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音樂聖人”,貝多芬的音樂地位和成就無與倫比;作為與苦難命運抗爭的代表,貝多芬同樣受到崇敬。貝多芬在各方面都是壹個非凡的人。本文的獨特之處在於:將貝多芬這樣的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聚焦於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貝多芬和普通人壹樣有喜怒哀樂:當有人拜訪他,想了解他時,他會感動得流淚;無故被打擾時,他也會表現出不耐煩;面對耳聾的打擊,他不禁嘆了口氣,感到虛弱無力。但貝多芬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有著超乎常人的堅強意誌,不向厄運低頭:作為壹個音樂家,最大的打擊就是耳朵聽不到音樂。然而,他並沒有在耳聾的沖擊下消沈下去,而是直面殘酷的事實。他壹方面盡可能獨立地處理日常瑣事,另壹方面坦然面對耳聾帶來的孤獨和寧靜,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沖動,用“心”去觀察和思考生活,然後把這種思考付諸音樂,把音樂從壹種娛樂的工具變成壹種表達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復雜多變的情感和自己的信念與意誌。甚至連世界的概念都傳達出對自我或自然神秘而難以言說的感受,從而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使音樂成為思想的載體和靈魂的歸宿。
這篇論文的作者展示了高超的肖像描寫技巧。不僅描寫由遠及近、自上而下有條不紊,而且形式生動。從貝多芬的肖像描寫中,展現了他的人生經歷、性格和獨特的精神世界:他“很舊,甚至不整潔”的服裝,“壹直拖在衣服後面的助聽器”和“早就失敗了”、“悲傷的”面容和蓬亂的頭發。但同時,他寬闊的肩膀、有力的雙手、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巴,這些看似挑起生活和命運重擔的東西,無不顯示出他不屈不撓的反抗不幸的意誌。
這篇論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按照采訪的順序,首先從貝多芬日常生活的見證者——女仆的角度,說明貝多芬的基本生活狀況和目前的精神狀態。然後用壹個第壹次拜訪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現了貝多芬的形象。最後,作者讓主人公自己說話,揭示他的內心世界。以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部逐漸滲透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展現了貝多芬獨特的氣質和堅強的個性。
二、問題研究
1.妳說的“竟敢來虎穴抓老獅子的毛”是什麽意思?
這是壹個比喻。貝多芬的意思是,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可怕,很難接近,但“客人”來拜訪他,女仆未經他允許就讓客人進來。他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到驚訝。
2.貝多芬為什麽說“壹棵樹比人好”?
這需要聯系貝多芬失聰後的心理來分析。壹方面,耳聾給貝多芬的交流造成了障礙,經常被誤解,他的社交受到很大限制。他不像樹壹樣聾,因為樹還能聽出天籟之音。另壹方面,失聰的貝多芬遠離了塵世的喧囂與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與寧靜。就心靈的純潔而言,社會上的人不如樹。
3.“妳可能會想到我——壹座倒下的火山,它的頭在熔巖中燃燒,拼命掙紮著出來。”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貝多芬把失聰的自己比作“倒下的火山”,“熔巖”指的是他的創作激情。他的意思是,就在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壹步,創作欲望強烈的時候,他受到了耳聾的打擊,他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音樂事業。“絕望”和“急切”表明了他與不幸命運抗爭的決心。
4.“他的確是孤獨的,但有‘永恒’相伴”。“永恒”在這裏是什麽意思?
“永恒”是指作為精神載體的音樂藝術。雖然貝多芬因為耳聾而與人交流有困難,但這種局限使他能夠超越身體和文字,直接感知人的精神世界,進而理解音樂的真諦。音樂成為他忠實的朋友,撫慰他的心靈,傳達他的心聲。朋友會離開,會誤解他,但音樂不會。音樂會壹直陪伴著他。
5.“請看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中,有壹條大河,從貝多芬那裏流出來,延伸出去。”這句話怎麽理解?
《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基本內容是克利斯朵夫人生經歷和人生追求的集中體現。貫穿小說的是克利斯朵夫對藝術和人生的熱愛以及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經歷和性格與貝多芬相似。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之前的《貝多芬傳》是最著名的貝多芬傳記,而《約翰·克利斯朵夫》(John Christophe)最初也是受到貝多芬精神的啟發。茨威格的傳記《羅曼·羅蘭》詳細說明了這壹點。
6.“聽聽我心中的音樂!妳不知道我的感受!壹個樂隊壹分鐘只能演奏我想寫的曲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貝多芬用他的壹生和熱情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中成為了生命的象征,但樂隊只能演奏聲音的音符,卻無法完美的傳達內心的節奏和生活的律動,也就是貝多芬的“心中的音樂”。
實踐說明
首先,閱讀全文,完成以下問題。
1.把“客人”拜訪貝多芬的全過程說清楚,告訴我這期間寫了什麽東西。
2.用幾句話概括作者筆下的貝多芬形象。
3.課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深深打動了妳?這些話怎麽理解?
設置題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重要內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參考答案:
1.“客人”拜訪貝多芬的過程:女仆開門——女仆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畫室——貝多芬下樓開始與“客人”交談——貝多芬與“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主要事件:這位“客人”參觀了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會見了這位“客人”,貝多芬回憶了他的最後壹場音樂會。
2.貝多芬的形象:獨立而驕傲,抑郁而堅強,認真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結合貝多芬的情況,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
第二,註意描述貝多芬衣著和外貌特征的語句,模仿這種寫法,用幾句話描述壹個妳最熟悉的同學的外貌。交流壹下,看看誰寫的最傳神。
題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本文作者的寫作技巧,通過人物肖像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氣質。
課後聽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結合課文的思想性談談從音樂中聽到的東西。
題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壹步了解貝多芬的精神世界和他所稱的“心中的音樂”的深刻內涵
教學建議
先體驗壹下文中優秀的人像描寫。作者從肖像描寫中展現了貝多芬的人生經歷、性格和精神面貌,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第二,引導學生將這篇文章與前兩篇文本——鄧稼先和聞壹多先生的《說與做》進行比較,比較這三篇文本的角度和敘述點的異同,從而學習比較閱讀中人物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步驟
建議* * *在兩個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
第壹類
1.課前準備:課後讓學生查閱貝多芬的相關資料。
2.學生可以欣賞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錄音,並將其導入課文。
3.檢查預覽。
讓學生交流通過查閱貝多芬資料獲得的對貝多芬的印象,總結貝多芬的主要人格特征。
老師的靈感來源於他與不幸命運的鬥爭。
4.對照預習,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反映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和感受的句子和段落。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文中幾個難句的含義(難句見“問題研究”)。
6.作業: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同學進行肖像描述。
第二節課
1.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的第6、7和8段。
2.組織學生討論這種肖像描述的好處。
3.老師做總結。
4.同學們交流人像描寫練習,交流點評。
5.作業:根據課堂討論和同學的評論,修改上節課的人像描寫作業。
相關數據
壹、作者簡介
何偉,原名何,1922,浙江定海人。做過報社記者、期刊編輯、電影文學編輯,1937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他寫過詩歌、小說和散文。1956後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有《復試》、《錦緞集》、《近窗集》等。
什麽是散文?善於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深入挖掘。同時註重人物和故事的生動性。構思細膩,意境深遠,語言簡潔優美。
二、貝多芬簡介
貝多芬(1770-1827)是德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壹。出生於科隆選舉宮的歌手家庭。從小跟父親學音樂。19歲時,在波恩大學攻讀哲學,接觸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音樂老師自1787。1792定居維也納,三年後發表第壹部作品。從此開始了我的創作生涯。1820雙耳失聰,但他從未停止寫作,壹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的主要作品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爭取民主的革命熱情,表現了人類的英雄主義。晚年處於梅特涅反動統治和封建勢力復辟時期。他的壹些作品表現出負面情緒,但他仍然向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他的創作繼承了海頓和莫紮特的傳統,又吸收了法國大革命的調子,令人振奮和鼓舞。為了使音樂表現出戲劇性的對立,在創作手法上做了許多創新:和聲進行,他使用了廣泛展開的比較主題,充滿了動機;擴充奏鳴曲結構以適應矛盾和沖突,深化引子、再現和結論的表達意義。在套曲中,他善於用動態的諧謔曲代替優雅的小步舞曲,給管弦樂以交響樂的配器,在交響樂中引用人聲。他的創作成就極大地深化了音樂藝術的思想性和表現力,對後世影響深遠。主要作品有九部交響曲(最著名的有《英雄三號》、《命運五號》、《田園六號》、《合唱九號》)、歌劇《費德裏歐》、戲劇《埃格蒙特與雅典廢墟》、五部鋼琴協奏曲、壹部小提琴協奏曲、十六部弦樂四重奏、十部小提琴奏鳴曲和兩部彌撒曲。
(摘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版)
三、關於貝多芬(豐子愷)
1.英雄貝多芬
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是壹個音樂家。他有著壹個對生活極度壓抑和淬煉的美麗靈魂,是壹個心靈的英雄。他的音樂表達了這種英雄的心。
在貝多芬之前的時代,莫紮特是歐洲音樂中最偉大的聖人。但莫紮特音樂的價值,終究止於壹種“聲音建築”,即僅僅因為音樂的“美”而具有存在的意義。至於貝多芬,就更輝煌了。他的音樂是他偉大靈魂的象征。莫紮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音。
他壹生中最偉大的作品《第九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失聰後創作的。聾子會做音樂,這是壹個精彩的談話;而風雲所做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傑作!可見這都是超驗精神的產物,只有能夠超越人生大蕭條的英雄才能得到。也知道命運只能為人類操縱這種偉大精神的懦夫和無助的英雄。貝多芬的耳病始於28歲(1798)。從那以後到他57歲去世(1827),期間20多年的日月,都是耳聾多病的時期。但是,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直到他進入完全失聰期,站在舞臺上聽不到觀眾掌聲的時候,他還在繼續作曲,終於寫出了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彌留之際,嘴裏還叫著嘆息:
“唉!我只寫了幾張紙條!”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之大。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題為命運交響曲。貝多芬自己曾經指著這首歌第壹樂章的第壹主題說:
“命運敲門的聲音正是這樣。”
2.狂熱分子的貝多芬
貝多芬忽視了世俗的智慧,常常獨斷專行,蔑視生活。從表面上看,他是個狂熱分子。所以貝多芬沒有知心朋友,除了那些能非常理解他,原諒他的人。而對於他所居住的旅社老板來說,經常會有矛盾。至於兇,壹年肯定要搬幾次。批評家這樣描述他的暴力性格:
"貝多芬是壹個獨自生活在無人居住的荒島上的人,突然被帶到了歐洲的文明社會。"
這個說法讓貝多芬這邊看得很透徹。自來的藝術家往往有浪漫不拘小節的行為,貝多芬就是壹個極端的例子。當時歐洲著名鋼琴家車爾尼有壹天去拜訪他,看到他蜷縮在室內,耳朵上纏著厚厚的紗布。車爾尼走出來,對人們說:
“這個人不像歐洲最大的音樂家,倒像漂流在荒島上的魯濱遜。”
他經常把棉花蘸上黃色的藥,塞在耳朵裏,用紗布包好。他下巴上的胡須通常會長到半英寸以上。頭發似乎永遠不會碰到導桿。麥穗壹般都是立在頭上的。他有壹次因為壹鍋湯沒煮好而生氣,拿起來扔向旅社老板。他經常拔出蠟燭心,把它當牙簽用。早上街上熱鬧的時候,我就穿著睡衣,在臨街的窗口刮胡子,不顧人們的關註和驚訝。有壹次,為了生氣,我拿起壹個開著的墨水瓶,扔在鋼琴的鍵盤上。他彈鋼琴的時候,因為手指長時間燙手,經常在鋼琴旁邊放壹盆涼水。當他的手指發熱時,他將手浸入冷水中,然後繼續演奏。但是,他的動作很亂。他每次彈鋼琴都會灑很多冷水在地板上。這些冷水會從地板的縫隙流下來,滴到下面人住的床上。樓下的主人質問招待所的主人。主人對貝多芬說了幾句話,貝多芬生氣了,馬上搬出了招待所。
貝多芬的姿勢極其難看。頭很大,身體很矮,臉上很難露出笑容,動作極其笨拙。有壹次他想學跳舞,但是他跟不上節拍。據悉,該記者表示,他的面部表情經常是冰冷和沮喪的。他有五英尺四英寸長,寬肩膀,麻臉,粗糙的棕色臉和堅硬的直鼻子。手指短,五指略等長,手背有長毛。我有壹頭黑發,從來不戴梳子,從來不戴帽子,經常披著頭發出去散步。在刮風的日子裏,他的頭發被吹得像火焰壹樣。人們在荒郊野外遇見他,懷疑他是地獄裏的惡魔。
……
所有這些固執和憤怒的習慣都是因為他內心的巨大壓抑。他痛苦的根源在於他的耳聾。
3.遇險的貝多芬
貝多芬在1797的冬季日記中記錄了這壹點:
“無論身體多麽虛弱,我的心必須征服他。我今年25歲。我必須盡全力實現我所有的願望。”
寫完這篇日記,很快就達到了剝奪他余生幸福的巨大肉體痛苦。他的耳聾發生在1798的夏天。
貝多芬的藝術生活在18世紀和19世紀期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是海頓和莫紮特影響的時代,後來是音樂風格獨立的時代。在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的那些年裏,貝多芬全神貫註於作曲,幾乎不註意自己的健康。正因如此,耳疾愈演愈烈。在1801,他必須坐在劇院的第壹排椅子上才能聽到歌手的演唱。
他在給壹位知心朋友的信中這樣說:
“妳親愛的貝多芬是壹個不幸的人。他已經和自然和上帝沖突了!我經常詛咒神靈。因為上帝把他的創造物當作自然界最輕微事故的受害者。它正在摧毀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業。我最珍貴的耳朵今天大部分聲音都認不出來了。這是多麽可悲的生活啊!我所愛的壹切都離我而去了。像以前壹樣沒有耳疾是多麽幸福啊!如果我能像以前壹樣好好聽,我真想馬上過來告訴妳。然而,我永遠得不到這種快樂!我的青春已經逝去,我不可能實現我青春的希望,完成我的藝術記憶。我不得不在巨大的悲痛中放棄我的生命。……
第二年,1802,他的耳病加重,經常耳鳴。他是壹個熱愛大自然的人,在野外行走是他最大的安慰。這時,他到了野外,聽不出農夫笛聲,頓時悲觀起來,寫了壹首《遺言》送給朋友。然而,他終於成為壹個堅強的人,以壹種不屈不撓的態度,與這種耳聾疾病作鬥爭,他曾對人們說:
“我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
從此以後,生活就是壹場耳聾的痛苦鬥爭。1809年,拿破侖的軍隊入侵維也納,炮彈在空中飛走,貝多芬害怕炮彈的聲音會加重他的耳疾。他用兩個手指緊緊塞住耳洞,滿懷悲傷地躺在床上。
耳聾是貝多芬壹生中的壹大悲哀。他的作品常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發光。所以在貝多芬那裏,音樂是訴說苦惱的地方,同時也是苦惱的逃避之地。
(選自《近代西方十大音樂家的故事》,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版)
第四,羅曼·羅蘭和《貝多芬傳》(傅雷)
貝多芬流傳了幾百遍,最受歡迎的是羅曼·羅蘭寫的這本薄薄的,是他離開其他流派而自成壹家的書。他以宏觀呈現的精神取勝,而不沈溺於眾多的細節。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物質的豐富,人類的生活條件越來越舒適。貝多芬以“扼住命運的咽喉”為其生活方式的精神,目前已略有拓寬。但是,人生不會永遠壹帆風順,挫折和煩惱還是需要我們正視人生問題,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從貝多芬的例子中感受到壹些東西。
文學史家朱東潤推薦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記》為世界三大傳記之壹,這是壹本值得壹讀的好書。
他躲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裏,與世隔絕,只能在大自然中尋找壹些安慰。特雷弗·t·布倫瑞克說:“自然是他唯壹的知己。”這裏成了他的避難所。查理·納德(Charlie Nader)在1815遇見了他,他說他從未見過如此熱愛花朵、雲彩和自然的人...他似乎天生就會生活。貝多芬寫道:“世界上沒有人像我壹樣熱愛田野……我愛壹棵樹勝過壹個人……”他在維也納時,每天都繞著城墻散步。在鄉下,從早到晚,他壹個人在外面走,不戴帽子,頂著太陽,頂著風雨。“全能的上帝!我在森林裏快樂,我在森林裏快樂,每壹棵樹都傳遞著妳的聲音。哦,親愛的!多神奇啊!——在這些樹林裏,在這些小山上,——有和平,——和平在妳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