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2019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方案研究論文

2019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方案研究論文

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方案研究論文詩歌教學是語文課程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應該如何實施教學方案?壹起學習!

壹,詩歌教學的現狀

於先生說:“在歐洲,作為古代經典最醒目的標誌,是享譽世界的雕塑,是屹立千年的建築。中國歷史上毀滅性的戰爭太多了,只有壹種難燒的經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詩詞經典。這些詩詞經典是隱藏在無數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築,代代相傳的閱讀是這些經典無盡的走廊。”細數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從屈原、李白、杜甫、蘇軾到戴望舒、余光中,他們猶如中國文化中的壹顆璀璨的明星。他們的詩給了很多人精神上的慰藉,給很多人建造了壹個寧靜的精神家園。

然而,由於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走入了壹個誤區。當然,與考試相關的內容應該是教學的重點,與考試關系不大或無關的內容逐漸被忽略,詩歌教學因此被邊緣化。老師講課的時候,只要知道怎麽背就行了。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詩歌不感興趣,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詩歌語言。長此以往,很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很難傳承中國幾千年積累的文化。詩歌學習也受到現實社會的影響。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人們內心的浮躁日益加劇,人們很少有閑暇和興趣去研究文學作品,品味詩歌,創作詩歌。很少有人讀詩,更少有人寫詩。壹些詩刊的生存狀況正面臨嚴峻挑戰。詩歌越來越遠離人們的生活和人們的視野。真的有壹天詩歌這種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會徹底消失在人類歷史中嗎?人的精神家園應該如何拯救?如何教中國詩歌?作為壹名語文教師和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認真反思詩歌教學的現狀,進行理性的思考和積極的實踐。

二,對詩歌教學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按照這些要求,語文教材收錄了很多從古至今的優秀詩詞。它不僅適合學生朗讀,還能給他們帶來審美趣味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如杜甫的《詠懷古跡》、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真正理解和喜歡詩歌。

三,詩歌教學的幾種方法

(壹)反復閱讀,思考品味

詩歌是語言藝術和情感藝術的融合,是最純粹、最美妙的文體。詩歌本身具有語言的象征性、隱喻性、多義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同時又具有節奏和韻律音樂美、語言意象和形態美。這些都要求我們從詩歌本身的特點出發,在朗讀和背誦的基礎上品味詩歌的語言藝術,把握詩歌的品味和魅力,真正實現詩歌教學中學習語文和學習做人的統壹。

“讀壹百遍,妳就會明白妳的意思。”“三分詩,七分讀。”詩歌離不開節奏和韻律。我們要在反復的閱讀中讀懂詩歌的節奏和韻律,感受音樂的美,體會詩人的情感。應該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讓學生有壹個初步的感知,通過反復閱讀,讀出這首詩的意境和情感。這壹階段是詩歌鑒賞的起點和基礎,是詩歌表層意義向深層意義的過渡。

更高層次的閱讀叫情感閱讀。“情感在中間運動,卻在言語中形成;說出來還不夠,所以是嘆息;我嘆息它的缺乏,所以我歌唱它。”愛在深處自然流露。

在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外,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督促學生更好地閱讀,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比如開展各種讀書比賽,詩歌比賽。大聲朗讀來理解詩歌。

(二)創設情境,改變教學方法

詩歌具有高度凝練的語言,壹定的節奏和韻律,具有概括性、生動性和音樂性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詩歌的相關知識,對學生理解詩歌、練習寫詩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聯想力、語感和語言能力。“讀詩使人機智”,在中學階段,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情感豐富,想象力和可塑性強。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加強詩歌教育,讓學生大量積累和背誦優秀的詩歌,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對於詩歌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改變教學方法,如根據詩歌的內容創設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比如在閱讀階段,對學生進行範文閱讀,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環境;在講解詩歌時,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如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語言感染學生,或通過多媒體手段從視覺和聽覺上觸發學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課本劇的形式,既能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可謂壹舉兩得。

(3)嘗試練習寫作,創作詩歌。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教師應該盡力營造壹種閱讀和寫作詩歌的氛圍。在班裏設立詩歌比賽,讓學生收集和積累詩歌,通過朗讀培養興趣和語感,積累語言。同時,鼓勵學生寫格律詩、絕句、現代詩等。,並在班裏進行比較,讓學生選出優秀作品,抄在黑板上或張貼在班級展示欄裏,供大家借鑒。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讀詩的興趣,又調動了學生寫詩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的詩歌品鑒水平和寫作水平自然提高。這既是古詩詞的學習,也是現代語文教學中詩詞的實踐。

總之,詩歌教學對教師乃至整個教育來說都是壹項艱巨的任務。我們既要繼承傳統的好的教學方法,又要創新,使詩歌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掌握更多優秀的詩歌,發現和欣賞它的美,進而享受審美體驗和施展才華的樂趣,讓我們的民族更加富有詩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