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李鶴詩之比較
在詩歌中,說事之奇應歸功於屈原,他的詩上天入地,為萬物服務,說的話很奇怪。受此影響,唐詩中,李白的詩和李賀的詩都以奇著稱。受屈原詩歌的影響,岑參以新奇著稱,但他的詩歌風格與李二截然不同。李白的詩怪瑰麗:“黃河自西來昆侖,咆哮萬裏,直觸龍門。”哦,但是它很高,非常危險!;蜀道難上青天。“這裏主要用誇張,把原本雄偉的東西再誇張壹遍,構成壹種引人註目的氣勢和意境,風格奇幻。李賀的詩奇特而神秘。”昆侖玉碎,鳳凰叫,蓮花哭笑...夢見聖山教神,老魚舞細浪團子。吳桂樹不眠,赤足斜飛濕寒兔。“這裏主要運用想象,把難以體現的事物想象成某種形象,形成壹種令人困惑的意境和奇特的風格。雖然岑參的邊塞詩中也使用了誇張和想象,但它們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是邊塞生活的“真實表達”。比如“這九月的夜晚,車輪塔上吹著寒氣,山谷裏堆滿了像啄米壹樣的碎巨石,順著風壹前壹後地向下傾斜。“這是客觀存在,也是邊疆生活的真實寫照。洪在《北江詩話》中說:“詩之奇而合理者,謂之奇。如果奇怪,不合理,那就不奇怪了。陸玉川,李長谷的詩,可以去怪不講理的人。對詩歌好奇的,只是對歷史的無知。”這種所謂“理”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可以說是抓住了岑詩歌的特點,但說李賀詩歌“奇而不為理”是不正確的。他們表現出另壹種陌生感,這與岑參的風格不同。
第二,與高適邊塞詩的比較
岑參和高適都是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他們有相同的背景和興趣,並且都有長期的生活經歷。因此,他們的邊塞詩都表現出相同的“悲劇性”特征,但又各有不同。從題材上看,高適有深厚的感情;岑的詩歌具有廣泛的生活性。從風格上看:高適在抑郁和失意中見英雄主義,其氣勢是內在的;岑的詩在流暢順滑中豪放,氣勢外露。從敘事方式上看,《高適》是壹部記敘文、壹部議論文,直抒胸臆;而岑的詩則更善於描寫,對景物更富感情。從景物寫法來看:高詩輕貌,重情;岑的詩重形神。從繼承文學遺產的角度;高詩輕貌特征明顯;岑的詩歌更多的是關於六朝現代詩歌的成就。這壹切,古人多有評論。我們來粗略比較壹下葛炎行和走馬傳行:
圍繞邊塞戰爭這條主線,興多方面地展現了唐朝的生活,內容豐富,尤其揭示了封建制度下軍隊中官兵之間尖銳的階段性對立;《蜀道記》內容比較簡單,寫在夜晚,描寫邊塞奇景,用險惡的環境襯托邊塞的艱辛。在藝術風格上,《葛炎行》以其遼闊蒼涼的衰落景色,寓意戰役的失利,將士的辛苦與犧牲,刻意渲染悲壯場面;《蜀道記》用誇張的語言描繪了邊疆的奇特景象,氣勢非凡。在寫作手法上,興註重對比手法的運用;《四川之行》采用了典型環境中的細節描寫。風格上,高適沿襲老話題,不鑄新意;岑的詩奇特到不偏不倚,句句押韻,三句壹轉,語氣豪放渾厚,節奏明快。總之,興以豪邁壯闊顯示其博大精深,並善於寫實。《蜀道行》在豪邁雄壯中,表現出奇詭壯闊,又以浪漫主義表現出優越感,從而表現出岑詩歌的新奇美。
江南清風明月,草長鶯飛,當然是孕育詩意的美景;胡佳的塞外互動,淒厲的牧馬聲,並不是滋潤詩歌的荒涼畫卷。岑參以其邊塞生活經歷和“好奇”的天性,開拓了邊塞詩的境界,發展了邊塞詩的主題,為詩歌藝術開辟了新的領域和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