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劉向陽的詩
1958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非常特殊的壹年。這壹年,稀奇古怪的事情接踵而至。春天打麻雀,夏天煉鋼鐵,秋天寫詩,都是讓全國人民相當開心的事情。這不是巧合,而是壹連串的奇跡。今年10月27日,165438,這篇文章要講的事情,突然發生在Xi安西北不到100公裏的地方。那年冬天,從Xi安到蘭州的西蘭公路開始修建,需要大量的石料。陜西省乾縣附近的農民到涼山打槍炸石頭。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有位置突出、綠水青山、人美水秀、交通便利的優勢。秦始皇曾經在山上建了壹座宮殿,漢武帝對其進行了修繕和擴建。到了唐代,武則天把梁山變成了丈夫的陵墓,命名為“乾隆”。《甘陵》中的“幹”字,根據高宗的年號和謚號,是“幹即天”的意思,其他解釋都沒有用。前年3月28日,陜西省文化局批準甘陵設立“陜西省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7月,陜西省文化局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2.7萬元,對乾陵地面石刻進行修繕,並委托乾縣人民委員會負責這項工作:“倒地者直立,遇險者加固,直立者靠後。”並在石雕周圍設置水泥欄桿。這次改造* * *加固了十個大型石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 * *第壹次撥專款,組織人力修復甘陵。贛縣文教局抽調辛同誌負責這項工作。那時候,甘嶺還是壹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涼山是壹座多巖石的山。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它是6億年前的海水。後來,地殼上升,石灰巖從地球中心生長出來。也就是說,現在梁山的巖石和地心的巖石是連在壹起的。這個很重要,涉及到甘陵地宮的結構。也就是說,整個涼山都是由優質石灰巖構成的。農民用槍弄石頭,壹是支援國家建設,二是給自己掙點錢。他們也知道這是武則天下葬的地方,但這是壹座山。墳墓在哪裏?且不說幾個農民,多少達官貴人,多少筆墨詩人,壹千多年來想知道的,也沒人知道。舉著造反大旗的黃巢,派40萬大軍挖了壹年半,也沒有找到墓道的入口。他們在碑北壹公裏多的山坡上放炮,每天都有幾十塊石頭被炸出來。讓石頭壹路滾下山,然後裝車要錢。當天下午2時30分,農民何某某又開了壹槍。這個鏡頭就在幹陵道金剛墻外三四米處。所謂金剛墻,就是墓門外面的壹面大墻。就在那時,我聽到砰的壹聲,幾塊石頭從空中飛了出來。等煙散了,何某某和幾個農民跑過去壹看,只見洞裏全是石頭。如果是石頭,那就不是天然的石頭。不是天然的石頭,讓農民想起了武則天。他們知道大事不好。他們真的炸了武則天的墓嗎?因為妳看那些石條,都是人工制作的,上面還有壹些難以辨認的墨水筆字,而且是附著在鋼筋壹樣僵硬的東西上的。他們沒學過,沒文化,但也知道這些東西不是蒸粥,都是古董!爆破甘嶺絕對是壹件大事。當時雖然沒有文物保護法,但是這些農民也知道,這麽重大的事件,必須馬上向* * *匯報。他們壹路小跑來到甘縣人委辦公室,告訴辦公室壹位姓楊的幹部,他們不小心炸了姑姑的墓。武則天下葬時,她的侄子武三思主持了葬禮。數百名士兵將武則天從洛陽擡至長安,濃煙數尺高。老百姓站在山頭上看著:這麽大的仗,埋的是誰?有人說吳三四埋了他姑姑!大媽在秦話裏也叫大媽。經過幾千年的命名,附近的農民稱它為“奶奶的陵墓”。楊聽了幾位農民的話,驚訝得半天合不上嘴。他不敢懈怠,立即向書記、縣長匯報。書記和縣長聽完匯報,都不相信幾個農民能用土炸藥炸甘陵,因為民國初年,那個孫連仲帶了壹個團的正規軍,也沒用洋炸藥炸陵。話到嘴邊,他們沒有說,只是叫楊等幹部和農民去看壹看。從縣城* *到梁山墓口有十二裏地,也是山路。楊幹部壹行來到拍攝地時,已是黃昏時分。幹部楊接過壹看,確實有石條。在他讓幾個農民用碎石蓋住爆炸點後,他告訴農民不要再在這裏炸石頭了。石條爆炸的事我們不能公開。上課不要告訴父母,上課不要傳孩子。那時候農民都很聽話。聽了縣官員的話,他們立即收拾好工具離開了。幹部楊回來後,連夜向縣長、書記匯報。縣長和書記壹商量,就讓他放下手頭的事,最近負責壹下,讓他馬上到省城向分管的上級匯報。65438年2月4日,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聽到報告後,派楊正興、羅忠如等人到甘陵調查農民炸石的地方。那是壹條墓道,是的!後來,楊正興雇了幾個民工,把瓦礫搬走,把地挖開,幹墓路的路面就清理幹凈了。這是1254年來陵墓道路第壹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從石頭排列的完整跡象來看,除了爆炸點有壹些人為破壞外,其他壹切如初。甘陵宮隧道位於涼山主峰東南方向的半山腰,由壕溝和洞穴組成。溝深17米,葬禮後全部用石條填實。隧道呈斜坡狀,南寬北窄,全長67?7米,平均寬度3?9米。石條由南向北沿坡疊扣,共有39層。從平面上看,每層約410塊,39層有8000塊石頭。這個數字是劉向陽算出的。他是大學畢業生,擅長數學。楊正興是壹名高中畢業生。他算了幾次,只得到4700元。這個數字與劉向陽壹直有爭議,直到楊正興於1999年冬去世。沒有人能說出埋在戰壕裏的石頭的確切數量,因為它們還沒有被完全清理幹凈。即使以後挖掘甘嶺,這條溝裏的石頭也盡量不能動,因為這是甘嶺路口的壹大景觀。《新五代史·陶文傳》記載:“陶在鎮上七年,唐墓中之人,悉有掘墓之事,取其所藏之寶。而昭陵最固,陶從道底(墓)看宮制,雄偉壯觀,與人間無異。中間是主床,石床布置在東廂和西廂。鐵盒放在床上的石函裏,收藏著過往的書籍,鐘(飾)和王(飾)的字跡如新如紙墨。道取之,傳之於世。唯有枯淩風雨不可發。因此,勘探成果和文獻記載證明,甘陵是唐代唯壹未被發掘的皇陵。這項工作壹直進行到2月1959。當時人們的法制觀念非常淡薄,甘嶺處於壹個非常封閉的地方。雖然它距離省會Xi安不到100公裏,但由於路況不好,來回需要幾天時間。壹個大三角被清理出地下隧道,很深。用卷尺量壹下,十七米,六層樓深。站在墓道入口處的大墻下,有人要拆金剛墻。拆了金剛墻,人就可以直接往裏面走了。至於進去,還有幾堵墻,幾扇厚重的門,還有壹些密道,我們無從得知。打還是不打?看到壹個年輕人把撬棍插進石墻的裂縫裏,幾塊石頭就要被釘住了。楊正興想了想,但最好向領導請示,於是喊了壹聲“停”。這是壹道命令,立刻制止了急於闖入地宮的民工。楊正興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他當時砸墻沖進宮裏,頂多被人批評,但幹陵裏的稀世之寶肯定會毀於壹旦。前幾天采訪當地人的時候,不時聽到說,進了就進了,今天省了不少麻煩!在壹般人眼裏,這不是寡婦墳嗎?有什麽大不了的?進去就進去吧。到時候就開了,死人是必然的。因為墓裏有曲黴菌。甘陵和埃及圖坦卡蒙國王的陵墓壹樣,在潮濕的墓道裏有這種致命的黴菌。在沒有任何準備和防範的情況下,貿然進入盛唐這樣的古墓是非常危險的。更重要的是,隨著入侵者壹起入侵,還有外界的空氣。壹旦新鮮氧氣進入,千年古物將在瞬間被摧毀。之後世人會罵當時砸墻的人和楊正興,歷史會後悔幾千年。民族英雄楊正興回到省城,立即向有關領導匯報了此事。省委壹班人聽後喜出望外,對陜西的發展肯定大有裨益。於是,陜西省立即成立了“甘陵發掘委員會”,並計劃於當年7月1日開啟甘陵地宮大門。後來,甘陵發掘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這麽重要的活動是否應該向文化部請示。省裏有這個權力嗎?於是省委立即派人到北京向文化部和有關領導匯報。當時全國還沒有發掘陵墓的法律規定,文化部也不確定這件事該由誰來管。為了慎重起見,他送給周恩來總理壹份《甘嶺發掘計劃》。這時候周總理已經聽說定陵的發掘不盡如人意,當然更明白乾陵發掘的分量。還有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全國到處都有人餓死,他手裏沒錢,很多大事都做不了。於是總理落筆,在報告中批示:“好事我們做不完,但可以留給後人。”這可能是壹個很偶然的事件,開槍爆破石頭,卻不小心炸出了武則天墓道的入口。這個墓道門口的盜墓者已經找了壹千多年,都沒有找到。黃巢40萬大軍幾年都沒挖出來。1958的冬天,好容易找到了。眾所周知,唐朝的發展到唐高宗和武則天基本上是最繁榮的時期。據記載,唐高宗是用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壹陪葬的,武則天是用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壹陪葬的。武則天,這些陪葬品價值幾何?要知道裏面的東西都是皇家古董,並不是單純用材質來衡量的。除了金銀珠寶,還有更早時期的文玩、字畫,其中王羲之的《蘭亭序》最受關註。因此,就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財政收入而言,乾陵的財寶達500多噸。歷史悠久,幾經沈浮?老郭不是唯壹壹個對甘嶺感興趣的人。多少代有誌之士,誰不想在有生之年大飽眼福?幹陵道口1960,幾個農民開槍炸石頭,不小心炸出了武則天墓的入口。這個墓道是真正的國家級絕密。盜墓賊找了1000年,都沒找到。黃巢的40萬大軍已經好幾年沒挖了。此後,人們在這個墓門頂上種了壹棵油松,現在它四面受風,成了壹根柱子。對於壹個皇帝的陵墓來說,陵墓的入口就像壹把鑰匙。如果要挖掘的話,工程完成了壹半。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40多年甘陵地宮的鑰匙。如果歷史上的盜墓賊拿到鑰匙,甘陵早就被挖掘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