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論大江健三郎的創作及其作品分析

論大江健三郎的創作及其作品分析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壹生。1935年1月31日,大江健三郎出生於日本四國島愛媛縣西多郡大澤村,在七兄弟中排行第三。1941年入大賽國學,1944年喪父。戰後,大江健三郎進入1947戰後建立的新中學接受民主主義教育,並以同年5月頒布的新憲法作為自己的道德標準。1950進入縣城內子高級中學,次年轉入縣城山東高級中學。在校期間,他主編了學生文學雜誌《口袋》。1953大江健三郎高中畢業後去了東京,進了壹家補習班準備高考。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文科部,熱衷於閱讀加繆、薩特、福克納、阿部公房的作品。1955進入東京大學法語專業。在渡邊教授的影響下,他開始閱讀薩特的法文原著,並創作了戲劇《死人沒有嘴》和《野獸的聲音》。大江健三郎積極從事文學活動,在《東京大學新聞》5月號1957發表《奇葩》並獲得該報“五月節獎”。著名文學評論家錢在《文藝評論》上談到這篇短篇小說時,認為它是壹篇“具有現代意識的藝術作品”。這壹年間,大江健三郎還發表了《死者的奢侈》、《人的羊和別人的腳》等短篇小說,其中《死者的奢侈》被推薦為芥川獎候選作品,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稱贊該作品顯示了作者的“非凡才華”。此後,大江健三郎以學生作家的身份嶄露頭角。1958年,他還發表了《餵食》、《看前跳》等短篇小說,其中《餵食》獲得了第39屆芥川獎,使這位學生作家與石原慎太郎、凱克、江藤淳齊名,被視為新時期文學的標誌和代表。後來出版的第壹部小說《摘菜打孩子》,決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學旗手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