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體裁不是單壹存在的,而是共存的。從《詩經》開始,讓我們來讀壹讀古代最早記錄的詩歌。《楚辭》翻開了文學體裁的新篇章。後來百家爭鳴,使古文達到了成熟的階段。因為《詩經》是四言詩,到了南北朝時期,五言詩開始流行,逐漸取代了四言詩。從梁到隋,七言詩逐漸增多,到了唐代,七言詩和律詩達到頂峰。這種代代相傳的風格在宋代開始流行。元代音樂,明清小說。古代文盲率比較高,有兩個原因。壹是繁體字不好寫,二是文言文不好懂。為了適應現代社會,這壹切都被扭轉了,直到清末。當時國家被外國勢力羞辱,國家命運多舛。起初,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發生了動搖,這是未來中國文化發生變化的前提和根本原因。正是這種心態,讓中國人第壹次將傳統推上被告席,歷數其罪,而文言文作為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必然首當其沖。於是黃遵憲要“我手寫口”,而邱則主張“尊白話文,棄文言文”,可以說是白話文運動的先例。我們必須對這種情況有清醒的認識。本來每個時代對歷史的反思都是正常的反應,是傳統文化發展進步的必經步驟。但把國家衰落的責任推卸在傳統上,是壹種極其不負責任的歷史態度,再把這種罪過放在文言文上,就更加荒謬了。然而,由於可能存在亡國的危險,理性對待傳統文化成為中國人最不能接受的行為,任何冷靜的思考都會被斥為反動思想,而代表愛國主義的激進主義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潮。
於是在1917的新文化運動中,白話文運動被推向了極致。5438年6月+當年10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雖然是從改良文學的角度出發,但其主要目的是提倡白話文學,他認為“白話文學是中國文學的本真性”。後來他專門寫了壹部《白話文學史》來論證這個觀點。陳獨秀也在二月發表《論文學革命》,以“三原則”呼應胡適的“八項主張”。這壹前壹後可以說真正拉開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文革的大幕,中國從未有過安靜的壹刻。1918《新青年》所有文章都是用白話文寫的,隨後《新潮》、《每周評論》等各種白話雜誌如雨後春筍般出版,白話文蔚然成風。1920年9月,教育部命令全國學校從今年秋天開始使用普通話壹兩年。至此,白話文取得了官方認可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