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外觀特征不同:
綿羊身體豐滿,皮毛濃密,頭部短小。公羊往往有大螺旋角,有威懾作用,母羊沒有角或角很小。頭骨上有淚腺窩,鼻骨比較突出。四個蹄子都有腳趾腺。這只公羊沒有汽油了。重量從10公斤到100多公斤不等。
山羊的角很細,角很長,向兩邊張開。山羊的瞳孔在散瞳時,其形狀接近長方形,這是由山羊眼睛玻璃體的光學特性、視網膜的形狀和敏感度以及山羊的生活環境和需要決定的。事實上,大多數有蹄動物的瞳孔放大後幾乎都是長方形的。
二、生活習慣不同:
羊的習性:
1,溫順合群:羊溫順,膽小,行動遲緩。利用這個特性,我們可以訓練綿羊服從命令,方便放牧管理。
2、喜幹燥清潔,怕冷怕濕熱:羊喜幹燥,怕濕熱。棚內濕熱、陰冷潮濕,或在低窪草地放牧,容易感染疾病,如寄生蟲病、關節炎等。
3、嗅覺靈敏,食欲旺盛:羊嗅覺發達,吃草前,總是用鼻子嗅壹嗅。任何有異味、汙染或踐踏過的混有泥土的草和材料都不喜歡吃。
4.適應性強:羊對生活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強,在惡劣條件下比其他家畜有更強的耐受力和抗應激能力。
山羊的習性:
壹、好動:山羊勇敢活潑,敏捷機智,喜歡爬山,擅長遊泳,屬於活潑的小反芻動物,愛打架。
二、覓食山羊覓食能力強,食性雜,能吃上百種草,能以各種草、灌木枝葉、農作物稭稈、菜葉、果皮、藤蔓、農副產品等為食。,而且它所吃的植物種類比其他家養動物要廣。
三、多產性:山羊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強,表現為多產性。大多數種類的山羊每胎可產2 ~ 3只羊羔,平均產羔量在200%以上,遠高於綿羊。山羊的多產性使其繁殖效率遠高於綿羊,為自繁自養和肉羊規模化養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三,分類不同:
羊根據尾巴類型可分為四種類型:
1,瘦短尾羊。尾部細無明顯脂肪沈積,尾部在飛節以上,如藏羊、羅曼諾夫羊。
2、細長尾羊。尾部較細且在菲達節以下,如新疆細毛羊和林肯羊。
3.胖尾羊。脂肪在尾部堆積成墊狀,形狀大小不壹,尾端在飛節以上,如小尾寒羊、蒙古羊、卡拉庫爾羊等。長有長而肥的尾巴,尾巴在飛節以下的羊,如大尾寒羊。
4.肥羊。脂肪在臀部堆積成墊狀,尾椎骨少,尾巴短,呈“W”形,如哈薩克羊、吉薩羊。
山羊的主要品種有
1,安哥拉山羊
安哥拉山羊是壹個古老的絨山羊品種,是絨山羊的品種之壹。它原產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周邊的土耳其草原。主要分布在安納托利亞高原,氣候幹燥,土層薄,牧場稀疏。安哥拉高原上繁殖最多,產出的馬海毛光澤好,價值高。因此逐漸被人們重視,並在16世紀陸續出口到壹些國家。
2.蒼山黑羊
蒼山黑山羊,全稱蒼山黑山羊,肌纖維細,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臭味小,營養價值高。是公認的綠色山羊品種,在養殖中吸收了各種中藥成分的草食動物,肉質具有藥用蒼山黑山羊的價值。
3.布爾山羊
波爾山羊原產於南非,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以肉類為主要產品的山羊品種。目前主要分布在德國、美國、新西蘭等地。波爾山羊可分為普通型、長毛型、無角型、原生型和改良型五種類型。
第四,分布範圍不同:
壹般認為,綿羊可能起源於四個不同的野生物種,即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Movren綿羊、東方綿羊、盤羊和分布在中亞和西南亞的Man綿羊。
山羊分布在草原、山地等幹旱地區;主要分布在溫帶。人類也是被馴化的。
擴展數據:
羊可以分為:
1,細毛羊
羊毛生產是主要的飼養目的,約占世界綿羊品種的10%。整被毛細度小於25微米,支數不小於60,毛長大於7厘米,是制作精紡紡織品的絕佳原料。由於各國育種目標和當地自然條件不同,可分為毛、毛肉、肉毛三種(見美利奴羊)。
2.半細毛羊
以產肉為主要飼養目的,約占世界綿羊品種的33%。整被毛細度32 ~ 58,長度6 ~ 35厘米,可用於制造精細紡織品、羊毛、大衣、工業花呢、地毯等。
3.粗毛綿羊
羊毛纖維由細毛(絨毛)、粗毛、二型毛、死毛混合而成,只能用來織地毯,故又稱“地毯毛羊”。中國的蒙古羊,藏羊,英國的蘇格蘭黑面羊,非洲和亞洲的很多地方品種都屬於它。有或大或短的肥尾巴或肥屁股,也有小尾巴。
4.毛皮羊
生產出的毛皮具有毛穗好、皮大、皮板輕、成品美觀、結實的特點。中國的灘羊是世界上生產毛皮的最佳品種。
5.羔皮綿羊
出生後1 ~ 2天內宰殺剝皮,皮毛卷曲、花紋美觀,富有光澤。它以卡拉庫爾羊生產的羔皮而聞名。中國的湖羊羔皮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盛譽。
百度百科-羊
百度百科-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