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舊體詩的文學體裁是什麽?

舊體詩的文學體裁是什麽?

五四以後,中國的傳統格律詩非常嚴格,有五言絕句、五言絕句、七言格律詩,也被稱為“近體詩”。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廢除中國的古典詩歌,不利於表達當時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形式約束,主張用白話文寫詩。為了區分這兩種不同的詩歌風格,中國的古典詩歌被稱為舊體詩。

現代“舊體詩”的概念包含兩層含義。壹種是新詩出現之前,包括《詩經》以來的辭賦、古俗、聲韻、詞、曲。在這方面,它類似於“古典詩詞”;二是指新詩誕生後,現代人以古典詩歌形式創作的詩歌,主要表現現代人的生活和情感。

現在的舊體詩詞創作,有的在格律方面嚴格遵循古典詩詞的原作要求,有的則不拘泥於傳統格律。雖然新詩已經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的主要形式,但是舊體詩的創作並沒有中斷。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田漢、* * *、朱德、董等人都創作過許多舊體詩。(王鵬)新格律詩是“五四”以後出現的壹種格律詩,有別於自由詩,沒有固定的格律體,也被稱為“現代格律詩”。

五四文學革命時期,劉半農首先提出了改革舊韻、創造新韻、增加詩體的主張。到1926,聞壹多系統地提出了建立新格律詩的具體建議,提出新格律詩要根據新的內容“與體裁相關”。之後格律詩的數量逐漸增多,成為新詩中的壹種體裁。20世紀50年代,何其芳提出“現代格律詩”每行的餐數相同,可以有幾種基本形式:每行三餐、四餐、五餐;每行最後壹餐基本都是雙音節詞;賭大致相似的押韻;因為押韻是有規律的,所以每壹段的行數也是有規律的。20世紀60年代,臧克家提出新格律詩的基本條件是簡潔,大體工整,押韻。

新格律詩沒有完全統壹的固定格式。壹般來說都要押韻,詩句要比較工整,要有壹定的格律形式,但是這種格律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