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北宋著名詩人,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軾肯定在其中。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在詩歌、書法、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被尊為東坡居士,又名蘇東坡。
蘇軾和其他文人壹樣,也想博取功名,入朝為官,得到朝廷重用,為朝廷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然而總是事與願違。他壹生中多次因得罪官員而被皇帝降職。久而久之,幾經沈浮,蘇東坡釋然了,不再執著於世俗,開始四處漂泊。
蘇軾性格豪爽直爽,所以出門在外遇到了很多和尚。其中,佛印·蒙克是最好的朋友。他們誌趣相投,經常在壹起聊天。有壹次,蘇東坡和佛印壹起出去玩。這時候蘇東坡指著他笑。佛印哪裏知道蘇軾在調侃他?原來“狗在河上啃骨頭”和“在河上”的發音和“和尚”差不多。佛印想了想,把手中的扇子扔到河裏,答道:“東坡流水詩”。這把扇子是東坡的。我還親自在扇面上背詩,把“詩”轉化成“屍”的諧音,來對付東坡的考題。蘇軾看了之後,慚愧不已,不禁佩服佛印的才華。
蘇東坡和佛印年齡相差不大,是好朋友。自然,他們不在乎這個。這都是他們之間的文學討論,但讓蘇軾極為尷尬的是佛印家的小和尚。壹天,蘇軾去佛印家和他聊天。碰巧佛印不在,只留下壹個小和尚看家。於是蘇軾想逗逗他,就問:“禿驢呢?”沒想到,小和尚真的回了他壹句:“東坡吃草。”這個回答可以說是很二了,本來驢以吃草為生,東坡可以說是實職,以此來反制東坡的提問。
蘇軾實在沒想到,他朋友的廟裏還有這麽壹個聰明的和尚,而且比他年輕多了,更佩服他的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