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普及普通話知識。

普及普通話知識。

1.普及普通話知識。

13全國普通話推廣周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國家推廣普通話,推廣規範漢字。

3.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大力推廣普通話。

4.推廣普通話的方針是“大力推廣、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5.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6.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7.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8.普及普通話,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9.講普通話,寫規範字,講文明,愛國情。

10.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用文明語,做文明人。

11.要愛國,首先要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12.普通話與青春同行,文明用語與時尚同行。

13.我是中國娃,我喜歡說普通話。

14.從小說好普通話,努力做壹個合格的好公民。

15.學好普通話,溝通更和諧。

16.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7.為了妳的方便,說好普通話。

18.公務員應帶頭推廣普通話。

19.新聞媒體要做推廣普通話的表率。

20.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21.說普通話,歡迎八方來客;用文明的語言發壹段真情。

22.交流——從普通話開始。

23.普通話融合了東西南北的感情,文明的語言溫暖了男女老少的心。

24.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25.說好普通話,廣交天下朋友。

26.靈魂伴侶語言相通,* * *奔小康。

27.規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2010“普及周”宣傳主題)

28.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10周年。

普通話歷史

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

“普通話”壹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訪問日本,日本人向他建議,中國應該進行普通話教育,以統壹語言。談話中提到了“普通話”這個名字。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在日本留學時,與留日學生組織了壹次“演講聯絡會”,並擬定了壹本小冊子,其中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分字的學者朱在《江蘇新信》壹書中把漢語分為“漢語”(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對“普通話”下了明確的定義。

解放前幾十年對“普通話”的定義壹直不明確,也有不同的看法。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6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期間,將漢語同音字正式命名為“普通話”,同時確定了其定義,即“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1955 10 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努力推進漢字改革,普及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的社論。文中提到:“中國人的語言是壹樣的,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1956 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增加了普通話的定義為“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這壹定義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明確了普通話的標準,使普通話的定義更加科學、透徹。其中,“普通話”壹詞的含義是“通用”和“可及”。

2.有哪些普及常識?

普及的概念和意義是推廣普通話的簡稱。

全國推廣普通話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05年修訂了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大綱和口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語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載體。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和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消除語言障礙,促進社會交流,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推廣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廣普通話,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促進人員往來、商品流通,培育統壹的大市場。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通話有利於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維護民族團結,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通話有利於落實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戰略方針,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壹個國家科技水平的標誌之壹。語言文字規範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前提。

推廣普通話和實施漢語拼音方案,有利於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總之,推廣普通話有利於發展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 * *”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服務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行動。

3.推廣普通話手抄報內容(短)

建議:普通話是我們祖國的通用語言。不會說標準普通話,就會鬧出很多笑話。

我聽過這樣壹個笑話。有壹天,壹位漢語水平很高的外國朋友去壹家中國餐館吃飯。這家餐館的老板是廣東人,他的普通話不標準。

外國朋友點完菜後,老板大聲告訴身後的廚師,“兩份牛排和兩盤蔬菜必須‘死’(洗)幹凈。”外國朋友聽到這話,表情很奇怪。他壹定在想:壹棵青菜怎麽會死而幹凈呢?不要吃錯東西。

結果他壹口飯都沒吃,就轉身走了。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話有多重要,所以同學們要積極開展“推廣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活動。

首先,在家庭中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每個同學都勸父母堅持說普通話;在參加各種活動中,學生不僅自己說普通話,還會勸說別人說普通話。作業用規範的字寫,同學之間互相督促進步。同學們也要開展“抓”錯別字的活動,搜查店鋪招牌、廣告牌,發現錯別字立即“抓”,向店主提出“寫規範字”的建議。

搞這樣的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說好普通話的意識,又起到了推廣普通話、書寫規範字的作用。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不僅代表我們自己,也代表我們的祖國。所以要學好普通話,寫規範字,做國家的小主人。

溫馨提示:普通話推廣周:從1998開始,每年9月的第三周。2007年是第十屆。

普通話的定義:普通話是“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語”,是在1955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上確定的。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重要性:普通話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它是壹種大眾語言,能讓中國56個民族的孩子和諧地交流。

沒有它,後果不堪設想。壹個南方女人去北方旅行。因為不小心,鞋子掉進了河裏,她水性不好。她喊道:“我的孩子(鞋子)掉到河裏了!”"許多北方人為此立即跳入河中,因為南方方言中的"鞋"在北方人聽來像"孩子"。

再比如壹個南方人和壹個北方人在壹起喝酒,北方人大方的壹句“這酒賊兇”讓南方人當場驚呆,因為北方人口中的“賊”就是“非常非常”的意思。諸如此類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數不勝數,足以說明普通話對人們交流的重要性,更何況中國56個民族講的56種語言。

如果人與人之間有差距,社會怎麽發展?說普通話這麽重要,寫標準字不也壹樣嗎?俗話說“字如其人。”壹個人的性格會通過文字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多少大作家寫不好?如果我們的字寫得太快了,連自己都不認識,怎麽讓老師改,怎麽用文字和別人交流?所以說普通話,寫規範字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

4.普通話知識

漢語是中國的主要語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也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語言之壹。

語言是交流和社會鬥爭與發展的工具。目前,漢語正在為我國人民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學好漢語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於歷史原因,漢語的發展還沒有達到完全統壹的地步。

許多差異嚴重的方言阻礙了不同地區人們的交談,給社會主義建設帶來諸多不便。語言中的壹些不壹致和不合語法的現象不僅存在於口頭,也存在於書面。

在書面語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詞匯和語法的混亂是相當嚴重的。為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的進壹步發展,必須有效地消除這些現象。

漢語統壹的基礎已經存在,就是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在文教系統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推廣這種普通話,是促進漢語完全統壹的主要方法。

為此,國務院指示如下:(1)從1956秋季開始,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中小學漢語課都要教授普通話。到1960年,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中學和師範學校學生要基本講普通話,小學和師範學校各科教師要用普通話授課,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也要基本用普通話授課。

高校的漢語教學也應該增加普通話。中學和高等院校即將畢業的學生,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師和助教,如果還不會說普通話,就要上短期輔導班,方便工作。

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要制定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漢語教學和推進漢語規範化建設的專項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實施。(二)中國人民* * *部隊文化教育中的漢語課和中國人民* * *所屬各級學校的漢語課,應當用普通話教學。

士兵應在入伍壹年內學會使用普通話,各級軍校學生應在入學壹年內學會使用普通話。各機關業余學校的語文教學也要以普通話為標準。

(3)地方團支部和地方工會組織應采取適當有效的方法,在青年和工人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團員青年要帶頭學習和推廣普通話。

工廠裏的文化補習班(首先是大廠),農村常年私塾裏的文化補習班、高級班,要盡可能地、有步驟地推進普通話的教學。(4)各地廣播電臺應與地方推廣普通話委員會合作舉辦普通話講座。

各方言區的廣播電臺必須在日常廣播中適當增加用普通話播出的節目,以幫助當地聽眾逐步理解和學會說普通話。民族廣播員、民族電影演員、專業戲劇演員、聲樂(演唱)演員必須進行普通話培訓。

普通話也要在京劇和其他戲曲演員中逐步推廣。(5)全國各地報紙、通訊社、雜誌、出版社的編輯,都要學習普通話和語法修辭常識,加強稿件的編輯工作。

文化部要督促中央和地方各級出版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制度,培訓幹部,制定計劃,分別用兩到五年時間,基本消除出版物中不必要的用詞用句混亂現象。(六)鐵路、交通、郵電、大城市和工礦區商業企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衛生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警察,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報社、通訊社的記者,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縣級以上的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都應當學習普通話。

上述有關機關應根據情況制定本機關工作人員學習普通話的具體計劃,並負責實施,使本機關各領域經常接近群眾的工作人員在壹定時間內全部學會普通話。(7)除特殊需要外,所有對外交流的翻譯人員均應用普通話翻譯。

(8)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應在1956上半年完成漢語拼音方案,以利普通話教學和漢字註音。(9)為幫助普通話教學,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應在1956編《確定語音規範用普通話發音詞典》,在1958編《確定詞匯規範用中型現代漢語詞典》,並會同教育部、高教部在1956、65438+組織師範院校和大學中文系力量。

各省級教育部門要根據各省方言的特點,編寫小冊子,指導全省人民在1956內學習普通話。教育部和廣播局應該制作大量的用於教授普通話的唱片。

文化部要在1956範圍內制作推廣和教授普通話的影片。(10)為培養推廣普通話的幹部,教育部應經常舉辦普通話語音研究班,在各地中學和師範學校培訓漢語教師和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各機關、團體和部隊也應派適當的幹部參加訓練。

同樣,各省、市、縣教育行政機關也要普遍舉辦短期普通話語音培訓班,培訓各地中小學和師範學校的漢語教師,地方機關、團體和部隊也要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學習。(十壹)國務院設立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統壹領導全國推廣普通話工作。

其日常工作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負責: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負責整個工作的規劃、指導和檢查;教書。

5.普通話知識

最低0.27元開通壹個圖書館會員,查看完整內容>原發布者:姚晨(1)或重疊名詞,大部分結尾音節輕聲發音。

如:媽媽、爸爸、婆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阿姨、叔叔阿姨(2)以“子”為後綴的名詞,“子”壹般輕聲發音,“頭”大多也輕聲發音。如:子老子廟桌凳椅盆盤瘦子(3)在指代人的復數代詞或名詞性詞語中帶後綴“men”,“men”是輕聲發音。

如:客人、女士、祖先、朋友、人、他們、我們(4)帶後綴“上、下、裏”等僅表示方位意義的詞或語素,壹般都輕聲發音。比如在馬路頂上,早晚炕上的平臺(5)上,後綴“頭、面、邊”作為合成方位詞,其後綴壹般讀作輕聲。

比如,(6)語氣詞“媽,妳,吧,啦”,動態助詞“著,了,過”,結構助詞“的,地,的”都讀輕聲。我們走吧。好嗎?妳呢?它在哪裏?讀完行走動詞(7),當附在中心詞上的趨向動詞作補語時,輕聲讀出來。

如果在中心詞和趨向動詞之間插入“不,的”,則“不,的”字讀起來輕聲,趨向動詞壹般會改變原來的聲調。比如妳起來的時候分不清能不能說出來,分不清能不能說出來,看妳能不能分辨出最後壹個元音是不是被嚴重的決鬥改變了,要看元音的最後壹個音素發音動作和卷舌動作是否沖突(也就是前壹個動作是否妨礙了後壹個動作的發生)。

6.關於普通話的信息很少

普通話,即“現代標準漢語”,是現代漢族的諧音,是我國各民族的共同語言。

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普通話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叫法:* * *:普通話臺灣省官方:普通話東南亞華人:漢語學界:作為現代標準漢語的“普通話”壹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

1902年,學者吳汝綸訪問日本,日本人向他建議,中國應該進行普通話教育,以統壹語言。談話中提到了“普通話”這個名字。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在日本留學時,與留日學生組織了壹次“演講聯絡會”,並擬定了壹本小冊子,其中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分字的學者朱在《江蘇新信》壹書中把漢語分為“漢語”(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對“普通話”下了明確的定義。

20世紀30年代,瞿秋白在《地獄之門外的戰爭》壹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絕不限於創作壹些新文體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該為中國建立壹種現代普通話口音。”“中國各地習慣上應該使用現代普通話這種新的漢語言,有現代的‘人話’,有復音,有結尾……”這壹段的普通話定義在解放前幾十年都不明確,也有不同的說法。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6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期間,將漢語同音字正式命名為“普通話”,同時確定了其定義,即“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1955 10 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努力推進漢字改革,普及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的社論。文中提到:“中國人的語言是壹樣的,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

1956 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增加了普通話的定義為“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這壹定義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明確了普通話的標準,使普通話的定義更加科學、透徹。

其中,“普通話”壹詞的含義是“通用”和“可及”。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同音字,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這是在1955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上確定的。

這個定義實質上是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那麽如何理解這些標準呢?“以北京音為標準音”就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不照搬北京話的所有讀音,普通話不等於北京話。北京話裏有很多地方口音,比如老北京人把連詞“他(hé)”當“hàn”,“蝴蝶(húdié)”當“húdiěr”,“tell (gàosu)”當“gàosong”。這些地方口音是其他方言區的人很難接受的。

此外,北京話還有不同的讀音,比如“侵略”這個詞,有人發“q τ nLü è”,有人發“qτnlüè”;有的人把“附近”這個詞讀成“fùjìn ì n”,有的人讀成“fǔjìnìn”,這也給普通話的推廣帶來了不少麻煩。從1956開始,國家對北京話的發音進行了多次修訂,制定了普通話的標準發音。

因此,目前普通話的語音標準應以1985出版的《普通話異讀字讀音表》和2005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準。就詞匯標準而言,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方言”就是以廣大北方方言區的俗語為基礎,同時要從其他方言中吸收自己需要的詞匯。

北方方言詞中也有很多方言,比如北京人把“晚上”形容為“遲到很久”,把“罵”形容為“小聲”,“小氣”形容為“小氣”;在北方很多地區,玉米叫“玉米”,肥皂叫“胰腺”,饅頭叫“饃饃”。所以不能把北方方言的詞都當成普通話的詞,要有選擇。

非北方方言區的壹些方言詞具有特殊的意義和表達力,北方方言中沒有相應的同義詞,這類詞可以吸收到普通話詞匯中。比如“操”、“垃圾”、“尷尬”、“噱頭”等詞匯,在書面語中經常出現,早已加入普通話詞匯的行列。

普通話中選用的詞語壹般都是通俗的,長期以來都是書面使用的。近年來,國家語委正在組織人力編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將進壹步規範普通話詞匯。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型的現代白話作品為語法規範”,包括四層含義:“典範”是指排除非典型的現代白話作品為語法規範;“白話”即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斥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作品”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以口語為基礎,但不等於普通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在這壹段編輯普通話的起源。自古以來,漢語就有方言和* * *諧音。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孔子稱* * *與雅言同語。雅言以洛陽雅言為藍本。

孔子當時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徒弟。古代有方言,各地的學生都說自己的方言。孔子講課如何讓各國學生聽懂?因為當時有* * *諧音叫雅,孔子講課時用雅,所以交流沒有障礙。在漢朝,* * *。

7.普通話說得好,5分鐘寫50字左右的標準資料。

1.學好普通話,就不會鬧笑話了。2.普通話說得好,什麽都好談。3.外國客人和朋友去中國和中國學習中文。

漢語是普通話,大家都能聽懂。4.說普通話,去萬裏路。5.大家都說普通話,祖國到處都在變化。6.普通話很有用。大家都說,增加文化。7.普通話說得好,走遍中國都不怕。8.學好普通話,弘揚中國歷史文化。10.如果妳想說話,妳可以說普通話。大家都要學,也不怕14。做中國的主人,首先要說好普通話15,大家都說普通話,中國人民成為壹家人。

8.有哪些普及常識?

普及概念和意義

普及是推廣普通話的簡稱。全國推廣普通話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05年修訂了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大綱和口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語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和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消除語言障礙,促進社會交流,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推廣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促進人員往來、商品流通,培育統壹的大市場。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通話有利於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維護民族團結,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通話有利於落實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戰略方針,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壹個國家科技水平的標誌之壹。語言文字規範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前提。推廣普通話和實施漢語拼音方案,有利於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總之,推廣普通話有利於發展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貫徹“* * *”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服務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行動。

9.普通話知識

普通話是我們祖國的通用語言。不會說標準普通話,就會鬧出很多笑話。

我聽過這樣壹個笑話。有壹天,壹位漢語水平很高的外國朋友去壹家中國餐館吃飯。這家餐館的老板是廣東人,他的普通話不標準。

外國朋友點完菜後,老板大聲告訴身後的廚師,“兩份牛排和兩盤蔬菜必須‘死’(洗)幹凈。”外國朋友聽到這話,表情很奇怪。他壹定在想:壹棵青菜怎麽會死而幹凈呢?不要吃錯東西。

結果他壹口飯都沒吃,就轉身走了。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話有多重要,所以同學們要積極開展“推廣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活動。

首先,在家庭中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每個同學都勸父母堅持說普通話;在參加各種活動中,學生不僅自己說普通話,還會勸說別人說普通話。作業用規範的字寫,同學之間互相督促進步。同學們也要開展“抓”錯別字的活動,搜查店鋪招牌、廣告牌,發現錯別字立即“抓”,向店主提出“寫規範字”的建議。

搞這樣的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說好普通話的意識,又起到了推廣普通話、書寫規範字的作用。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不僅代表我們自己,也代表我們的祖國。所以要學好普通話,寫規範字,做國家的小主人。

溫馨提示:普通話推廣周:從1998開始,每年9月的第三周。普通話的定義:普通話是“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語”,是在1955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上確定的。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重要性:普通話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它是壹種大眾語言,能讓中國56個民族的孩子和諧地交流。沒有它,後果不堪設想。

壹個南方女人去北方旅行。因為不小心,鞋子掉進了河裏,她水性不好。她喊道:“我的孩子(鞋子)掉到河裏了!”"許多北方人為此立即跳入河中,因為南方方言中的"鞋"在北方人聽來像"孩子"。再比如壹個南方人和壹個北方人在壹起喝酒,北方人大方的壹句“這酒賊兇”讓南方人當場驚呆,因為北方人口中的“賊”就是“非常非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