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理解波德萊爾詩歌中體現的現代主義創新?

如何理解波德萊爾詩歌中體現的現代主義創新?

作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波德萊爾用自己的作品奠定了這壹文學分支的基調:拋棄傳統,尋找新路。他從自己的創作出發,在詩歌題材上大膽創新,選取了城市的醜陋和人性的陰暗面,具有捕捉聲、光、色背後事物秘密的天賦。他用他所熟悉的圖像展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詩人拒絕徒勞地理想化生活,拒絕在享樂中自給自足,想要回到存在的本質層面,於是訴諸於社會病理。波德萊爾認為“醜通過藝術的表達變成美,有節奏有韻律的痛苦是精神充滿了壹種平靜的快樂”,這是藝術的奇妙特權之壹,波德萊爾對醜和醜陋事物的描寫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他認為醜中有美。與浪漫主義認為自然與人性充滿和諧美好的觀點相反,他主張“自然是醜陋的”,自然的東西是“惡心的”,惡是“天生的”,德是人為的,善是人為的;惡存在於人的心中,就像醜存在於世界的中心壹樣。他認為寫醜要“發現惡中的美”,表現“惡中的精神騷動”波德萊爾在描述人的精神狀態時經常使用醜陋的意象。以《憂郁四》為例,詩中所有的意象都是醜陋的:鍋蓋、黑光、潮濕的監獄、膽小的蝙蝠、腐爛的天花板、鐵柵、骯臟的蜘蛛、蜘蛛網、遊蕩的幽靈、長長的靈車隊伍、黑色的旗幟。這些惡心、醜陋、不祥的意象接踵而至,充斥全詩。他們表現出“精神騷動”。總之,波德萊爾以醜為美,化醜為美,在美學上具有創新意義。這種審美觀是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遵循的原則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