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小學科學活動選編

小學科學活動選編

科學活動旨在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學生體驗探究式學習活動。以下是我精心收集的小學科學活動計劃。我會和妳壹起分享,壹起享受。

小學科學活動計劃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蝴蝶翅膀、蒼蠅眼睛、蟋蟀耳朵、昆蟲觸角的特殊結構,了解蚜蟲與草蛉之間的生活習性,從而對昆蟲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過程和方法:我會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昆蟲的特殊構造和技巧,發現更多昆蟲王國的秘密;知道妳可以通過使用工具獲得更多的信息,而不僅僅是用眼睛觀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獲取更多昆蟲知識的過程中,進壹步激發探索昆蟲世界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分組材料:昆蟲或昆蟲標本、放大鏡、學生活動手冊。2.關於昆蟲世界的圖片、視頻資料和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1。介紹

1.對話:我們觀察過螞蟻、蝗蟲、蠶蛾。他們的身體分成幾部分。他們的共同特征是什麽?

2.說明:和螞蟻、蝗蟲、蠶蛾壹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胸前有三對腳的動物屬於昆蟲。

3.妳知道蚱蜢頭上的觸角是什麽樣的嗎?誰能畫壹幅畫?

我們通常不會非常清楚地看到昆蟲的觸角、眼睛和耳朵等微小器官。今天,我們將借助放大鏡觀察它們的特殊結構,也許我們會發現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

第二,觀察昆蟲的壹些器官

1.老師提供昆蟲或昆蟲標本,學生分組觀察蝴蝶的翅膀、蜻蜓或蝗蟲的眼睛、昆蟲的各種觸角和口器。要求先用眼睛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邊觀察邊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2.傳達妳的發現。蝴蝶的翅膀

交流妳自己對蝴蝶翅膀的觀察和發現。

老師用多媒體素材展示蝴蝶的翅膀,並呈現了“每壹片美麗的鱗片都有壹個小把手,像魚鱗壹樣嵌在翅膀上的鱗片巢裏。”鱗片上有幾十到幾千個脊,折射性能好。脊上還有很多平行的薄片,像書頁壹樣疊在壹起。這些山脊在燈光下閃著美麗的光芒。"

昆蟲的復眼

交流壹下自己對昆蟲復眼的觀察和發現。

老師用多媒體材料展示了蜻蜓的復眼,並呈現了“蝴蝶有1.2 ~ 1.7萬只眼睛,蜻蜓有1 ~ 28萬只眼睛,家蠅有4000只眼睛。雖然昆蟲的復眼是由許多小眼睛組成的,但它們的視力遠不如人類。蜻蜓能看到1 ~ 2米遠,而蒼蠅只能看到40 ~ 70毫米..然而,昆蟲對移動物體的反應非常敏感。當壹個物體突然出現時,蜜蜂只要0.01秒就能做出反應。”

昆蟲的耳朵

交流自己對昆蟲耳朵的觀察和發現。

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蟋蟀的耳朵,並呈現課文“耳朵長在前足的脛腓骨關節上,是壹種叫做鼓膜聽覺器官的膜狀結構。貓頭鷹和蟋蟀的聽覺器官呈橢圓形或狹縫狀,鼓膜內有100 ~ 300個感覺細胞,能迅速接收同類的叫聲、求偶聲、交配聲、攻擊聲、報警聲等聲音信號,從而做出回答。據測量,螽斯科某些屬的音響愛好者的最佳頻率為每秒10000 ~ 17000周,蟋蟀足音響愛好者的最佳頻率為每秒700 ~ 5000周,但它們能感受到的聲波範圍比最佳範圍要寬得多。蝗蟲的耳朵長在腹部第壹節的兩側;蚊子的耳朵,長在觸角上;貓頭鷹和蟋蟀的耳朵長在前腿的小腿上;蛾的耳朵,長在胸部和腹部之間;蟬的耳朵長在腹部下面。”

昆蟲觸角

交流妳對昆蟲觸角的觀察和發現。

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昆蟲的觸角,並呈現“觸角是主要的感覺器官,具有嗅覺、觸覺和聽覺的功能。”觸角可以幫助昆蟲尋找食物和配偶,並發現它們的身體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壹些昆蟲的觸角還有其他用途,如交配時雄性抱著雌性,神奇的蚊子幼蟲捕捉食物,仰泳臭臭蟲的觸角在水中平衡身體,水龜昆蟲幫助呼吸。

3.老師總結:通過自己的親身觀察和閱讀昆蟲復眼、復耳、觸須的介紹,

我們對昆蟲有了更好的了解。課後可以繼續觀察昆蟲,嘗試發現更多昆蟲的秘密。

第三,啟發學生進壹步觀察昆蟲世界的秘密

1.對話:我們眼前觀察到的都是昆蟲標本。如果我們去大自然,觀察它們活蹦亂跳的樣子,在藍天下,在蟬鳴中,那將是壹件有趣的事情,我們會發現更多的秘密。

2.閱讀課本上的觀察例子“蚜蟲及其天敵——草蛉”。3.制定壹個觀察計劃,包括觀察的內容、地點和方法。4.交流觀察計劃。

5.老師提出觀察要求,包括環保和安全註意事項。

知識鏈接:動物復眼介紹

復眼是相對於單眼而言的,單眼由很多小眼睛組成。每只眼睛都有角膜、晶狀體椎骨、色素細胞、視網膜細胞、視桿等結構,是壹個獨立的感光單元。軸突從視網膜細胞向後延伸,穿過基底膜,合成視神經。壹些節肢動物的復眼中有色素細胞。當光線很強時,色素細胞會延伸。只有直射光才能到達視桿並被視神經感覺到。斜射光被色素細胞吸收,視神經感覺不到。這樣每個小眼睛只能形成壹個像點,由許多小眼睛形成的像點組合成壹幅圖像。當光線較弱時,色素細胞收縮,使通過每個小眼進入的光線除了直射光外,還可以通過折射進入其他小眼,使附近每個小眼內的視桿都能感受到相鄰幾個小眼折射的光線。這樣,當光線較弱時,物體也能成像。家蠅的復眼由4000個小眼睛組成,蝴蝶和蛾子的復眼有28000個小眼睛。小眼表面的大小不僅在不同種類的昆蟲中是不同的,在同壹復眼的不同部位也是不同的,如雄性牛虻,其復眼背面的小眼表面較大;有些蚊子(Biblio)前後的小眼睛大小不壹,可分為兩個區域。這些變化與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

雖然昆蟲的復眼是由許多小眼睛組成的,但它們的視力遠不如人類。蜻蜓能看到1 ~ 2米,而蒼蠅只能看到40 ~ 70毫米。然而,昆蟲對移動物體的反應非常敏感。當壹個物體突然出現時,蜜蜂只要0.01秒就能做出反應。捕食性昆蟲對移動物體的反應更快更敏捷。昆蟲和人類壹樣,可以分辨不同的顏色,但和人類感受到的波長不同。昆蟲能感覺到的波長範圍是240(紫外光)~ 700(黃色和橙色)納米。蜜蜂分不清橘紅色和綠色;蕁麻蝶看不到綠色和黃綠色。普通的昆蟲感覺不到紅色。

小學科學活動計劃2

老師:(展示壹個黑色塑料袋)這是什麽?

生:黑色塑料袋。

老師:妳不打開包就知道包裏有什麽嗎?

生:不知道。

老師:想想吧。我怎麽知道這個包裏有什麽?

生:可以用手摸摸。

生:用鼻子聞應該是可以的。

生:我覺得用舌頭還是能嘗出來的。

老師:真聰明。如果現在老師讓妳確定這個包是什麽,妳會怎麽做?

生:先用手摸摸。

老師:為什麽選擇先用手摸?

生:我覺得比較簡單。

老師:妳是先用鼻子聞還是先用舌頭嘗?

(學生獨立辯論)

老師:是的,我們不能隨便去聞或者去嘗未知的東西。我們應該註意安全。

老師:我們每組還有壹個裝著不明物體的黑色袋子。請小組長把它從實驗桌上拿出來,組織小組同學閉上眼睛,用妳剛才想的方法試壹試。

(隊員在領隊的組織下進行閉眼摸東西的活動)

老師:剛才同學們的活動很認真,值得表揚。誰能告訴我妳用手準確地觸摸過哪些物體?

第二組:我們只是用手摸了壹下荔枝,因為感覺荔枝小,表面粗糙。

老師:妳可以用手感覺壹個物體的大小和表面粗糙度。那些我們用手無法確定的呢?

生:也可以用鼻子聞聞。

(閉上眼睛聞聞群裏的東西)

老師:妳聞到了什麽?

第五組:我們組的小華很喜歡蘋果,聞壹下就知道了。

(其他小組各抒己見。)

老師:妳的鼻子真靈敏。當用鼻子聞不清某樣東西時,要讓鼻子遠離它,用手扇它,然後慢慢吸氣。

老師:還有壹些東西是手和鼻子不能準確感知的。我該怎麽辦?

生:還有壹種選擇方式,那就是用嘴去品嘗。

老師:正如我們剛才討論的,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品嘗。不過老師給大家準備的都是幹凈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品嘗。

(小組閉上眼睛,捏著鼻子品嘗東西)

老師:妳嘗到了什麽?妳用牙齒和嘴唇嘗過了嗎?

12群:和2群、5群壹樣,我們也是先確定了兩種。我們剛剛用舌頭嘗了嘗梨。

老師:哦,妳能認出包裏所有的東西,真是太好了。

小學科學活動計劃3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池塘中的生物環境數據,可以了解自然環境中的生態系統,並以此為基礎設計生態瓶的建造方案。

2.能夠根據設計方案和實際情況制作生態瓶,堅持對生態瓶的管理和觀察。

3、能傾聽對方的意見,* * *與生態瓶協作,並分工進行管理和觀察。

教學重點:能夠設計壹個生態瓶子建造方案。

教學難點:理解自然環境中的生態系統。

教學準備:大型飲料瓶、剪刀、搭建生態瓶所需材料、活動筆記本。物理投影儀。

教學過程:

首先,介紹壹下

老師:所有的學生都觀察過我們校園的荷花池嗎?裏面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讓我們在這個班壹起學習,好嗎?

二、詢問過程

1.觀察池塘生態系統。

展示社區的圖片,老師向學生介紹,提醒學生註意以下問題:

(1)池塘裏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什麽樣的生存條件?

(3)池塘裏的植物給動物提供了什麽幫助?

(4)池塘裏有哪些非生物,對生物有什麽作用?

學生觀察並回答。

2.設計並制造壹個環保瓶。

(1)小組討論:

?首先考慮壹下我們的生態瓶要放活哪些生物。

?為了讓這些生物在生態瓶中生活得更好,我們應該為它們考慮些什麽?

(2)記錄設計方案。

3.做壹個環保瓶。

(1)準備好相應的生產資料。

(2)根據設計方案和實際情況制作生態瓶。

(3)小組討論並決定生態瓶的放置位置,並將工作劃分為管理和觀察記錄。

4.總結。

第三,黑板設計

小學科學活動計劃4

這節課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風》的內容。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理解氣流就是風,從而認識到風的大小和熱量,認識到自然風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學習情況分析

為了實現教學任務,科學教學必須對作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學生有充分的認識和分析。包括身心發展的壹般規律和特點;影響學生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各種因素;以學習動機為核心的非認知因素及學生集體對教學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調整教師的教學,調整課堂設計,調整教學方法,協調教學環境等,實現真正發展學生的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通過媒介實驗,引導學生推斷氣流可以形成風。

(2)通過對教室內空氣流動的探究,我們知道教室內的空氣也是流動的。

(3)理解流動的空氣是風,體驗空氣流動越快,風越大;空氣流動越慢,風就越小。

(4)能分辨自然界不同的風,知道它們的優缺點。

2.過程和方法

(1)體驗探索教室內氣流的過程,體驗氣流就是探索風的過程。

(2)根據假設的答案,可以自己設計觀察氣流的方法,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學生要了解科學和周圍世界的存在,培養學生樂於研究周圍世界的科學精神。

(2)養成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建立氣流與風的聯系,即真正理解“氣流即風”

教學困難

通過觀察受風影響的可見物體的運動來觀察教室內風的運動。

小學科學活動計劃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磁鐵有各種形狀。

2.磁鐵有壹些特殊的性質,在很多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過程和方法

1.描述並交流妳對磁鐵的了解。

2.觀察磁鐵的形狀,根據形狀給磁鐵命名。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了解磁鐵的用途,可以了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2.樂於表達和交流。

3.激發探究興趣。

教學重在交流和整理關於磁鐵的知識。

教學難點知道磁鐵有壹些特殊的性質,在很多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準備各種磁鐵,塑料車,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激動人心的介紹:

1,nod的傳說。(課件圖片展示)古代的俠客不僅武功高,而且往往武器精良。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從青銅武器到鐵武器,它們變得越來越堅固,但也有壹種特殊的武器。只是壹把普通樣式的刀,看起來沒什麽特別的,但是說是“寶刀”原來其他武器都不敢輕易靠上。他們壹靠上去,武器就會被它吸引,力氣小的人往往會讓武器甩掉他們。隱藏武器也不起作用,那些鐵制的隱藏武器還沒有傷害到人,只要妳點頭在它們面前揮舞幾圈,隱藏武器就會被它全部吸收。難怪被俠客們稱為“點頭”!妳知道這個秘密嗎?

2.聽完包道的傳說,我想在孩子們的心裏壹定有壹個大大的問號。哈哈!別急,再看看老師的遙控車!

3.遙控車演示:將壹塊磁鐵放在用紙包著的塑料車上,將壹塊條形磁鐵包裝成警棍形狀,將警棍貼近汽車,吸引或排斥汽車前進和後退。汽車怎麽會聽我的指揮?

4.奇怪的事情太多了。妳能猜出其中的奧秘嗎?學生猜測,交流,討論。

第二,我們對磁鐵的理解:

1.磁鐵也用在我們周圍的許多物體上。我們對磁鐵了解多少,我們是如何了解它們的?

2.請分組在記錄紙上畫出或寫出妳對磁鐵的理解(我們所知道的磁鐵)!思考如何向全班介紹小組對磁鐵的了解。待會兒開個小型交流會,比較壹下哪個組了解的多,介紹的好。

3,壹個小小的交流會:我們知道的磁鐵。

(1),全班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報告,以“磁鐵”為中心,以網絡圖的形式記錄在黑板上。

(2)績效組通過考核得出。

三、用網絡圖整理磁鐵知識:

1,形狀

(1)磁鐵有各種形狀。(展示課件圖片)

(2)這麽多不同形狀的磁鐵,怎麽溝通介紹?為了方便起見,人們根據形狀給磁鐵命名。妳能給這些磁鐵起個名字嗎?對所有合理的名稱給予肯定,但要註意常見的名稱:蹄、條、環磁等。)

(3)為什麽磁鐵壹定要做成那麽多種形狀?

2.使用

(1),磁鐵用在哪裏?

(2)這些地方的磁鐵有什麽作用?

(學生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課件圖片,或補充介紹或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3.自然

(1),我們知道磁鐵有壹些特殊的性質,我們是怎麽知道的?

(2)我們能記錄這些屬性嗎?學生在記錄紙上寫下他們所知道的磁鐵的性質(我們所知道的磁鐵的性質)。

(3)、交流報告。

四、總結延伸:

1.回顧《包道傳奇》和遙控車,還有哪些好玩的磁鐵遊戲可以玩?課後自己設計!

2.關於磁鐵,我們還想知道什麽?

黑板設計:我們所知的磁鐵

小學科學活動選編;

1.5份幼兒園科學活動計劃摘要

2.小學安全教育活動匯編

3.校園活動範文選編。

4.幼兒園科學活動計劃集錦

5.活動方案:三下鄉活動全集

6.小學活動計劃範文3篇

7.兒童端午節活動方案2020最新活動方案匯編

8.兒童戶外活動匯編

9.幼兒園科學活動計劃最新兒童教育活動百科全書

10.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