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0年7月到17年7月到21年7月,數千日軍從海陸空入侵海口。中國軍隊奮起反擊,在今天北侖的小港口齊家山與日軍展開了壹場血戰。雙方鏖戰10余次,陣地7次易手,最終將日寇趕出了大海。戰鬥中,* * *打死日軍近400人,傷六七百人。日本萍鄉酋長舒悅剖腹自殺。600多名抗日官兵陣亡,580人受傷。這是中國在抗日戰爭和海防戰役史上第壹次打敗日軍。
歷史上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明代戚繼光駐防抗擊日寇的戚家山,在1940年成為數百年後中國軍隊抗擊日寇的主戰場。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場戰鬥,甚至當地的年輕人也很少知道。這場戰役曾被稱為“浙東臺兒莊戰役”。
昨日,記者來到抗日戰場齊家山頂,與鎮海區文建辦、檔案室的相關專家,以及親身參與這場戰役的老兵和目睹日軍暴行的當地群眾壹起,追憶那壹幕幕血與火的場景。
抗戰老兵任根德(右)來到新落成的“七·壹七齊家山抗日紀念碑”緬懷先烈。
1
今天的齊家山郁郁蔥蔥,壹片寧靜。離山腳幾米處,可以看到石柱牌坊挺立,宛如壹個頂天立地的壯漢。牌坊正中“齊家山”二字蒼勁有力,是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齊家山歷史難忘,小尊河畔* * *展望未來。”刻在石柱上的兩行字,寄托著後人的崇敬和懷念。
“打架的地方在山的另壹邊。我們從這裏上去吧!”當年參加戰鬥的老人任根德拄著拐杖走到了前面。最近他已經上山幾次了——就在這個月初,山上立了壹座紀念碑,他是發起者和資助者之壹。
烈日直射群山。當我們為許多老人的健康擔憂時,他們卻不停地談論過去的戰鬥和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的滔天罪行。
“日本鬼子太沒人性了。我看見他們燒毀了村子裏所有的房子。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壹點都沒有忘記!別說是妳,別人也會來這山上看壹看,大熱天我也願意帶他來!”78歲的宋有康激動地說。
“看!妳看那座小山!”就要到達山頂的時候,任根德老人滿不在乎地擦了把汗,然後眼巴巴地指著對面壹座綠色的小山。
“那是當時的104高地,是我們和鬼子戰鬥最激烈的壹座山。日軍用軍艦炮擊,用飛機掃射,最後用重型迫擊炮轟擊。陣地被日軍占領,我們晚上奪回,白天修復工事。這是恢復了幾次。鬼子有飛機大炮,我們只有幾門迫擊炮。部隊的傷亡非常慘重。壹個連只剩下9個兵,卻沒有壹個撤退的。他們都是中國的英雄。”時任國民革命軍194師準尉的任根德越來越激動。
“以前很多村民在山裏幹活的時候,都是撿彈殼的。可想而知當年戰鬥的慘烈。”任根德的話觸動了所有村民的記憶。在山頭上,在烈日下,老人們再次說起那些年的慘烈和苦難。
2
來到齊家山山頂,記者看到壹座本月初豎立的“7·17齊家山抗日紀念碑”。北侖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小港竇唯小學校友會豎起的這塊3米高的石碑詳細記錄了這場戰鬥的過程。紀念碑後面有壹個石亭,名為勝利亭,建於幾年前。
“勝利亭建造了好幾年,但它沒說這裏發生過什麽戰鬥。今年是抗戰勝利60周年,更要讓後人知道那段歷史,不忘國恥。”紀念碑前,任根德老人說。
在小港竇唯小學校友會的贊助下,北侖區文化管理委員會出面組織了紀念碑。消息傳開,立刻激起了老* * *們的強烈不滿,退休老同誌張永祥、劉根發等。
站在這座“抗日紀念碑”前,85歲的老兵任根德和小崗的許多鄉親們有著太多的感嘆。他們清楚地記得65年前同壹個炎熱的夏天,日軍士兵和我軍士兵橫屍滿山的慘狀。裝備處於劣勢的中國軍隊士兵,唱著《刀劍進行曲》,在飛機、軍艦、大炮的掩護下,與武裝到牙齒的日軍肉搏。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日後犯罪的侵華日軍終於被趕出了大海。任根德說:“我們願意花壹些錢來建造這座紀念碑。為了這片土地,犧牲了那麽多戰友。現在,我生活在這片和平而美麗的土地上,紀念他們並把他們傳給後代是我的責任。”
碑的另壹側,有嚴水富、任根德題寫的碑文:“小港位於海口南岸,與招寶山壹隅。是浙東門戶,重要的海防城市。幾百年來抗日抗英抗法,抗日戰爭,小崗人民飽受戰爭之災。”碑文概述了戚家山血戰的始末,記錄了我抗日軍隊與敵殊死搏鬥的壯舉,寧波人民支援前線的不屈行動,以及日本侵略者永遠犯下的罪行:“(日軍)登陸後焚燒了青芝、唐林、小崗、港口、沙灣頭、江南路等近20個村鎮,並焚燒殆盡。
站在山頂眺望,邕江兩岸的小港口林立,鎮海高樓林立,碼頭的吊桿搖曳。生活在和平中的人們正在努力建設這片土地。也許只有了解那段歷史,才能真正體會到和平的珍貴;我也對這片充滿鮮血的土地感到崇敬。
齊家山,壹座英雄之山,飽含著先烈的鮮血,凝聚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三
“當魔鬼召喚時,那些電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妳去看看吧!”從齊家山下來後,已經汗流浹背、衣不蔽體的老人們主動出謀劃策。
我們去的宏遠堡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936重建,保留了兩門克虜伯24厘米口徑的大炮,並增加了兩門鋼筋混凝土堡壘,擁有17厘米口徑的大炮。沿著壹條水泥小路,可以直達炮臺遺址。在小路的拐角處,立著壹個國家級文物保護標誌。任根德老人看完碑後堅持要看關於電池的文字:“我知道電池的歷史,我想看看我是不是都寫對了。”
今天的炮臺,除了大炮,基本上保存完好,就像我們的民族精神,歷盡艱辛,依然存在。走進圓形的炮臺,墻內側的彈藥箱依然排列整齊,墻上的洞和堅實的墻上凸出的碎石,似乎在向世人訴說著它所目睹的苦難。
“1940 7月16日淩晨,日本軍艦輪番炮擊,我們以強大的炮火進行了猛烈的反擊。天亮後,日軍將軍艦撤至外海,用12飛機投擲炮彈。主要火力都集中在這個堡壘上,以至於有幾門大炮損壞,無法正常發射,山頂的探照燈也被炸毀。到17日淩晨,日軍在炮火掩護下進攻登陸,齊家山發生了連續五天的血戰。”任根德回憶道。
“抗日軍人不勇敢,但血肉之軀如何抵擋日本人的飛機大炮?關鍵是要靠國家富強,才不會被外國人欺負!”很多老鄉親也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