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吟詩興起、發展、壯大的歷史過程。同時,本文分析了《大公報》副刊《前線》在詩歌朗誦和詩歌朗誦運動中的重要作用,認為詩歌朗誦的出現,既顯示了《大公報》副刊多姿多彩的特色,也體現了其關註時代,註重以文學形式觸及現實、貼近民眾、影響輿論的辦報理念。
關鍵詞:《大公報》《前方》朗誦詩歌
近年來,手機客戶端上興起了壹種詩歌閱讀,很受微信用戶的歡迎。作者註意到他的很多詩都來自各種媒體的副刊。將平面媒體上刊登的文字用聲音傳播,不僅可以使宣傳效果更加立體,還可以增強內容與讀者之間的親近感。其實副刊裏的詩文作品通過朗誦的方式傳播,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抗戰時期,《大公報》副刊致力於朗誦運動,壹時興盛,甚至出現了壹種叫“朗誦詩”的文體。
《前線》9月18日1937周年首發,10月30日1943停刊。* * *出版近100期,期間編纂發行了大量文學作品,其中以《背詩》成就最大。該陣線通過推動詩歌朗誦創作和詩歌朗誦運動,充分發揮了其文學陣地的社會功能,培養了壹大批作家,使抗戰精神深入人心。
壹、朗誦詩的誕生
“朗誦詩歌”產生於抗戰時期,是文學藝術與紙媒的成功交融,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的壹次詩歌革命。《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有著明確的編輯意圖。他說:“時代變了。戰時的壹切也應該隨著時代而改變。已經不能發表與時代無關的東西了。每壹篇文章都要有戰鬥性,符合時代意識。”背詩,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讀的詩。與以往的詩歌不同,它在創作上反對任何形式主義,追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詩歌語言,以收到直接的宣傳效果為創作和表現的出發點,極具啟發性和感染力。
“詩朗誦”與抗戰時期的“詩朗誦”運動相伴而生。詩歌閱讀運動興起於抗戰初期,催生了詩歌閱讀,詩歌閱讀的繁榮促進了閱讀運動的如火如荼。從媒體的角度看,抗戰時期《大公報》副刊尤其是《前線》對詩歌朗誦的傳播貢獻最大。它首先發表了壹些詩歌朗誦作品,宣傳抗日戰爭。此後,許多報紙和出版物紛紛效仿,開始刊登詩歌朗誦。
由於詩人和藝術家的熱情參與,報紙副刊積極提供陣地,抗戰時期朗誦詩創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這些刊登在報紙上的藝術作品,經過電臺的二次藝術加工後,更具感染力。以當時的文化中心漢口為例,刊登在報紙副刊上的詩詞經電臺播出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詩歌從紙媒變成了音媒,形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也為廣播媒體註入了活力。詩歌在這裏充當了兩種媒體的“媒人”,將紙媒宣傳與廣播宣傳有機融合,增強了宣傳效果。有壹位年輕的作家,梁韜,在漢口廣播電臺當播音員。他充滿了音樂素養和詩意。許多詩歌經他朗誦後風靡壹時,深入人心。
隨著抗戰的深入,詩歌朗誦這壹藝術形式的傳播也在不斷深入,不再局限於大城市和文化中心,而是呈現出向廣大農村和主要戰區延伸的態勢,從而將詩歌朗誦普及到農民和士兵中。那時候抗戰的主題是很明確的。通過朗誦詩歌,實際上是動員了農民和士兵,激發了他們的抗日決心,鼓舞了他們的民族情緒,堅定了他們的抗日意誌。所以,毫不誇張地說,背詩起到了戰鬥武器的作用。應該說,在戰時的中國,各種藝術形式的宣傳內容並不是很豐富。在這種情況下,詩歌朗誦異軍突起,應該說是應運而生。
值得壹提的是,抗戰時期與冼星海合作的《黃河大合唱》也加入了朗誦部分,在樂器的伴奏下,使詩歌朗誦的藝術效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朗誦中有許多著名的詩歌,如高瀾1940寫的《我的家在黑龍江上》,安e的《高粱紅了》,當時這些著名的詩歌經常出現在抗戰時期的各種文化集會、節日晚會和廣場宣傳活動中,起到了鼓舞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以至於幾乎在每壹次集會、晚會上朗誦詩歌都成了壹種慣例。比如,當時的“國家文藝研究部”每次聚會都有朗誦節目,這進壹步推動了詩歌朗誦成為抗戰時期重要的文藝演出和常規節目。
二,詩歌朗誦的發展與壯大
抗戰時期,詩歌朗誦活動的地域範圍很廣,遠在香港、桂林等地就有很多熱心於這項活動的文藝工作者。當時許多著名的文人,如徐遲、韓北平、袁水排、穆、、雷、等。是背誦詩歌的積極倡導者。
抗戰時期朗誦的詩歌之所以影響深遠,流傳廣泛,光靠壹些熱心詩人的努力是不夠的。畢竟個人實力和活動範圍有限。在這方面,特別值得註意的是,詩歌閱讀的傳播出現了壹種特殊的組織形式——抗戰時期的詩歌閱讀隊。前面的副刊對詩歌朗誦隊的組建做了詳細的報道。參加詩歌朗誦隊成立的藝術家不僅有來自詩歌圈的,還有來自音樂界、戲劇界的。不僅有郭沫若、艾青、賀綠汀、光偉然等著名老藝術家,也有不少藝術界的後起之秀。可以說,詩歌朗誦隊的成立是戰時中國文化實力的壹次展示。
毫無疑問,詩歌朗誦隊的成立有著超出詩歌本身範疇的深遠影響,進而與抗戰時期的民族前途乃至人類命運聯系在壹起。這種深遠的性質,正如《前線》副刊主編、詩歌朗誦的重要倡導者陳繼英所說:“詩歌朗誦隊的成立,不僅是為了把詩歌的領域擴大到各個層面,也是為了使中國死去的詩歌復活,通過朗誦實踐來弘揚詩歌。也就是說,有了背誦的技巧,就可以實現詩歌本身的任務來影響人類的生活。”這說明詩歌朗誦隊不是專註於單純的藝術活動,不是漠視現實,相反,是為了進壹步促進詩歌與現實的結合,促進詩歌為抗戰現實服務。這將詩歌朗誦的戰鬥功能提升到了壹個更高的高度,為五四以來中國新詩的功能做出了新的發展。
詩歌朗誦隊作為戰爭下的壹種集體性、松散性的藝術組織形式,以其獨特的方式促進了中國詩歌朗誦的傳播和發展。壹個是請詩歌走出象牙塔,讓詩歌走向人民,走向戰場,走向人民生活。二是促進詩歌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如詩歌與音樂的結合,詩歌與表演的結合。第三,在當時的歷史形勢下,詩歌朗誦隊壹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實際行動,就是推動了詩歌藝術與無線電技術的融合,這是壹個偉大的創舉。無線電的傳播速度遠遠快於紙媒,詩歌朗誦的優美聲音可以瞬間通過無線電波傳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因此,詩歌朗誦隊的成立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大公報與詩歌朗誦
在抗戰時期形成和發展的詩歌朗誦和詩歌朗誦運動中,報紙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大公報》的貢獻最為突出。首先,詩歌朗誦最早出現在《大公報》的《前線》副刊上,掀起了壹股詩歌朗誦的藝術潮流,帶動了其他媒體的“跟風”。其次,《大公報》副刊為背詩提供了充足的“依據”。它的副刊版面不僅刊登著名詩人的作品,而且對青年詩人也相當開放。壹些不知名的文藝青年,在《大公報》副刊的幫助下成長起來。可以說,《大公報》為中國的文壇培養了壹批背詩的作者和壹批詩人。
《大公報》不僅在其副刊上刊登詩歌朗誦,培養詩歌作者,而且還經常報道與詩歌朗誦運動有關的新聞,跟蹤詩歌朗誦運動的動態,連續報道,這在當時的報紙上是不容易的。由於戰爭,許多報紙的經營都出現了問題。為了降低成本,許多報紙收緊版面,縮小報道範圍,只關註大新聞。那些看似屬於時代邊緣的東西,比如朗誦詩歌,卻被很多報紙忽略了。然而,《大公報》不是。總編輯張季鸞歷來偏愛詩歌朗誦,重視詩歌朗誦活動,對《大公報》的文體產生了重要影響。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戰時物質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大公報》還慷慨解囊,資助開展詩歌朗誦的藝術家,支持詩歌朗誦活動的開展。
作為抗戰時期的壹種新的詩歌形式,《大公報》為之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對詩歌朗誦和詩歌朗誦運動的倡導和“培育”,不僅在其文學副刊上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特色,而且體現了《大公報》密切關註時代、註重以文學形式觸及現實、貼近民眾、影響輿論、服務社會的辦報理念。
作者是人民政協報《文化周刊》總編輯、總編輯。
參考
雷石聞。文學副刊與文學生產[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08)。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回憶大公報[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6(01)。
[3]侯傑。《大公報》與現代中國社會[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