽的素材也非常豐富,既有冥想、堅持、智慧、三摩地等精神修煉,也有瑜伽練習產生的神奇力量,如精妙、輕盈、豐滿、悠遠、獨斷、支配、尊勝、連貫等。參見太仙木村:印度哲學的六大流派,丙午出版社,1919,第243 ~ 247頁。這些都可以在佛教禪宗思想的發展中找到。
印度婆羅門教哲學中瑜伽派的基本經典《瑜伽經》,是印度歷史上第壹部專門用於瑜伽練習的經典。它收集整理了以前零散的瑜伽練習內容,在理論上做了系統的總結和歸納。《瑜伽經》對“瑜伽”進行了定義,認為“瑜伽是對心臟功能的抑制”。見瑜伽經1,2。《瑜伽經》也將三昧(想三昧、不想三昧、有三昧、有三昧、有三昧、等三昧、等三昧、等三昧、等三昧等)分類。).見瑜伽經1,17 ~ 51。其中壹些類別在內容上有所重疊。提出瑜伽的八支法(禁、勸、坐、調息、克制、持、禪、等持)。見瑜伽經2,29 ~ 55;3,1~8。本文介紹了瑜伽超自然力量的主要類型,並指出通過瑜伽練習和智慧實現解脫的途徑。《瑜伽經》的很多內容與佛教的禪或禪修驚人地相似。
上述奧義書、史詩、瑜伽經中有關禪或冥想的內容,與佛教禪宗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
就佛教禪宗思想的形成而言,奧義書是影響最大的。現存的壹些奧義書出現在佛教出現之前。比如辛格和哲古的奧義書的主要內容都是在佛教出現之前形成的,參考公元前800年到500年的小倉圓照(以上引用),有25頁到26頁。因此,可以說冥想或瑜伽練習的其他元素都會對早期佛教禪宗思想的形成產生影響。至於史詩的年代,由於其前期和後期時間跨度較長,很難給出壹個具體的時間,但前期不排除影響早期佛教禪宗思想的可能性。
就佛教禪宗思想的發展而言,晚期的奧義書、史詩和瑜伽經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從時間上看,佛教、奧義書、後期出版的史詩在禪宗思想上是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吸收的。很難說哪壹個壹定只是源頭或者只是流。《瑜伽經》的原始部分可能形成於公元前150年左右,而現存的《瑜伽經》是在公元300年至500年之間定稿的。參見姚:《印度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第53頁。。所以它和佛教在禪宗思想上也應該互相借鑒。《瑜伽經》第四卷其實借鑒和吸收了很多佛教的內容,《瑜伽經》前三卷中壹些關於沙門和瑜伽修行方法的內容也可能被佛教吸收。參見姚著:《博典與瑜伽經》,《南亞研究》第4期,1991。。
就印度佛教本身而言,禪宗思想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這壹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原始佛教的原始教義中,有所謂的“八正道”論,而這八正道之壹的“正定”就是這方面的內容。“正定”是佛教弟子在學習佛教基本教義、追求解脫過程中的壹種必要心態。修行者應該停止自己的心智角色,“不要混亂。”在討論早期佛教的禪定時,通常會引用所謂的“四禪”和所謂的“四禪八定”。即屬於色界的“四禪”加上屬於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義”(空無邊界,識無邊界,萬物無處,無需思考的地方)。。關於“四禪”,根據《雜阿迦瑪》卷十七的解釋,是指逐漸控制人的感覺、情緒、思想等。,也就是控制人的心臟功能。這其實已經達到了八路軍所說的“不亂不散”的境界。這類似於奧義書和瑜伽經中的瑜伽修行概念。
除了“正定”或“四念處”,早期佛教還提出了壹些其他與禪定相關的概念,如“三解脫門”、“四無量心”等。三解脫門指的是空性(體悟到事物的空性)、無相(不執著於事物的幻性)、無欲(無欲無求)。四無量心指的是善心(給眾生以快樂)、悲心(除眾生之苦)、喜心(看到眾生快樂幸福)、舍心(摒棄錯誤觀念)。在這兩組概念中,三解脫門顯然屬於禪定本身,三解脫門也叫三摩地。因為空主要指早期佛教中的“空”;無相是禪定中的相離;沒有願望是壹種無所謂的態度。很難嚴格區分這三樣東西。兩者關系密切,都在禪修的範圍之內。無量心主要是進入禪定的準備工作或者修行者需要的基本條件。這有點類似於《瑜伽經》中的八支法中的前兩種方法。它想表明的是,如果妳想做瑜伽或冥想,妳必須遵守壹些最起碼的行為準則或道德要求。如果妳對眾生充滿仇恨,對事物充滿貪婪或無知,妳就無法達到修行的目的。
早期佛教的禪宗思想促進了佛教教義三個主要部分(戒、定、智)禪定的形成。印度後來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早期佛教中形成的這方面的內容。然而,在佛教的發展中,禪宗思想的壹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緊密地與其他佛教理論相結合,特別是註重將禪定與對事物的現實或最高現實的認識相結合。而且在佛教中,對事物的實相或最高實相的實現,逐漸被視為禪宗的最高境界。這種趨勢在大乘佛教中更為突出。這種趨勢壹方面與大乘佛教的理論特點或發展趨勢有關,另壹方面也與婆羅門教哲學的影響有關。婆羅門教哲學的主流也把最高實相的實現視為最高層次的禪修。。
大乘佛教也有自己固定的學問,主要體現在大乘強調的所謂“六度”中的所謂“禪波羅蜜”。禪宗波羅蜜自然與小乘有相同的內容,但兩者也有區別。在小乘佛教中,冥想需要修行者集中思想,擺脫世間的各種雜念和煩惱。他們認為練習這種冥想能產生最好的宗教練習效果,絕對肯定這種冥想的意義。但在大乘佛教中,受大乘理論指導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受大乘佛教“無所得”觀念和早期中學派“中道”思想的影響,大乘對禪定的看法與大乘有些不同。如《般若經》中,大乘佛教論禪時說:“大乘菩薩於波羅蜜多上禪定,應真於薩婆心,對禪必無味...且將與諸法無關,不與禪生。”《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大正藏》卷八,246a。又說:“菩薩摩訶薩是有名的菩薩摩訶薩禪波羅蜜,因應了薩婆心,便入各種禪,不與禪同住,又教他入各種禪,不至於有所收獲。”《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大正藏》卷250a。顯然,在大乘佛教看來,我們不能執著於壹切,因為壹切都是“無利”的,禪宗也不例外,我們不能執著於此。我們不能把禪定絕對化,也不能像某些大乘佛教那樣要求與外物絕對分離。
大乘佛教對禪宗的態度與其關於世界與涅槃關系的理論有關。龍樹在《大智慧論》中說:“涅槃存在於壹切世間法中。”《大智慧論》卷32,《大正藏》卷25,298b。也就是說,佛教的解脫是無法通過與世完全隔絕來實現的。這種理論對大乘佛教的禪宗觀念有影響。既然佛教不能完全從世間解脫出來,那麽禪宗的最高境界也不可能通過絕對的“分離”來達到。
大乘佛教發展到瑜伽派的時候,更註重冥想。這個禪學流派的內容變化很大,比以前的佛教禪宗思想更豐富、更復雜。瑜伽派的理論實際上是禪定和冥想並重,把它的禪定理論和它關於各種法的本質的理論緊密結合在壹起。這個學校的主要工作,在瑜伽老師的土地上,由五個部分組成(局部分部、決策分部、解釋分部、不同分部、事件分部)。局部劃分討論瑜伽禪修的境界,即所謂十七處,包括五感對應、有意處、尋處處、不尋處、不尋處、三摩地。其余部分進壹步討論《十七處》中涉及的壹些問題,並通過這種討論,展示瑜伽練習者對各種方法的基本看法。因此,瑜伽派的禪宗觀是壹個思辨性很強的理論體系,與本派的其他理論融為壹體。
密宗佛教在其瑜伽理論中非常重視冥想。密宗吸收了瑜伽派等大乘佛教的很多思想,認為瑜伽就是讓自己對應最高的實相(或者事物的實相,或者佛性,或者佛自己的尊等等。)通過傳統方法,如調息、感覺控制和思維捕捉。大乘經等密宗經典指的是有象瑜伽(有象)和無象瑜伽(有象)。前者以有象者為禪定或專註的對象,後者以無象者(事物的本質或心靈的真實等。)作為冥想或專註的對象。密宗認為無相瑜伽高深,有相瑜伽是智慧差的人說的。《大太陽經》卷七說:“無相法甚深,壞智不能忍。為了應付它,還有壹個相位理論。”《臧》,卷十八,188a。但也有文獻提到“相”和“相”有兩種區分。參見慈毅主編的《佛光詞典》,佛光文化企業有限公司,1988,第2436 ~ 2437頁。。
總之,禪宗思想是隨著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而發展的。禪宗思想存在於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存在於印度佛教發展的各個主要階段。甚至在印度除佛教以外的壹些大宗教中,相當於禪宗思想的宗教實踐也相當發達。在婆羅門教或印度教中,甚至形成了瑜伽學校來推廣這方面。。只是在印度佛教中,還沒有出現過壹個主要宣揚禪宗思想的佛教流派或宗派。但佛教傳入中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三、禪宗思想在中國的變遷及其主要特征。
佛教禪宗思想傳入中國後,起初並沒有形成獨立的佛教宗派。禪宗形成後,中國的禪宗思想主要表現為禪宗的發展。
禪宗的形成根據教派自身的法律制度的傳統,有許多祖先。禪宗的分布主要在慧能時期,但在道新時期,已經形成部落。有些資料主要是劉禹錫的《榮大師新塔故事》(全唐文,卷606)和宗密的《禪宗師承》。據記載,道信弟子法榮創立了牛頭宗。此案後來影響不大,在唐末湮沒無聞。五祖弘忍大滿禪師有很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是慧能和沈繡。這兩人分別成為禪宗兩大流派——南宗和北宗的代表。禪宗後期大發展,主要在南宗。南宗後來形成了三大體系,即菏澤神會體系、南越懷讓體系和慶元興嗣體系。晚唐五代時期,禪宗從南嶽系、清苑系分為五派,稱為禪宗“五派”,即惠陽派、林佶派、曹洞宗派、雲門派、法眼派在“五派”之列。惠陽派、林佶派源於南越體系,曹洞宗派、雲門派、法眼派源於清源體系。。禪宗“五派”在宋代衰落,其他各派發展。其中,林佶教分為兩個部落:壹個是黃龍教(教派),另壹個是楊啟宗(教派)。這兩種情況和原來的“五派”合稱為禪宗的“五派七宗”。如果從東土祖師菩提達摩算起,禪宗形成於南北朝時期。但實際上,禪宗思想真正形成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宗派是在唐朝以後(尤其是慧能以後)。在此之前,禪宗思想仍然沒有形成較大的宗派規模。
最初,禪宗思想傳入中國主要是通過翻譯壹些論述這壹理論的佛經來實現的。許多較早翻譯成中文的主要佛經沒有流傳下來,而是根據介紹(序言等。)當時或後來看過經書的人,其主要內容都能知道。有安世高譯的《守意經》、《大小經十二首》、智樓嘉谷譯的《如舟三昧經》、《第壹冷言三昧經》等。這些經典屬於小乘方面,主要描述印度禪宗思想的組成部分,如克制感、調節氣息和控制心神的作用,包括“四禪”、“四無色心”、“四無量心”。大乘主要講述的是對佛教的禪修,以及實現大乘佛教的基本理念,達到禪的境界。詳見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江蘇古籍出版社,6-65,438+06頁。。總的來說,引進的思想主要是印度佛教中壹些禪宗的基本內容。
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