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1(單詞):單詞不逐句押韻,但逐句押韻比較常見,押韻可以在單詞中變化。而散曲則用的是密韻,幾乎要求每壹句都要用韻,壹韻到底,中間不變韻。
註二(曲):曲不僅有行間,而且有些曲調本身可以加句,有些套曲還可以增減調數,這是曲律的規定。
註3(詞)與(歌)在語言和風格上的區別
1.詞高雅,歌低俗。
後人繼承了周的理論,有的提出了“雅俗共賞”的標準(黃《語》)。而詞多為雅,歌多為口語,這就是詞與歌的語言差異。(1).“曲上俗”其實應該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說選詞造句盡量口語化,不要像詩詞壹樣過於濃縮和過度雕琢;(2)另壹方面,允許甚至提倡方言、粗話進入音樂。這樣,散曲在文學形態上明顯不同於詩歌,更活潑,更生活化。(3)由於俗與雅、淺與深、舊與新、顯與隱的和諧統壹,成人與兒童、婦女與兒童皆可欣賞。它收集和存儲口語,方言,俗語,諺語,成語,歷史語言,詩歌詞匯,甚至佛教,占蔔,信件,外來詞等。,然後對其進行加工改造,並加以整合為我所用,形成了“文而不文,俗而不俗”,(4)雅俗* *正是因為它融合了通俗口語和其他特點,所以它的語言具有特殊的魅力。
2.詞貴含蓄,歌卻依舊流露。
(1)詞講究意境,含蓄、含蓄、凝練、典雅、格律、規範、飄逸、書香。技巧比興更具象征意義。(2)因此,在文字的表達方法上,它被視為壹種基本要求。唐宋時期,詞雖能合唱,但內容多為相思離別,聽者多為士子,其主導風格婉約含蓄。屈則是壹種具有強烈市井色彩的新詩風,在當時廣為傳唱。是唱給文人(文學士)和非文人(所謂“村夫”)聽的。“使上命令,下命令,愚民,取其壹而不喜。”(淩夢初雜歌)主要訴諸聽覺而非視覺,所以要求“直解”。(3)散曲崇尚趣味,揭示新奇,表達靈活自如,追求深刻,重在率真粗鄙。我用賦的手法比較多,喜歡畫線,直接表達思想。(4)如任《詞曲略》所言:“曲急而透,其極情為重。不僅不寬大含蓄,還脫口而出。如果得不到,它的意圖就完全暴露在言語中了...這種態度是迫切而坦率的,與詩的其余部分正好相反。”(5)關於賦、筆、興,前人說賦有外顯、含蓄之分,而筆有率直、興曲(論詩),曲要求外顯、率直,所以常用賦。散曲只有壹首詩,字數只有二三十到四五十,接近詩歌的完美和規律,接近詞語的順序和接近。但屈在賦、筆的運用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希望對妳有幫助。如果您滿意,請給予獎勵積分和認可。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