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魯文的詩
樓蘭古城舉世聞名的樓蘭古城,新疆重要的歷史遺跡[1],位於羅布泊西部,處於西域的樞紐,在古絲綢之路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中國大陸的絲綢、茶葉,西域的馬匹、葡萄、珠寶,最早都是通過樓蘭進行交易的。當許多商隊經過這片綠洲時,他們不得不暫時在那裏休息。樓蘭王國樓蘭王國創建於公元前176年前,卒於公元63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王國範圍東起固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王國逐漸在世界上消失了。它為什麽會滅絕至今仍是個謎。樓蘭文化樓蘭文化是世界上最人文的景觀。在人類歷史上,樓蘭是壹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經的輝煌,形成了它在世界羅布泊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們對樓蘭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說明樓蘭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人類。1900年春天,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正在羅布泊西部探險,他的維吾爾向導阿爾迪卡在返回考察營地取丟失的鋤頭時,在壹場暴風雨中迷路了。但這個機智勇敢的維吾爾向導,借著微弱的月光,不僅回到了原來的營地,找到了丟失的鋤頭,還找到了壹座高大的佛塔和密集的廢墟,那裏有半埋在沙裏的雕刻精美的木頭和古老的銅錢。阿爾迪卡在無邊的黑暗中發現的廢墟,後來被發現並證明是樓蘭古城。我國考古隊克服重重困難到達了樓蘭古城。樓蘭市最高的建築是位於城東的寶塔塔,高l0.4,由土坯和木材制成。塔基礎為方形,每邊長約19.5米。塔的南面,連著壹大片工地,堆著很多木頭,都是經過精細加工的。據考古學家介紹,塔裏木河流域的人類活動已有壹萬多年的歷史。如果用紅線把塔裏木河上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廢棄的古城連起來,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包括樓蘭王國在內的所有古城,都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突然消失的,遺址都在距離今天人類生活50-200公裏的沙漠中。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學者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樓蘭古城的興衰和消失,但它仍然是壹個巨大的謎,樓蘭遺址也成為世界關註的焦點。輪臺古城、且末遺址、古墓、古烽火臺、木乃伊、古巖畫等等都是世界級的旅遊景點。樓蘭城中最顯眼的建築遺跡是城中的“三間房”。這三個房間的墻是城內唯壹的土坯磚,坐北朝南,正對南門。東西兩端的房子都是木結構,木頭上還有紅漆,有的長達6.4米。從這組建築的位置和結構分析,這可能是樓蘭城統治者的衙門大宅所在地。科考隊還發現了壹條東西走向、穿城而過的古河道遺跡,這可能是古樓蘭城居民的直接水源。在城內還發現了大量樓蘭遺址的文物,如厚厚的陶罐、石磨的碎片、破碎的木桶以及各種錢幣、戒指、耳環和中國木簡的碎片等。這些物品是研究樓蘭古城歷史的無價之寶。樓蘭遺產樓蘭是祖先留給霸州的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也是霸州人的驕傲。同時也意味著對樓蘭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霸州人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通過各種方式展示樓蘭和古代西域文化。當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時代給巴州人提供了壹個絕佳的機遇,那就是以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契機,以經濟實力的全面增長為前提,有計劃地開發樓蘭和古城的文化遺產。使它們為現代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事實上,這是樓蘭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生。編輯發現這個網站發現,最早的發現者通過樓蘭王國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鶴頂探險隊沿著幹涸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泊荒地,卻發現他們的鐵鍬昨晚在穿越斯文·赫定壹片沙漠時不慎遺失在露營地。哈定只好讓他的助手回去找。助手很快收回了鏟子,甚至撿起了幾塊木雕。赫丁看到廢墟非常興奮,他決定挖掘廢墟。1901年65438+10月至3月,斯文·赫定發掘發現了壹座佛塔和三大殿,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博祿書信等大量文物。後來,他們在這片廢墟的東南方向發現了許多烽火臺,繼續向羅布泊西岸壹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進發,這就是樓蘭古城。古城的形狀古城的平面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幾乎全部被流沙掩埋。城墻由泥土和紅柳條交替夯築而成。有壹條古運河從西北向東南斜穿過這座城市。運河東北有壹座八角形圓頂土坯佛塔。在塔南的土臺上,有壹組高大的木質建築遺跡,出土了漢文、帛琉文獻、竹簡、五銖錢、絲毛織品、家用電器等。在運河西南面的中間,有三間大的木制土坯房。房屋內及周圍出土了大量漢文文獻、木簡和早期粟特人、波羅人文獻,估計是官署遺存。西邊壹組院落可能是官宅,南邊分布著矮房。城內出土的各種文書、竹簡,稱為羅布泊文書。在20世紀初的考察中,大量樓蘭文物被外國考察組帶走。這壹段的歷史淵源是樓蘭,西漢時被記載為西域三十六地之壹。東漢時成為西域都督府所在地,後被鄯善國兼並。由於地處塔裏木盆地東部,成為中原古樓蘭國遺址通往西域最便捷的通道。樓蘭作為當時西域政治、經濟、交通的樞紐,曾經輝煌繁榮,但東漢以後在史籍中消失了。4世紀末,人們進城開墾田地,變得貧瘠,“上無飛鳥,下無禽獸”。被廢棄的最基本原因是孔雀河改道,導致下遊地區水源幹涸。因此,樓蘭遺址出土的各種文物,尤其是木簡,不僅彌補了歷史記載的不足,也有助於我們進壹步提醒樓蘭古國的古老文明。編輯這壹段古樓蘭文化。樓蘭文化是世界上最人文的景觀。據考古學家介紹,塔裏木河流域的人類活動已有壹萬多年的歷史。如果我們用紅線把塔樓蘭文化中和睦河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廢棄的古城連起來,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所有的古城,包括樓蘭王國,都在公元415世紀突然消失了,所有的遺址都在距離今天人類居住地50-200公裏的看不見的沙漠中。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學者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樓蘭古城的興衰和消失,但它仍然是壹個巨大的謎,樓蘭遺址也成為世界關註的焦點。輪臺古城、且末遺址、古墓、古烽火臺、木乃伊、古巖畫等等都是世界級的旅遊景點。在人類歷史上,樓蘭是壹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經的輝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們對樓蘭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說明樓蘭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人類。樓蘭是祖先留給霸州的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也是霸州人的驕傲。同時也意味著對樓蘭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霸州人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通過各種方式展示樓蘭和古代西域文化。當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時代給巴州人提供了壹個絕佳的機遇,那就是以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契機,以經濟實力的全面增長為前提,有計劃地開發樓蘭和古城的文化遺產。使它們為現代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事實上,這是樓蘭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生。編輯古樓蘭這段歷史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樓蘭就是西域著名的“有城墻之國”。東連敦煌,西北連焉耆、尉犁,西南連若羌、且末。古絲綢之路的南北道路從樓蘭分叉。中國魏晉梁倩時期西域首席史官辦公室。位於新疆羅布泊西北部。它是根據遺址中出土的漢文文獻命名的,與“樓蘭”和“陸璐文”相對稱的“庫洛來納”。20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等人多次來到這裏偷挖。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學者進行了調查和發掘。樓蘭是西域三十六國之壹,與敦煌接壤,與公元前後的漢朝關系密切..《古樓蘭記》取材於《漢書西域傳》、法顯、玄奘《張騫出使西域記》。《西域記》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知望千泥城,往陽關壹千六百裏,長安六千壹百裏。1570戶,4.41萬人。法顯說:“這片土地崎嶇而貧瘠。俗人的衣服和韓的壹樣,只是地毯棕色不壹樣。它的國王遵守法律。了解小乘佛教的僧人有4000多人。”在行程的最後,玄奘三藏做了壹個很簡單的交代:“從那時起,他向東北方向行進了壹千多英裏,來到了故國那劍泊,也就是樓蘭地。“漢朝的樓蘭國,時而成為匈奴的耳目,時而歸漢,玩弄兩面派的政策,在漢與匈奴之間,巧妙地維持著它的政治生命。因為樓蘭地處漢與西域各國的交通樞紐,漢不能越過這壹帶去打匈奴,匈奴也不能假借樓蘭的實力威脅漢朝。漢、匈奴都極力推行軟化樓蘭的政策。漢武帝派博望侯張騫出使大月氏,但未能締結攻守同盟。之後又派兵討伐遙遠的大宛王國,多次向西方各國派遣使節。這些使者經過樓蘭時,樓蘭不堪重負,甚至殺死了使者。漢武帝終於出兵討伐樓蘭。結果作為投降的證據,樓蘭王子被送到漢朝當人質。樓蘭還派太子去匈奴,說在匈奴和漢之間嚴守中立。此後,漢遠征軍攻打匈奴某諸侯國時,樓蘭王與匈奴結親,在該國駐紮伏兵,觸怒漢室朝廷。漢武帝再次出兵討伐樓蘭,逼得都城屹立泥城。樓蘭王嚇壞了,馬上開城門道歉,武帝讓他監視匈奴的動靜。公元前92年樓蘭王駕崩,漢朝被劫為人質的太子回到皇位。王子很傷心,不想輕易回國,他的弟弟繼承了王位。新王不久前駕崩,匈奴人借此機會,帶著在自己國家被扣為人質的前王長子繼承皇位。漢武帝聞訊後大吃壹驚,趕緊派使者勸說新建立的國王到漢室朝廷來挾持他,但沒有成功。之後的兩三年,漢與匈奴之間沒有發生大的事件,表面上很穩定。樓蘭邊境靠近玉門關,中國使臣經常通過這個緊閉的大門前往西域各國,途經樓蘭境內名為白龍堆的沙漠。沙漠裏經常有風,風像龍壹樣把流沙拋向空中,使行人迷失了方向。漢朝不斷命令樓蘭王國提供向導和飲用水。由於中國使節多次辱罵向導,樓蘭拒絕服從他們的命令,兩人關系惡化。漢武帝終於派刺客行刺新王。為了嫁給在漢室被挾持的太子,壹個瑪吉被送回樓蘭繼承皇位。但是國王害怕被暗殺。漢武帝以護王為名,出兵屯樓蘭境內,從而獲得了討伐匈奴等西域諸國的主動權。以上是漢武帝與樓蘭的關系。此後,漢朝勢力減弱,樓蘭再次背叛。編輯古樓蘭的興衰這壹段,樓蘭古城是什麽時候建的,樓蘭王國是什麽時候形成的,現有的史料都沒有記載。但在羅布泊周邊和樓蘭城邊緣發現了石斧、石鋤、石鏟、石刀、石矛、石鏃、於夫、玉鏟、玉刀、玉佩等史前石器。這說明史前時期羅布泊窪地內及周邊有人類活動,阿爾金山、昆侖山有石城遺址是明顯的。大多數新石器時代的工具是在羅布泊及其周邊地區發現的,距今約6000年。西漢時,樓蘭是西北36個城邦之壹。《史記》中記載樓蘭“四面城垛鹽沼”,人口14000余人,聖兵2900余人。當時,鼓樓蘭是陽關以西古絲綢之路的第壹站。當年是這條交通線上的“臨街使者”,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西漢末年,朝廷動蕩,匈奴乘虛而入,與地方統治者勾結,導致西域交通斷絕。河西地區的《後漢書·西域傳》壹書說:“白天城門緊閉。“從王莽篡位到東漢,西域三連,最後趨於穩定和發展。”《後漢書·西域傳》說:“奔襲驛站,無止境;胡商人,日本人的錢是塞的。“到了曹魏,絲綢之路出玉門關到西域,樓蘭又開始繁榮了。奇怪的是,在繁榮了五六百年後,著名的樓蘭王國突然從4世紀消失了,沒有歷史的記載,也沒有名字。7世紀,唐玄奘西遊天竺歸來,看到樓蘭王國“荒涼荒蕪”。在玄奘眼裏,樓蘭成了壹座空城。編輯古樓蘭消失之謎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他在《佛國經》裏說,此地是“上無飛鳥,下無禽獸,無處不在,只以亡樓蘭之骨為標誌耳”。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樓蘭,在經歷了近500年的輝煌後逐漸消失,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舞臺上。公元4世紀後,樓蘭王國突然消失了。《水經註》記載,東漢以後,樓蘭因塔裏木河中遊註水河邊改道,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領65438+萬的士兵來到樓蘭,還從鄯善、焉耆、龜茲等地召集了3000名士兵,日夜向樓蘭註水,緩解樓蘭的缺水問題。然而之後,盡管樓蘭人盡了最大的努力和嘗試疏浚河道,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為缺水而被廢棄。據說樓蘭的死是人類違反自然規律造成的。樓蘭人盲目濫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風沙侵襲、河流改道、氣候異常、瘟疫流行、水量減少、鹽堿堆積,最終導致王國必然滅亡。反正有壹點是肯定的,樓蘭人最後受到的打擊是瘟疫。這是壹種可怕的急性傳染病,傳說中稱為“熱巢病”。壹村壹病,壹家壹死。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樓蘭人選擇了逃離——就像之前的遷徙壹樣,是被迫的。樓蘭國崩,人盲目逆塔裏木河而行。哪裏有樹和水,他們就去哪裏,哪裏有生命,他們就去哪裏,而且盡可能多。樓蘭人欲哭無淚。當他們上路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沙塵暴,他們被埋在了天上。天很黑,飛沙走石,聲音像幽靈。理想的城市倒塌了,消散在陰霾中...至此,輝煌的樓蘭古城從歷史中無聲無息地永遠消失了。雖然逃難的樓蘭人世世代代夢想著復興樓蘭,但夢想只能是夢想。而且,在夢的最後,連做夢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樓蘭還是沙塵暴的地盤,死亡的王國。編者按:歷經千年風沙侵蝕的樓蘭佛塔,是樓蘭古城最高的建築,也是最美的“丫蛋”。它靜靜地坐落在古城的東北部,丫蛋俯瞰著我們這些朝聖者。在它的西北方,有保護者用木板和粗樹幹支撐著它。向西約300米,有三個房間可能曾作為官方辦公室。當時,斯文·赫定在這些城墻下發掘了大量的文物。三間房前面只有四堵高大的土坯墻,中間面積略大,約15平米,兩邊的房子較小,約10平米。屋前的地面上,散落著很多明顯鉚眼的木樁,最長的方形木樁有4米多長。從這三個房間往西,還有壹些私人住宅的遺跡。房屋的規模仍然清晰可見。原先用來砌墻的胡楊板和紅柳枝,依然挺立在沙地上。在地面上,它們是蘆葦或用於建造房屋的細紅柳枝。歷經1000多年,依然完好無損。所有的建築都建在高高的平臺上。在低窪地區,到處散落著黑色或紅色的陶片。這些陶器有點粗糙。如此多的陶器碎片似乎在告訴我們樓蘭古城的繁榮和輝煌。在房子的北部,有兩個像丫蛋壹樣高約3米的土堆,這是古城墻的遺址。1901年,斯文·赫定和1906年斯坦先後發掘出土了木質造像(佛像)和佛像,飾以蓮花等圖案,出土了許多精制的白綿羊毛制品。最重要的是挖出了漢文和巴魯文(公元前四五世紀流傳於北印度的壹種語言)的木簡和紙質文獻。編輯樓蘭古遺址出土文物,出土大量漢晉唐時期的書籍、簡牘、錢幣,出土多具男女木乃伊,其中壹具復原成功,世人稱之為“樓蘭美人”。經檢測,這具女性木乃伊距今已有3800多年。她去世時大約40歲,身高大約1.55米。通過木乃伊,我們仍然可以發現死者典型的美麗特征:大眼睛,低顴骨。專家後來確定她是歐洲血統。隨行的旅遊專家畢亞丁說,這位年過40的古樓蘭女子不能稱之為美人。在所有關於樓蘭古城的謎團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樓蘭古城消失之謎。樓蘭消失的原因有很多,戰爭說,氣候變化說,冰川說,沙漠風暴說。中國科學院羅布泊科學鉆探科學考察隊發現,它的消失與氣候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據悉,3000年前,羅布泊湖泊面積達12000平方公裏,古孔雀河水量豐富。樓蘭壹方面為了靠近水源而依水建城,另壹方面又害怕洪水泛濫,所以他們選擇了孔雀河支流經過的高地。經過測量,科學家發現這個高地比現在幹涸的羅布泊湖底高出近30米,比現在的孔雀河流域高出十幾米。專家分析據專家介紹,隨著氣候的變化,羅布泊逐漸退縮,河水與羅布泊入湖的高度差增大,河水流速加快,河水削減,使得高地越來越高。專家解釋說,隨著高地的上升,人們取水變得困難,穿過城市的古孔雀河的支流逐漸幹涸。最終古孔雀河改道,羅布泊的湖水萎縮了很多,人們不得不步行數公裏到最近的水源地。科學家表示,在這種環境下,社會體系相當脆弱,經不起任何人為和自然的波動,如災難、戰爭和經濟衰退。因此,專家認為樓蘭古城的消失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是主要原因之壹。其他的,比如戰爭、絲綢之路改道以及其他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只是樓蘭古城消失的次要原因。最近有學者利用空間遙感技術,通過對大量影像的解譯,從環境地質的角度對樓蘭地區的古河流變遷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樓蘭古城衰落的真正原因是古城所在的古孔雀河上遊發生了兩次滑坡崩塌,堵塞了河道,形成了堰塞湖,從而切斷了樓蘭古城的供水來源。古孔雀河是當時唯壹流經樓蘭地區的河流,也是樓蘭古城唯壹的淡水來源。樓蘭最終因為缺水而被遺棄甚至死亡。也有人認為樓蘭古城的滅亡是人類不尊重自然造成的。比如砍伐胡楊導致生態惡化,無法居住。這種觀點的證據之壹是當時這裏盛行的木葬。在樓蘭古城附近,發現了神秘的太陽墓。這種墓的外觀很奇怪。墓的四周,埋著由薄到厚的層層圓木,壹排排圓木呈放射狀埋在圓圈外,就像太陽的光芒。正因為這種墓長得像太陽,所以被稱為太陽墓。在已經發現的7座墓葬中,最多的壹座竟然用了壹萬多根原木。也有人認為是洪水摧毀了這座位於主幹道上的古城等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爭論還會繼續下去,樓蘭之謎可能永遠無法揭開。羅布泊之謎、樓蘭之謎、孫墓之謎可能是同壹個謎。為了找到這個答案,著名科學家彭帶領壹支綜合考察隊於1980年5月來到新疆羅布泊。6月17日,彭只身前往沙漠尋找水源,不幸被流沙吞噬,屍體始終未尋。這壹段遺址消失的原因是,羅布泊曾是中國西北幹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1.2萬平方公裏,上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裏。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旁建造了壹座65438+萬余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最終在1972幹涸。是什麽導致了曾經水富魚多的羅布泊變成了壹片廣袤的沙漠?是什麽原因導致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樓蘭古城變成了壹片荒蕪的沙漠戈壁?這壹直是個科學之謎。近日,中國科學院羅布泊環境鉆探科學考察隊在羅布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環境科學考察。根據初步推斷,隨著七八萬年前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羅布泊由南向北移動,幹旱逐漸加劇,最終導致全湖幹涸。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能令人滿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坤書教授認為羅布泊幹涸的原因非常復雜。這不僅是壹個全球性問題,也是壹個區域性問題。除了自然原因,還有人為因素。氣候變化全球氣候幹旱是樓蘭古城復原圖。大約壹萬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即從末次冰期的幹冷環境轉變為後冰期的濕潤環境。以此為契機,人類文化也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壹萬年後,地質環境經歷了三大階段的變化。約10000年至8000年前為增溫期,約8000年至3000年前為高溫期(氣候適宜期),3000年前為降溫期。這三次環境格局變化已被地質、生物、化學和物理的古環境研究所證實,但由於方法、地點或研究對象不同,三期劃分的時間略有不同。這種環境和氣候的變化規劃了人類活動的範圍和方式。以樓蘭為例,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踏足這裏,青銅時代這裏人口繁盛。此時正好處於高溫期,羅布泊湖面遼闊,環境適宜。但進入冷卻帶後,水土環境變差,河流減少,湖泊減少,沙漠擴大。大約2000年前,幹旱加劇,表現為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出現冰川海侵、黃土堆積、湖泊沼澤消失、海退現象。樓蘭古城消失在公元前後到4世紀(中原地區從漢代到北魏),是幹旱加劇的時期。事實上,在這次幹旱過程中,不僅樓蘭古城死亡,尼雅、卡拉敦、米蘭城、尼讓城、汗城、萬通城也因沙漠的擴大先後死亡。樓蘭古城的消失發生在中國北方,甚至是在世界大旱的背景下。它不是壹個孤立的空間,但由於樓蘭地處幹旱內陸,這裏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的變化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