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解放軍占領的南京的朗誦節奏

解放軍占領的南京的朗誦節奏

根據節奏快慢劃分音節有不同的方法,壹般是四三或二二。

毛澤東《七律·解放軍占領南京》

中山有暴風雨/黃色,

百萬英雄/渡江。

虎住龍盤/今不如昔,

顛倒/大方。

明智的做法是離開勇者/追逐可憐的強盜,

不賣名/學霸王。

如果天空多愁善感/蒼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白話翻譯

革命風暴震動了蔣家王朝的首都南京。人民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直搗蔣介石苦心經營了三個半月的南京。

以雄偉和險峻著稱的古都南京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它比以前更漂亮了。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足以讓人慷慨歌唱,歡欣鼓舞。

我們應該利用這個大好時機,趁敵衰我盛,追擊殘敵,解放全中國。不要學項羽這種貪圖名利放縱敵人導致自己失敗的楚霸王。

大自然如果有知識,就會遵守盛衰不變的規律。不斷變異、發展、前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解放軍占領南京七法》是近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在1949年寫的壹部七法。

全詩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的信心和決心,表達了詩人爭取中國解放的信念。它氣勢磅礴,氣勢磅礴,氣勢磅礴。

1949年4月20日,全面內戰已告壹段落,國民黨軍隊被徹底擊潰,拒絕簽署和平協議。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命令全軍堅決、徹底、幹凈、徹底地殲滅中國壹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當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的壹千多裏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

23日晚,東路陳毅的第三野戰軍占領南京。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激動,以至於寫下了這首詩。

擴展資料《七大定律:解放軍占領南京》創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全面內戰已告壹段落,國民黨軍隊被徹底擊潰,拒絕簽署和平協議。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命令全軍堅決、徹底、幹凈、徹底地殲滅中國壹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當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的壹千多裏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

23日晚,東路陳毅的第三野戰軍占領南京。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激動,以至於寫下了這首詩。

第壹副對聯寫的是解放軍渡江解放南京。這兩句話是顛倒的,是“百萬英雄過江”促成了“中山的風暴從天而降。”

它們是全詩的總結,生動地描繪了解放軍渡江攻占南京的雄偉景象,既描寫了解放軍渡江的快速推進,又寫出了渡江的勇猛氣勢。

就在敵人還在夢想卷土重來的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經浩浩蕩蕩地跨過長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敵人的老巢。

在解放軍壓力下的隆隆炮火中,南京反動政府就像壹片嚇走鳥獸的黃葉。全詩開頭,群峰各異,神韻非凡,猶如泰山之巔,雷霆萬鈞。語言簡潔有力,形象生動。

“淡黃色”和“綠黃色”生動地表現了這場突如其來的、不同尋常的革命風暴,“英雄之師”壹詞生動地描繪了強大的人民解放軍威武雄壯的英雄氣概。

“渡江”壹詞形象地描述了人民解放軍渡江的英雄氣概和廣闊生動的場面。

從65438年到0949年,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解放軍贏得了遼沈、淮海和平金三大戰役。百萬雄師渡過長江,占領了國民黨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

南京的解放標誌著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徹底崩潰。接著,解放軍破竹,解放了華東、華南、西南的大片土地。

10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華大地開始了歷史的新紀元。在這歷史巨變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寫出了這首《七法:解放軍占領南京》,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七律解放軍占領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