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寫杭州歷史的唐代詩人。

寫杭州歷史的唐代詩人。

白居易是唐代壹位寫杭州歷史的詩人。

1,原因說明

白居易是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的著名詩人和作家。他被譽為“神奇的詩人”和“詩人之王”。唐長慶二年(822),唐朝詩人白居易不喜歡長安權貴們的執迷不悟,要求派唐穆宗到杭當刺史。

2.杭州刺史任職期間的舉措。

他在杭州刺史任上,看到杭州有六口古井年久失修,就主持疏通這六口井,解決杭州人的飲水問題。看到西湖淤塞農田,幹涸,就築壩蓄湖水,以利灌溉,減輕幹旱帶來的危害,並做了《錢塘湖石記》,把治理湖水的政策、方法、註意事項刻在湖邊,供後人知曉。

這對杭州的湖泊管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白居易離任前,在國庫中留下壹筆官俸,作為後來管理杭州的官員官俸周轉的資金,事後再補足原值。基金運作到黃巢叛亂時,黃巢到了杭州,文書被燒丟了,基金也消失了。

個人作品的特點:

1,主題

主題集中是白居易諷諭詩的藝術特色之壹。他壹般只選擇最典型的壹件事,突出壹個主題,“壹件悲傷的事”,主題很明確。為了更清楚地向讀者傳達主題,或在詩的標題下加壹個小序來指出主題,或“表明妳的意誌”來突出主題。他能抓住人物的特點,用畫圖的方法畫出壹個生動傳神的形象。

2.詩歌理論

白居易的思想集儒釋道於壹體,以儒家思想為主。孟子說“富則濟世,貧則獨善其身”是他壹生遵循的信條。他的“濟世濟民”之誌主要是以儒家仁政為基礎,包括黃老之說、治孝之術、施韓之法;他的“獨善其身”之心,吸收了老莊的知足、齊壹、自由等觀念。

二者大致以白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了近三千首詩歌,還提出了壹整套詩學理論。他把詩歌比作壹棵果樹,提出了“根感、苗字、華生、真意”(元末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的根本條件,“感動人者,先不要計較情”(《九書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