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運河水清澈見底,雨後初晴的洛陽城景色宜人。
芙蓉花正在落下,但是當它在早晨第壹次開花的時候,它是非常華麗的,秋蟬也打了第壹個電話。
老朋友即將離開,我不經意間長出了很多白發。
對於這次的離別,我無話可說,但我希望妳能隱藏妳的名聲,以避免災難。
原著
長渠水清,雨落洛陽城。
芙蓉花開,蟬聞第壹聲。
故人易去,白發人閑。
這裏就不多說了,以後妳就出名了。
擴展數據:
1,作者簡介
《東都送鄭楚到京師教校書》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壹首五言律詩。杜牧(803-約852),牧之樊川人,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孫,杜之子。
唐文宗大和第二年是26歲的秀才,被授予弘文館職。後赴江西察使幕,轉淮南察使幕,入察使幕。任國史館編修,任食部、比比部、司勛,黃州、池州、周目刺史。
因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被稱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主要是詠史抒情。他的詩英俊瀟灑,從世俗的事物切入。他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杜牧被稱為“小杜”,以區別於杜甫和“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杜麗”。
2.作品的來源
《東都送鄭楚課本上渡》出自樊川文集。《樊川文集》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壹部詩集。本書收錄了唐代有“小杜麗”之稱的杜牧的大量詩歌。閱讀後,有助於理解杜牧詩歌的風格,欣賞詩人創作的詩歌的意境美。
《樊川文集》共20卷,作品450余篇,詩歌178首。杜牧的文學才華是多方面的,包括詩歌、散文、辭賦、政治理論等。
他有壹個比較進步的文學觀,認為文章要“以意為主,以氣為輔,用詞造句來辯護”(答莊重書),強調文學的應用,語言形式只為內容服務。他還說:“壹個苦心寫詩的人在中,不求完美,不求奇效,不涉風俗,不求當下,不求古。”
百度百科——《杜東送鄭楚校書商都》
百度百科-杜牧
百度百科-樊川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