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2016山東高考詩詞鑒賞

2016山東高考詩詞鑒賞

如何欣賞詩歌語言

讀作品時,品味語言。養成逐字品味語言、分析形象、反復閱讀的閱讀習慣,把握作品的表現技巧和意境。這是欣賞詩歌的第壹步。

第壹,中國詩歌語言的變形

欣賞詩歌,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點,也就是要了解“詩人的語言”,了解詩歌對語言的變形。這是詩歌欣賞的基礎。同時也是高考詩歌鑒賞的重點內容之壹。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當然也是語言的藝術。詩歌藝術分析的基礎首先是語言。嚴羽說“詩有異材”,其實詩也有“異言”。與其他文體相比,詩歌語言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和跳躍性。中國的詩大多是短抒情詩。壹首詩的字數不多,但其中蘊含的意象卻非常豐富。詩歌要借助非常節儉的語言外殼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要滿足音韻的需要,就必須對語言進行變形。事實上,很少有人用他們通常說的語言寫詩,如果他們這樣做,他們是荒謬的打油詩。(靜夜思是個例外!)

從語法上看,中國詩歌語言的扭曲主要表現在改變詞性、顛倒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方面。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創造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這些地方往往是高考的重點。知道詩歌語言組織的規律,就能很快進入詩歌的語境。

(壹)、把握詞的含義,理解詩人提煉的含義:

很多詩裏都有壹些值得特別關註的詞,它們通常會為整首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的眼睛。詩人戚跡寫過壹首詩《早梅》,有句話說:“深雪前村,昨夜幾枝開。”鄭谷將“數”字改為“壹”,因為題的是“早梅”。如果開了幾枝,說明花開了很久了,不能算“早梅”。戚跡很欣賞鄭谷,稱他為“字師”。王甲寫過壹首詩《艷陽天》:“雨前先看花,雨後葉底無花。蜜蜂蝴蝶飛過墻頭,卻嫌春色在鄰居家。”王安石把“飛進”改成了“紛紛飛來”,因為只有忙碌的蝴蝶輪廓的靈動之筆,才能真實地感受到晚春雨後的獨特美。動詞的精煉是古詩詞精煉的主要內容。王安石《春風與綠江南岸》中的“綠”字,陶謙《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張喜安《雲破月作花影》中的“得”字,宋祁《紅杏枝頭滿春光》中的“鬧”字,都是眾所周知的。壹個“鬧”字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壹個“儂”字表達了詩人對月下微風中百花飛舞之美的欣賞。這些都是詩人獨特的感受,而寫這種獨特的感受,無論是情景交融,無論是詩人把自己的感受畫在景物上,還是詩人把景物本身的情態寫出來,都是藝術化的。杜甫詩:“四更山吐月,夜月明。”“明”字是形容詞做動詞,讓畫面有動感,更妙的是“吐”字(同學們自己體會!虛詞用得好,還能達到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曲折、活躍情感魅力的審美效果。杜甫有詩:“江山有巴蜀,樓臺皆諧。”葉夢得評價說:“遠近數百裏,上下千年,只在‘有’字與‘子’字之間,但領略山川之氣,珍惜今昔之情,卻溢於言表。

動詞:欣賞詩歌時,要特別註意動詞,尤其是“多義”的動詞和詞類活用的詞。

例1:妳記得過清溪半裏橋,沒有老紅板,秋水人太少。夕陽無人,留下壹株垂柳。(孔《傷逝·江南》)這裏“剩”字突出,作者不用“留”也不用“見”。它的妙處在於,雖然“剩”的意思和“留”差不多,但“剩”字壹般是被動的,有“殘”、“剩”的意思;另外,“剩”這個詞有時效性,給人壹種“無奈”感。“留下”並沒有那麽大的意義。“看見”只是壹時的,不能通過今昔對比給人變化感。

《出埃及記》2:強弟何必怨楊柳?春風不經過玉門關。“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既是歌中的情感,也是吹笛者的內心。

例3:花瓣像眼淚壹樣落下,孤獨的鳥兒唱出它們的悲傷。“飛濺”和“震撼”這兩個詞,不僅用詞清新,更增添了詩人恨其他痛苦的感覺。

例4:來自雲谷和孟谷的薄霧籠罩著嶽陽市。“蒸”和“抖”都有些誇張。

《出埃及記》5:雨使花潮濕,但風使葉子暗淡。(《郊興》王波)

妳看這首詩,“濕”字是“光”的意思,“疏”是“影”的意思,這本身就不壹般。王波寫到了春雨,雨下了很短時間。日出之後,花上沒有下雨,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濕潤,所以“濕”字說得極其準確。這個“光”字顯得精神飽滿,所以“光”字是深情的。風停了,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清晰而稀疏,出現了“稀疏”二字,表示陽光從樹葉中射來。完全是按照生活方式寫的,看起來很有詩意。這裏用詞很精彩。

例六:“水往東註,西無歸,夜雨落空梯,曉燈離室。”(何遜)這首詩描寫了與朋友離別的情景,夜雨二字渲染了與朋友離別的氣氛,是壹直傳誦的名句。前壹句寫在戶外:夜很深,寂靜無聲,只有雨點落在臺階上,發出單調的聲音。雖然詩中沒有對人的活動和感情的描寫,但通過“夜雨淅淅瀝瀝”的場景,我們可以觀察到離開人心的蒼涼。冰冷的雨點似乎落在他們的心上。後壹句寫在室內,黎明破曉,油燈臨近,滿室憂傷壹片漆黑。從夜裏的雨到黎明的光,暗示著壹個不眠之夜過去了,空曠的腳步和憂傷渲染著人們的心情悲傷。

2.修飾語:多為形容詞,也是詩歌鑒賞中重點關註的對象。

例1:黃河遠在白雲之上,有壹座孤城,萬仞山。壹個“孤獨”字,可以形容環境的孤獨,可以直抵人心。

例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很好,脈搏是連續的。寫的是自然創造的機會,是最接近的。

例三:閨閣少婦不知愁,春日穿上翠樓。突然看見綠柳青青,心裏難受;哦,後悔不該叫我丈夫去找侯豐。(《永遠在我心中》王昌齡)前兩句寫的是少婦梳妝完畢,趕到翠樓賞春色。這個時候作者用了壹個詞“突然”,意思是隨意,恰到好處。遭遇:闖入她眼簾的柳色讓她想起了當年和丈夫壹起折柳的情景,想到丈夫就忍不住心酸。這是壹個有著壹張孩子氣的臉的年輕女人。壹個“突然”字形象地描述了這種情緒變化,這也正是這首詩耐人尋味之處。

3.特殊詞:在詩歌中,有壹些詞本身是獨特的,讀者可以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疊詞有兩個作用:增強語言的節奏感或起強調作用。

江水平的柳樹是綠色的,我能聽到朗江上的歌聲。(《支竹詞》上篇)劉禹錫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

找來找去,又孤獨又難過。(《慢聲細語》李清照)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是疊字,因為出現頻率高,所以單獨列出。用途:讓詩歌更生動,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簾外雨聲潺潺,春意漸消,羅州冷得受不了。(《浪淘沙》李偉)

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登高》杜甫)

C.表示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有時作定語,有時作主語或賓語。但作用只有壹個,色彩壹般是表達心情,增強描寫的色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要把握能表達色彩的詞語,欣賞詩歌豐富的藝術意蘊和鮮明的韻律。例:“兩只黃鸝鳴翠柳,壹排白鷺上青天”。黃、綠、白、青四種顏色相互點綴,由點及線延伸至無限空間。畫面靜中有動,立體節奏感明顯。或者抓住詩歌中能表現鮮明對比、欣賞情感色彩集中的詞句:“流光易逝人,櫻桃紅,香蕉綠。”紅色和綠色顯示了蔣捷的“有色思想”,時間匆匆,春天轉瞬即逝。即使我們抓住了單壹色彩所表達的文字,也能體會到詩人的深情:“憶青衣戀,憐遍地草。”“誰在拂曉霜林醉,總留人淚!”憐惜和受傷的感情都在《青澀》和《醉紅》裏。《出埃及記》當前位置春風十英裏後,小麥是綠色的。(《揚州慢》姜夔)紅藕香,玉死。(《李清照的壹截梅子》)

4.改變詞類:中國古代詩人經常改變詩歌中壹些詞的詞類,以精煉其詞和意義。這些地方往往是壹首詩或壹個詞的眼睛。做詳細區分。如何遜曰:“夜雨滴空階,曉燈留室暗。”(前兩句:水往東註入,就不回西了。這篇文章描述了和朋友告別的場景。“夜雨”是壹直被背誦的名句,渲染了和朋友告別時的氣氛。前壹句寫在戶外:夜很深,寂靜無聲,只有雨點落在臺階上,發出單調的聲音。詩中雖然沒有對人的活動和感情的描寫,但通過“夜雨落在臺階上”的場景,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們心中的蒼涼,冰冷的雨滴仿佛也落在了他們的心坎上。最後壹句寫在室內:天快亮了,油燈即將燃盡,充滿悲傷的房間壹片黑暗。這個房間在黎明時感覺很暗,但在晚上和白天都不會。觀察得多仔細啊!從《雨夜》到《晨光》,暗示著壹個不眠之夜過去了,而“空空的腳步”和“離開房間”則渲染了人們的心情悲傷。

例1、王維“我下馬我敬酒”(《再會》王維:我下馬我敬酒,我問妳去哪裏,為什麽。妳說因為生活不驕傲,回去住終南山。剛走,我又要問了,看白雲茫茫漂。這首詩是為了送壹個朋友隱居而寫的。看似平淡無奇的句子,細讀之下,卻是淺顯的,充滿了無憂無慮的意味。)王維筆下的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他為什麽不滿足,老杜等人肯定有很多抱怨,但在這裏只是順帶壹提,表現了人物優雅的氣質,對世俗的排斥,對隱居的向往。

例二,“青松調日”(《季翔寺》)王維:不知積香寺路,行山數裏。古木參天,卻無行人小徑,寺內山中鐘。山裏的泉水打在危巖上,松林裏的太陽也冷。傍晚時分,來到空池,靜靜禪坐,壓制心龍。

這是壹首關於觀光的詩,主要描寫風景。題目寫的是山神廟,但沒有刻畫正面,而是用側面環境來表現山神廟的寧靜勝利。“雲峰”、“古木”、“深山”、“危石”、“宋慶”、“空塘”是寺廟的人物。最後看到深潭空空如也,想到“聶?佛經中提到的兇龍降伏,是指和尚的如意算盤被降伏了,他不自覺地體會到了禪的深刻。全詩沒有寫修道院,修道院已經在其中了。想法很妙,文字很精致。”壹條小溪唱著蜿蜒的巖石,太陽被蒼松磨礪”被譽為提煉漢字的典範。)

例三、常健“這裏鳥語活山光,人的心靈觸池寧靜。”(破山寺後的寺廟)常建:在純凈的早晨,在老寺廟附近,在早期陽光照射樹梢的地方。壹條蜿蜒的小路通向壹個隱蔽的地方,佛寺被樹枝和鮮花包圍著。在這裏,鳥兒在山光中存活,人的心靈在池塘中感受寧靜。萬籟俱寂,只聽見鐘聲。

點評:該詩旨在贊美後禪寺風景的靜謐,抒發山川情懷。清晨,詩人爬上常熟縣的破山,進入破山寺(即興寺),在初升的太陽下,表現出對佛教和建築的敬仰,照亮了山林的景色。然後去安靜的後院,面對美妙的景色,出神地欣賞,寄托自己隱居的情懷。“我的路彎彎曲曲,穿過壹個遮蔽的山谷,樹枝和鮮花,到壹個佛教靜修”,意境特別安靜。反之,句子的對仗就不整齊。雖屬五律,卻有古詩詞的韻味。

例4:王昌齡“用純凈的光照亮水和樹林,像波浪壹樣在我們的窗戶和門上流動”

例5:王安石的《春風與綠江南岸》

例6、蔣捷“流光易拋人,紅櫻桃,綠香蕉”。

《周邦彥》裏,風老鶯幼,雨肥梅子豐滿。梅子熟,果肉鮮圓(“風老鶯幼,雨肥。”雖然描寫的是江南的初夏,卻抵擋不住“老”“胖”的誘惑,放在了春天。風“老”,雨“肥”了梅子。我們古人習慣靈活運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以做動詞,壹寫就形象生動。我覺得黃嘴雛鳥從昂著頭長羽毛,到展翅離巢,不是壹天兩天的事。對待父母的辛苦,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很長的時間。最後,它只有“老”字,真的讓人陶醉。我們的思緒在“老”字裏徘徊,不經意地度過了幾個月。又是壹個多雨的“胖”李子。妳經歷了多少場雨?應該是從“小雨晴,風和日麗”到“楊柳醉春煙”,再到“安杏出墻”,再到“花謝紅杏小”,最後才是雨水豐沛。寫動態,寫形式,想那梅子從青澀的小羞澀,到黃胖的圓甜,那黃幽幽的紅豐盈,怎能不令人垂涎三尺!)

以上句子中的“暗”、“飲”、“冷”、“悅”、“空”、“輕”、“綠”、“紅”、“綠”、“老”、“胖”等詞都是形容詞,這些詞各有妙用,但有壹個共同點。

(2)還原顛倒的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和情感重點。典型的例子有

(1).主語後置:崔豪《黃鶴樓》詩:“漢陽每樹成水清,鸚鵡洲壹窩香草。”意思是“清川(在壹片陽光燦爛的原野上)有壹棵生動的漢陽樹,鸚鵡螺島的草是茂盛的”,“漢陽樹”和“鸚鵡螺島”看似是“生動”和“茂盛”之後的對象,實則是要陳述的對象。

(2).介詞賓語:杜甫《月夜》詩:“雲發香有霧,玉肩月寒。”其實就是“香霧濕雲,清寒玉臂。”詩人想象著遠在漳州的妻子只是在閨房裏望月。帶著幽香的蒙蒙薄霧仿佛打濕了她的頭發,清朗的月光讓她白皙的手臂感覺冰涼。在這裏,“濕”和“冷”都是所謂的使役用法,“雲”和“玉臂”本來是它們所支配的對象,結果卻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語。辛棄疾《何心郎》詞:“說酒亭。妳看圓明,風月相似,臥龍諸葛。”晉代的陶淵明怎麽可能像三國的諸葛亮?原來,作者用這兩個詞來比喻他的朋友陳亮,分別解釋陳亮的文才和武功,字面意思是“看到浪漫的生活類似袁明和臥龍諸葛”。客體“圓明”跑到了主體的位置。再如錢起《我在谷口書房》中的壹首詩《告禦史楊》:“妳會喜歡那剛下過雨的竹子,和夕陽下溫柔的群山。”憐新雨後的竹,愛夕陽下的山。)

(3).主客體對調:葉夢得《何心郎》詞:“秋色漸晚,霜信報黃花。”顯然也是“黃花還霜信”的意思。這種主賓換位的語序,表面上還是“主語-動詞-賓語”的形式,但壹定要反過來理解。再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姐妹兄弟皆列土,且,因她如此光照光宗耀祖”(門庭滿榮),陸侖的《夏塞曲》詩“林黑風襲草,將軍試夜射”(林暗風驚)。

(4)定語的位置:部首短語中,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後,這是古今漢語的普遍情況。但是,定語在詩歌中的位置是相當靈活的,它常常可以在沒有它所修飾的中心語的情況下前後移動。以下分別是例子。

A.定語移前:王昌齡《參軍》詩:“青海長運暗雪山,孤城遠眺玉門關。”下壹句中的“孤城”是指玉門關,是玉門關的同位定語,但現在移到了動詞“俯瞰”之前,容易被誤解為站在另壹座孤城上俯瞰玉門。劉查《參軍》詩:“笛上無人聞,紅旗直上天山雪。”(聞笛)都是同類的例子。陸遊《睡在白晝》詩中寫道:“帳中香生霧,枕旁山中書積。”帳篷裏有壹股香霧,枕頭上有壹座書山。)

B.屬性動後:李白《夢裏登天目山》詩:“吾心與夢在吳與月,月夜渡鏡湖。”意思是“壹月之夜飛越鏡湖”。“月夜”這個短語原本是放在句首的時間狀語,現在拆成了兩部分。定語“月亮”離中心語較遠,在句末,好像是賓語的中心部分。但是,很明顯作者只能飛過鏡湖,而不能飛過月亮。以及《《春夜喜雨》》詩:“看那紅濕處,金冠城花重。”(金冠城帶重花)

(5)賓語形式的狀語:“人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在春風微笑。”從表面上看,“嘲笑春風”是壹個動賓短語。其實,“秋風”和“春風”並不是以“動”和“笑”為主,而是分別表示“在秋風中動”和“在春風中笑”。這種情況在詩歌中較為常見,如杜甫《秋興》八首之二:“千山在克萊爾闊自趙輝,日日江樓坐翠微。”(Claire Kuo,趙輝千山,天天坐在江樓的綠色裏。)李商隱《安定塔》詩:“總記江湖白發,欲回天地入舟。”(我會壹直記得,江湖有白發還會回來。)都是同類的例子。

其他:蘇軾《念奴嬌》詞:“故國飄零,多情應笑我,生早。”(應笑我是多情的。比如毛澤東的詞“寒秋獨立,湘江北上,橘子洲”,同學們可以很快重新整理為“寒秋,(我)獨立(在)橘子洲,(看到)湘江北上”;比較典型的“但是妳上壹層樓,開闊了妳的視野三百裏”,學生們比較熟悉,可以很快重新整理為“我要看萬裏”。在國家的歷史之後,很難找到壹個像孫權這樣的英雄。

第壹,是氣質的要求。初唐成熟的“近體詩”和後來的詞、曲,除了押韻、限詞之外,還要註意平駢詞的調配和對仗的穩定。為了符合音律的要求,詩人不得不在詞序上做壹些改變。晁突起《臨江仙》詩中的“水窮處處,雲起坐看”壹句,原是抄自王維《我隱居終南山》的壹句話。王寫道:“我要走,直到河水攔住我的去路,然後坐下來,看著升起的雲,

第二,為了修辭的特殊需要。王維在《山居秋夜》中的詩《釵頭鳳歸竹吟,漁舟前荷葉收》說:“從客觀環境中的動作順序來看,原來是‘浣女’歸來引起‘竹聲’;漁船下,引出‘蓮花運動’。但如果如此機械地表述“桓女歸聒噪竹,漁舟移蓮”,那麽畫面的中心就歸於被動因素“竹”和“蓮”——這就是動作過程的結局。動作到此結束,畫面就靜止了。”按照詩中的順序,“竹鬧”“荷動”成為“浣女”“漁舟”的引子。於是畫面的中心移到了‘浣女’和‘漁船’這個動作的活躍因素上。“浣女”和“漁舟”的運動不僅比“竹”和“蓮”更明顯,而且作為運動的起點和動力,使這壹過程得以繼續。這大大增強了畫面的動感和獨特性。“實際上,詩歌和音樂中特殊語序的出現,音律的要求和修辭的需要往往兼而有之。比如王昌齡的《從軍》和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兩個例子。定語“古城”前移,“金關城”後移,除了符合七大奇觀和五律的平定格式外,目的是突出和強調玉門關所在的孤立突兀的地形和詩人想象中春雨過後花落的景象。

(3)註意詩歌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聯想填補詩人留下的空白。

金凱成先生指出,對詩歌的欣賞,總是離不開“象”字。吳世昌先生也說過,讀字需要想象力。在詩歌欣賞中,按照詩歌規定的“重構條件”重構想象,可以補充詩人有意留下的空白,還原詩歌的情景,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這是詩歌鑒賞的必要環節。詩歌的省略與意象的組合有關。所以,也可以用想象來填充省略的部分。賈島《不見客》:“我在壹棵松樹下問妳的學生,”他回答說,“我的老師去采藥了”。但是,穿過這些雲,我怎麽能知道是朝著山的哪個角落呢?. "顯然需要三問三答,完成對話至少需要六句話。作者采用回答問題的方法,縮減到二十個字。這就好比電影裏的蒙太奇手法,壹個影像接著壹個影像,壹個畫面接著壹個畫面,鏡頭之間留下了很多空隙,讓我們的讀者根據生活的邏輯,經驗的積累,自身的修養來補充和完善。

其實,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意象組合,借助漢語語法的意合,可以在詞與詞、意象與意象之間直接組合,甚至可以省略起連接作用的詞。如辛棄疾的壹句“明月驚鵲,清風夜半知了”(用的是“明月”、“清風”等耳熟能詳的詞語),然而當它們與“別枝驚鵲”、“知了夜半知了”結合起來,在鹹宜形成了壹種音聲並茂、動靜皆宜的幽深意境。\ "月\ "與\ "驚鵲\ "、\ "風\ "與\ "鳴蟬\ "不是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和因果關系。)第壹句“秦時明月漢時關”和“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回憶了在京相聚的喜悅,下壹句表達了離別後相思的深沈。詩人擺脫了通常的情況,沒有籠統的說“我們當年相遇”,而是想出了“壹杯酒”這個詞。“壹杯酒”,這太普通了!但也只是常見,能給人豐富的暗示。沈約的《別迷安城》說:“別說壹瓶酒,明天再捧就難了。”王維《送元二世安Xi》雲:“勸君壹杯酒,無理由出西天陽關。”杜甫《春憶李白》說:“什麽時候喝壹瓶酒,寫壹篇詳論重要?”老朋友見面、談話或寫論文時,總要吃點酒。就著壹杯酒,寫下了兩個人相遇的場景。詩人還選擇了“桃李”和“春風”這兩個詞。這兩個字也很熟悉,但正因為熟悉,才能壹下子把陽春的煙景召喚給讀者,用這兩個字襯托出壹杯美酒,表現出朋友相見的喜悅。

再想想,用七個字寫兩個人的離別和離別的思念,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詩人選擇了《江湖》、《夜雨》、《十年燈》,做了感人的描寫。“江湖”這個詞能讓人聯想到流通和流浪。杜甫《李白的夢想》說:“由河流和湖泊-風暴,沈船,恐懼是壹只小船。”“夜雨”能喚起人的感情。李商隱《雨夜寄北友記》雲:“問君歸,晚雨漲秋池。”聽“江湖”裏的“夜雨”,更添蒼涼感。晚上下雨,需要點燈,所以選了“燈”字。“燈”是常用詞,而“十年燈”是作者的首創。與“夜雨江湖”聯系起來,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力:兩個朋友,各自漂泊江湖,每壹個夜雨都與燈獨處,彼此思念,夜不成眠。而這壹幕已經持續了十年!陸遊的《煩惱書》“樓中夜雪,鐵馬秋風散”,文的“雞鳴如草堂,橋上霜無人煙”,都是用名詞聯系起來的。“象”的方面看似孤立,但“意”的方面卻有著內在的深層聯系,看似脫離現實,與現實脫節,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杜牧《過華清宮》最後兩句:“紅塵騎公主時,無人知是荔枝。”“騎紅塵”和“妃子笑”之間沒有關聯詞,直接放在壹起。可以說,《騎紅塵》讓“妃子笑了”;也可以說,公主在《騎紅塵》裏露出了笑臉,像是兩個鏡頭的疊印。這兩種理解似乎都有可能,但都不確切。詩人只是把兩個對比鮮明的意象放在讀者面前,意象之間的聯系需要妳去想象和補充,但不允許把它們固化。壹旦凝固,就失去了詩意;詩歌的魅力在於它的多義性。又如歐陽修的《蝶戀花》:“三月雨風狂,門掩黃昏,無留春之計。”省略了“門套”和“黃昏”的連接詞,可以理解為黃昏關門,黃昏關門,黃昏關門,可能有三層意思。反正少婦有個關門的動作,時間是黃昏。這個動作表現了他的孤獨、失望和憂郁。

二,總體語言特征

整體語言特征包括壹句話或整篇文章的語言特征。

1,簡潔表達為:洗(訓):語言簡潔工整。

簡單明了:沒有雕塑,沒有裝飾。

2,簡單,清新淡雅,自然,

3.華麗的詞語

4、亮:懂圓滑。

5、抑郁淒涼:低沈、蒼勁、舒緩、悲傷等。還有雄偉:雄偉,剛強,渾厚。諸如此類,這個壹般用在杜甫、辛棄疾、陸遊等人身上。

三、詩歌語言風格:

平淡無奇:如賈島的《遺書》,當我在壹棵松樹下問妳的學生時,他回答說:“我的老師去采藥了”。但是,穿過這些雲,我怎麽能知道是朝著山的哪個角落呢?。含蓄雋永:如李商隱《雨夜寄北》中,妳問歸期未定,晚雨漲秋池。當* * *剪西窗燭,卻談晚雨。

清新淡雅:比如楊萬裏的《小池》,蕭何只露尖角,蜻蜓早就站在他頭上了。

形象生動:如蘇軾《赤壁懷古》,飛石過空,浪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華麗典雅: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紫色的薄霧被太陽光照亮,瀑布懸掛在山前。高高的懸崖絕壁上,仿佛有幾千英尺高,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堂墜入人間。

苦悶失意:如杜甫的《亭子夜》

雖然冬天的日光在元素尺度上變短了,但在世界的盡頭卻是寒冷和多雪的。史塔克吹響了第五更,戰鼓和號角齊鳴,星辰和天河在三座山上跳動。

有多少人哭著聽到戰爭的消息?我在黎明中看到野蠻的漁夫和樵夫!沈睡的龍,奔騰的馬,現在都不是將軍了他們是塵土,安靜壹會兒,哦,世界的喧囂..…

三、詩歌分析:

木江白胤聚藝

壹輪夕陽漸漸沈入河中,半江綠半綠。最可愛的是九月初九,明亮的珍珠朗朗的新月形狀像壹個弓。

1.請根據上下文寫出“沙沙”的意思。(通過文本解釋含義)

2.夕陽照在河上,詩人說的是“鋪路”,而不是“拍照”。表達效果如何?

(1).客觀景物特點:“夕陽”接近地平線,幾乎觸地,角度很低,“鋪”字很準。

(2)修辭技巧和詞語的擬人非常生動,使楊燦具有了人情味。

(3)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如此愉悅,以至於陶醉。

(4)讀者主觀感受:讓讀者感受到夕陽的溫柔柔和,有壹種親切閑適的感覺。

3.為什麽詩人覺得《九月初三夜》很“可憐”?試以詩詞作具體分析。

可憐他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木炭賣不出去,希望天冷壹點。——《炭人》值得同情。

可憐的人,我媽媽為妳祈禱。——《孔雀東南飛》可愛。

第四,理解詩歌,有五種方法:釋、補、調、思、味。

1,發布

(1)尚女:以唱歌為生的女子,藝妓。(2)官旅:外出謀求官職的人。(3)帶毛巾的孩子* * *分手時的男生女生。(4)而人的心靈在壹個池子裏觸摸和平:空,所以...壹掃而光。掏空了人們的心靈,使人們對名利的追逐和世俗雜念壹掃而空。

2、化妝

(1)君問(我)歸(我)未預定(2)泊(中)秦淮(3)我們依依惜別(都是壹樣的),(因為我們現在)我們兩個官各奔東西。

3.調整

(1)穿過壹片使五河合二為壹的薄霧(看武進的風和煙):看妳去周樹要經過的五個渡口,山多霧多。我真的很擔心妳。(2)河山無限淚(河山無限淚):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淚流不止。(3)煙籠冷水月籠沙(互文):淡淡的煙和朦朧的月光籠罩著冰冷的河水和沙灘。

4.想想看

(1) ...夜晚現在讓位於太陽的海洋:在夜晚結束之前,壹輪紅日從海上的冉冉升起。黑暗中有光明,光明和黑暗同時存在於壹個畫面中。最後,光明沖破黑暗,發出萬千光芒。這是壹幅多麽令人驚嘆和鼓舞人心的畫啊!

5、商品

(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產品】壹首《隱詞》寫出了春雨滋潤萬物、默默無聞的美好品格,也體現了詩人杜甫關心人間疾苦的美好情懷。

(2)這裏鳥語花香,譚穎空無壹人。不要說山光讓詩人感到寧靜和快樂,而是寫山光讓鳥兒感到快樂,這是含蓄的,這是詩意的。鳥兒的快樂是詩人的冷漠和寧靜的反映。這是通過物質環境來寫心境,用光影營造出壹種恬靜寧靜的境界。

(3)孤帆遠航藍天,長江卻在天上流。這首詩有三個境界,壹是“孤帆”,二是“動影”,三是“藍天盡”。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漸漸地,連他的船也看不見了,只能看見壹片孤帆,李白還在岸上觀望。(2)直到看不到孤帆,只看到淡淡的帆影,李白還在岸上觀望。最後連船帆的影子都消失在藍天裏,李白還在岸上觀望,只看到長江在天邊默默流淌。這是多麽深刻感人的友誼啊!人生有壹個知音就夠了!

動詞 (verb的縮寫)測試練習

以下詩中加的詞各有妙處,請欣賞分析。

1,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王維《闖關要塞》)

2、月亮,現在長得滿滿的過了海,此時的天涯* * *了(張九齡《望月思壹遠》)

3、壹股薄霧從雲谷和孟谷中冒出,壹直圍困著嶽陽城(孟浩然《丞相張在洞庭》)

4.世界有多廣闊,樹木離天堂有多近,月亮離水面有多近!(孟浩然《建德夜泊》)

5.山色寒碧,秋水終日(王維《輞川別業寄語》)

6、飛鳥高飛,孤雲獨去。(李白《獨坐敬亭山》)

7.星星從空曠的地方傾斜下來,月亮從河的上遊跑過來。(杜甫《壹夜異國》)

8.春天的綠草點綴著臺階,鳥兒在樹葉下歡快地鳴叫。(杜甫《書香》)

辨別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