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已經在這裏呆了很久了,回到井岡山。
千裏尋故地,舊貌換新顏。
所到之處,有歌舞,更有潺潺流水。
大路通雲。繼黃洋界之後,
別看危險。
風雷在動,旗幟在激蕩,這是人之常情。
三十八年後,彈指壹揮間。
可以在月球上度過九天,可以在五洋捉龜,可以歡聲笑語。
對於願意嘗試的人來說,沒有什麽是困難的。
創作背景如下:
《水調歸井岡山》是毛澤東時隔38年後,於1965年5月25日重返井岡山時寫下的壹首詞。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歌雜誌》上,這是毛澤東生前發表的最後兩句話之壹。
詩中描繪了作者毛澤東回到井岡山後看到的美麗而生機勃勃的景色,回顧了井岡山的革命鬥爭歷史,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感慨和喜悅,歌頌了* * *生產者和革命人民藐視困難、敢於戰勝困難的英雄氣概和崇高誌向。
詞的敘事、景物描寫、抒情、議論融於壹爐;他善於用典,譯前人詩,用諺語、俗語入詩。豪邁是這個詞的基調。
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風雷滾滾,波瀾壯闊,革命紅旗高舉,蓬勃飄揚,到處飄揚。這正是革命鬥爭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翻天覆地的景象。
1927 10年,毛澤東34歲時,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井岡山開辟武裝割據道路,沿著這條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取得了創建新中國的勝利。
時隔38年,70多歲的毛澤東“重返井岡山”。1965年5月,毛澤東遊遍大江南北後,於5月22日從湖南長沙登上大巴,沿著途經韶山、安源、三灣、寧岡直達茨坪的公路上山。當天到達茅坪。
當天,驅車經過黃洋界哨所時,毛澤東下車仔細察看了修復後的紅軍曾經住過的營房,並站在哨所裏仰視。下午6時左右,到達根據地黨政軍總部所在地茨坪。
當晚住在井岡山賓館3號115房間,住了7晚。在井岡山期間,毛澤東感慨萬千,充滿詩情畫意,於是在5月25日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再上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