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李賀是中國著名的詩人。他在詩歌方面有哪些成就?

李賀是中國著名的詩人。他在詩歌方面有哪些成就?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公元817年),唐代河南省富昌(今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人,住富昌長谷,後稱李長谷,是唐朝宗室鄭梁的後裔。被譽為“詩鬼”,是唐代與杜甫、李白、詩佛、王維齊名的著名詩人。

有《雁門太守行》、《於麗萍吟》等名篇。他是《長谷集》的作者。李賀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向晚唐詩風轉型時期的代表。他的詩大多哀嘆生不逢時,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了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殘酷剝削百姓的情況。留下了“烏雲壓城欲摧”、“雞鳴天下白”、“天若有情,天必老”等等。

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常以神話傳說傳情達意,故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他的詩被稱為“鬼仙之言”。有句話叫“人才太白,人才太長。”李賀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壹位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抑郁多愁善感,生活作風苦澀。元和八年(813),辭掉贈官,因病回到長谷,英年早逝,時年27歲。

說李賀是“鬼”的理由有很多。李賀是壹位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中常涉及神仙鬼怪,但他的感情並不曠達明朗,多是悲涼苦悶的。所以李賀可以說是寫詩到死,用鬼眼看世界。對比他,詩人李白也是浪漫的,區別就在於他的感情色彩。此外,李賀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的李三。三人都姓李,都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先於李賀,李商隱晚於他。李賀和這兩位詩人平起平坐,這本身就是對他的肯定和褒獎。

李賀詩歌因其獨特的風格,被後人稱為“長吉體”,在詩壇獨樹壹幟,影響巨大。雖然李賀英年早逝,但他寫了許多作品。據記載,晚唐時,李賀的詩被編為***詩集233首,但自宋代以來,已有四卷220首。就內容和題材而言,李賀的詩歌可分為四種類型。第壹,為了諷刺現在,他所處的中唐已經開始衰落,藩鎮割據,政事腐敗,民不聊生。這種國家和社會現狀,主要是李賀做官時的所作所為。他看在眼裏,寫在詩裏;其次,他生氣了,抒情了。他壹生失意,所以憤怒不滿。李賀的詩歌既有積極豪邁的壹面,也有消極沈郁的壹面。

第三,神仙鬼怪是他想象力和浪漫主義的體現,李賀經常表現鬼神的虛假和生老病死的必然性。寫鬼多也是他不叫“詩鬼”的原因之壹;第四種是贊美人或事物,其實是表達自己,反映現實。

李賀的詩歌受到了楚辭、漢樂府、李白杜甫等人的影響。壹方面,李賀當時多寫古典詩歌,尤其是樂府詩,很少寫近體詩。據說他沒有七言律詩。除此之外,他寫的長篇少,短詩多。另壹方面,李賀的詩歌具有奇特的想象力和華麗的語言。奇特體現在他對超自然生物的描寫和擬人化的特殊方式上,華麗則是因為他能經常推敲和鑄造自己的語言。李賀的代表作有很多,如《白日做夢》、《雁門》、《李平詩》、《南園十三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