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口語交際(中文話題):煙臺的海

口語交際(中文話題):煙臺的海

中國大部分沿海城市東部或南部靠海,北部很少。煙臺正好北面臨海,所以有獨特的海上景觀。冬天,深褐色的大海顯得凝重。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經常咄咄逼人地橫掃這片海域。小山般的湧浪,像成千上萬只暴怒的獅子,從北方的天空勇敢地撲向堤岸,濺起幾尺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有時,岸邊重達數百斤的石凳被擡到十幾米外的路中間。每天巨浪拍岸時,許多煙臺人和外地遊客頂著寒風趕到岸邊觀看這壹壯觀景象。還有人站在岸邊,以幾十英尺高的海浪為背景拍照,不顧自己的衣服被海浪打濕,形成了壹道壯麗的風景。春天,大海變成綠色。微波,白浪,從北方遙遠的天邊笑著追逐著,沖向岸邊。它們壹碰到岸邊的巖石和沙灘,就害羞地後退,然後又跳起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大海也不例外。脫下冬裝的漁民們,駛過風平浪靜的海面,來到養殖區播種希望的幼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夏天,來自南太平洋的風讓很多南面臨海的城市都感到潮濕,而這股帶著濕氣的風,被膠東半島的群山阻隔過濾,只有到了北面臨海的煙臺,才保持涼爽舒適。所以,夏天的煙臺的海,往往是壹片平靜如鏡,就像壹個安靜溫柔的少女。清晨的太陽像被水洗過的紅氣球壹樣浮出水面,在海面上拖著長長的倒影,每壹次海邊的日出都讓人著迷。夜晚,平靜的海面上反射著萬千燈光,岸邊的石凳上坐滿了遊客。在他們的腳下,有海浪和堤岸的低語。走出夏日的浪漫,煙臺海進入秋高氣爽。在這個城市生活久了的人都有這種體驗。立秋那天,大海立刻變得格外藍,天空也變得格外晴朗。和昨天相比,空氣立刻有了秋天的涼意。告別了冬天的凝重,春天的輕盈,夏天的浪漫,秋海已經豐富而繁忙。漁民已經出海,貨輪已經起錨起航...煙臺的海是壹幅畫,廣闊的背景,壯麗的舞臺。壹代又壹代的煙臺人在這裏上演了波瀾壯闊的大戲。

贊賞編輯這壹段

《煙臺的海》更有文采和美感。《煙臺的海》壹文生動地描述了煙臺的海壹年四季和人們生活的不同特點。作者巧妙地用擬人來比喻海邊的海鷗。

使文章讀起來親切,仿佛看到了它的風景。“小山般的湧浪,像千萬只暴怒的雄獅,從北方的天空勇敢地撲向大堤,濺起幾尺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巨響……”把海浪比作小山,把海浪的聲音比作雷聲,壹句話用三個比喻,把大浪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微波升起,白浪在笑,從北方遙遠的天邊追到岸邊。它們壹碰到岸邊的巖石和沙灘,就害羞地後退,然後又跳起來,像個淘氣的孩子。”用“嬉笑”、“追逐”、“羞澀”等詞語來形容大海,把海浪比作調皮的孩子,生機勃勃,使讀者感到不自在,又親切;“夏天,煙臺的大海往往如鏡,就像壹個安靜溫柔的姑娘。清晨的太陽像被水洗過的紅氣球壹樣浮出水面,在海面上拖著長長的倒影,每壹次日出都令人神往。”生動地描述煙臺的海水和新生的太陽,仿佛就在眼前,充滿活力。“咄咄逼人”、“青翠”、“濕漉漉”、“飄飄欲仙”、“世代”等疊字也使文章朗朗上口,拓寬了意境,豐富了內容,加強了文學作品的感染力。“前赴後繼”、“鍥而不舍”、“癡情”、“山山水水”、“竊竊私語”等成語,使文章的表達更為凝練,讀來意猶未盡。海妹。煙臺的海四季不同。冬天凝重,波濤洶湧,波濤咆哮。它是壹種瑰麗的美,不同於江南的冷雨和塞北的大雪,讓人感受到大海對人的召喚和挑戰。春光淡淡,海浪嬉笑追逐,是壹種令人愉悅的美;夏日靜謐,大海如鏡如少女,陽光如氣球,是壹種迷人的美;秋高氣爽,海水湛藍,天空清澈,是壹種帶著這種涼意的舒服的美...但是,煙臺的海再美,如果沒有人,也會平添壹份空曠和蒼涼。人更漂亮。冬天寒冷的巨浪並沒有讓煙臺人蟄伏在室內。他們冒著寒風,欣賞這壹壯觀的景象,並與巨浪合影留念。他們只是留下照片嗎?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他們詩意的生活和堅強的心。春天,大海蘇醒了,漁民們駕船播種。他們也種下了生活的希望,勤勞的漁民為大海增添了活力。夏天,人們欣賞日出,看夜景。他們竊竊私語的是大海的美,生活的美。人和海是相互依存的,美是相輔相成的。秋天,漁民出海,貨船起錨,唱響生命之歌,上演壹場場波瀾壯闊的活劇。因為人,因為美;人因為有海而更美!中心文本主要描寫了煙臺獨特的景觀:冬天的凝重,春天的輕盈,夏天的浪漫,秋天的崇高,以及煙臺人在大海背景下的勞動和生活。激發人們熱愛自然、勞動、生活。冰心的《煙臺冰心的海》

煙臺的海(冰心)!哪顆星沒有光?哪種花沒有香味?什麽時候我的思想裏沒有妳的濤聲?欣賞1901五月,冰心壹家搬到了上海。1903年,父親謝被任命為海軍訓練營營長,同時負責組織海軍學校。此時,他隨父親移居煙臺。在煙臺,冰心生活了8年,度過了她快樂多彩的童年。被冰心稱為第二故鄉的煙臺,煙臺的海和山,煙臺的水手和燈塔,給了冰心“面向大海”的性格和愛國主義最初的熏陶,也給了他最初的文學啟蒙。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她於1900年5月5日出生在福州壹個具有愛國主義和改良主義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她的父親謝參加了抗日戰爭,抗擊日本侵略者。後來,她在煙臺創辦了海軍學校,當上了校長。冰心出生僅7個月就隨家人搬到上海,4歲搬到山東煙臺,此後長期住在煙臺海邊。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開闊了她的胸懷;她父親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誌也深深影響了她幼小的心靈。壹個夏天的傍晚,冰心和爸爸壹起在沙灘上散步。沙灘上,迎著晚霞的紅光,冰心讓爸爸說說煙臺的海。這時她爸爸告訴小女兒,中國北方沿海有很多美麗的港灣,比如阿哈瓦,大連,青島,都很美,但是都被外國人占領了。“在中國都不屬於我們”“只有煙臺屬於我們!”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年輕的冰心的腦海裏。孫維剛·孫維剛,男,出生於2007年7月,1952,籍貫山東招遠。17歲進廠,做了7年工人,做了7年秘書,後來轉行做記者。出版新聞文學作品1.5萬字以上,個人專著5部,主編4部。多部作品在全國、省級比賽中獲獎,報告文學《遠洋漁歌》、散文《煙臺的海》入選語文教材。曾任煙臺日報社文藝部主任、《周末》編輯、特刊部主任。現為煙臺日報高級記者,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個人專著《沖出漩渦》(時事通訊,人民日報出版社)、《釀造可香》(時事通訊,中國科技教育出版社)、《故鄉》(隨筆,人民日報出版社)、《鄉親》(隨筆,中國文聯出版社)、《遠洋漁歌》(報告文學,中國文學出版社)編輯作品:《煙臺日報》(新華出版社)、《壹起分享——煙臺日報六十年文選》(新華出版社), 《壹起走——我和煙臺日報隨筆集》(新華出版社),《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年鑒》(2007)(中國出版社),其中《煙臺的海》已收入小學六年級。 個人榮譽報告文學《遠洋漁歌》獲1991山東省首屆企業文學獎三等獎,散文《跨越百年的巨響》、《塔上的鳥巢》獲2003年、2004年中國報紙副刊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