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留白”藝術

現在的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往往追求大容量、快節奏、高密度。壹些教師,甚至壹些地區,以此作為評價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筆者對此的看法是,可能不好。課堂教學內容是否大,教學節奏是否快,訓練密度是否強,取決於學習主體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及其有效性,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就語文課堂教學而言,筆者認為壹味追求大容量、快節奏、高密度的特點是與語文教育的特點相違背的,不利於學生通過反復背誦提高語文素養。針對目前浮躁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語文課堂呼喚藝術留白。

壹,留白的藝術體現及其依據

“留白”本來就是中國畫重要的創作方法和概念。是指當白為黑時,能收到相映成趣的藝術效果,形神兼備,創造出無畫無處不在的藝術境界。空白是壹種基於藝術想象的創造性表達。它講究虛實結合,無的創造,空白與實體,空白與空白之間的變化與呼應。這種呼應通過趨勢、動作、表情來表現,從而形成整體的和諧關系,並突破了紙張的二維空間,獲得了高度層次感的立體效果。人們甚至用空白代替流水、天地等實體,比如創造出“空水法”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流水的韻味有趣,沒有任何筆墨的浪漫,對留白的運用堪稱巔峰之作。例如,南宋著名的山水畫家馬援畫了壹幅畫,畫的是壹只船漂浮在水面上,壹個漁夫坐在船上釣魚,周圍除了幾個微波幾乎是空白的。盡管如此,它給觀眾提供了壹個深遠的意境。齊白石畫蝦,往往是幾只活潑精致的蝦。齊先生的畫,處處空而有意,空靈幽僻,虛實相映,方寸之間顯出天地之寬。“正是無墨之地,煙茫茫。”畫面中有壹片空白,就像照片中高高的天空或者空曠的背景,留在眼前舒服多了。

不僅中國畫,其他壹些藝術也講究留白技術的運用。書法藝術是用線條來表達意思的,但書法作品講究構圖和布局的密度,作品中的死筆其實是空白的。中國的印章藝術強調“疏則可行,密則不透氣”,其“疏”也是留白藝術的體現。著名書法家歐陽鐘石覺得自己名字中四個字的排列達不到美觀的效果,於是請教他的老師齊白石先生,齊老建議他把“鐘石”二字壓縮到壹個字的大小,放在印章的左上角,讓左下角空出來。歐陽鐘石先生以後的書法作品都使用此印,可見他對此印的欣賞。這是篆刻藝術中留白的成功範例,音樂以節奏和旋律為表現語言,但也註重留白的藝術性。“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是音樂的空白,琵琶女的這種空白給了江州司馬無盡的想象空間;“余音繞梁三日”(《列子·唐雯》),這也是留白音樂的藝術效果。

說起留白還得追溯到老子。《道德經》裏有壹句話:“大嗓如聲,大象無形”(第四十壹章)。這種“希望之聲”和“看不見”,不能不說是“留白”的壹個哲學基礎,對後世影響很大,逐漸形成了中國藝術強調留白和不確定性的藝術精神。另壹端,佛教傳入後,與中國的道教關系密切,演變為中國的佛教——禪宗。虛空也是其基本要義之壹。在禪宗中,理解佛教講究智慧,智慧是指涉的物質基礎,但更講究“悟”,智慧是參禪過程中的精神保障。佛教的開悟可以分為漸次開悟和頓悟。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的弟子主張漸悟,慧能主張頓悟(六祖壇經)。禪宗六祖慧能禪師壹舉得佛,受到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禪師的稱贊。少年慧能掌管寺中米業,以“菩提無樹,鏡非臺,本無,何處能作塵”而勝之。是“頓悟”的典範。這裏的“逐漸悟”和“頓悟”,其實是思維上的空白。

歷代文人都是從“虛”與“實”的辯證關系中獲得藝術方法的,所以發現了留白之美。如“言外之意”、“韻外之意”、“味外之意”,都是對留白藝術規律的清晰註解。

呂叔湘先生曾說:“語文教學壹半是科學,壹半是藝術”(引自《宇易與語文教學》第84頁),其中,藝術性可謂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老師本人也曾說過“語文教學要追求大象無形的藝術境界”,洪先生也說過“教師要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運用自己的教學藝術,發展學生無限的思維能力,把學生引入積極思維的王國”(同上)。再者,語文學習的本質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因此,無論從教學的藝術追求,還是從學習的思維過程來看,語文教學都要註重“留白”的設計。

二、語文課堂,呼喚藝術留白。

(壹)“藝術空白”是作品本身的特征。

大作家海明威說過,文學創作講究冰山原則。作家在文中只展示冰山壹角,讀者需要通過水面上的八分之壹才能看到水下的八分之七。這句話形象地揭示了文學作品中留白的規律。在很多文學作品中,作者並不評論作品中的人、事、景,而是留下壹大片空白,讓讀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項鏈》中,作者並沒有對主角瑪蒂爾德的行為進行評論,但在它被收入教材後,還是有人不斷討論它的主題。關於李商隱《錦瑟》的主題,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這當然是壹些極端的例子。壹些有明確內涵和主題的作品留白,在中學課本上隨處可見。生活在這樣壹個時代、這樣壹個社會的孔乙己必然會死,但魯迅先生並沒有直接發現,而是用“大約真的死了”這句話讓人猜測;張抗抗《地下森林的思考》中的“地下森林”,無論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還是熟悉“文革”時代的讀者(今天的中學生大概不在其列),都壹眼就能看出來,但文章中從未指出“地下森林”的象征意義。留下空白的詩句數不勝數:“當壹個朝聖者的帽子載著夕陽,越走越遠下青山”,聰明的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充滿智慧的背影;“孤帆遠航,碧空萬裏,只有長江在天空中流”,“然後他消失在關隘的轉彎處,身後只留下蹄印”,壹切似乎都淡出了我們(包括詩人)的視野,但我們清晰地感覺到,情感溢出了畫面。

總之,留白是文學作品的固有特性,所以閱讀教學必須像專家壹樣遵循自然的課程,按照文本的內在規律行事,所以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呼喚“藝術留白”。

(二)藝術空白是語文教學追求藝術境界的需要。

教學就像繪畫,在學生的頭腦和思維空間裏繪畫,那個老師就是畫家。壹個聰明的語文老師應該追求每個人的境界,而不是成為壹個工匠。他不應該只是在教室的畫布上畫單詞、句子、段落等風景,就認為壹切都沒問題。而是他要考慮每壹種“景”的位置和時機,教與不教,在“景”的空間搭配中體現留白,在思維過程中表現留白。

1.閱讀時留空

《語文課程標準》註重學生的自主閱讀體驗,倡導“四步閱讀法”,即要求閱讀準確、閱讀流暢、閱讀心情、閱讀環境。要想循序漸進地深入閱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由淺入深地把握文本,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就必須給學生留下壹個朗讀的空間,壹片讓學生想象的天空,實現學生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樣讀出來的聲音才不會空洞而做作。學生可以在情感閱讀中充分發揮想象力,用“內眼”看到作者描述的世界,用“內耳”傾聽作者的聲音...只有在真實感受的基礎上閱讀,才能如行雲流水。或如洪流奔湧,洶湧澎湃;或者妳在桃源,鳥語花香...

在教學中,無論是示範閱讀、個別閱讀還是集體閱讀,教師都要問為什麽要處理閱讀中的語調、語速、連貫性和停頓的頓挫感。這樣,聲音符號的形式就與課文內容和學生的理解思維聯系成了壹個整體。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在閱讀中留白。

將問題留空

留白題可以從老師和學生的角度來討論。

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常用手段之壹,也是課堂上最常見的教學形式之壹。盡管如此,從課堂留白藝術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語文課堂還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壹個問出來的問題沒有思考價值,比如“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之類的,或者“寡妻”在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可以在筆記中找到);第二,問題本身極具價值,但問題太直白。雖然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缺乏藝術性,比如“某個句子(段落)在文章中起什麽作用”等等。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是這樣設計他關於“喪妻”二字的提問的:“同學們,請問壹下,鄰居的兒子才七八歲(當時同學們已經明白了“乞丐”二字的含義),所以他跳出來幫忙,他是心甘情願的。他爸爸不擔心嗎?”這樣的問題是精心設計的,看似突然的問題,卻能引起學生的思考。這個問題壹出,所有的老師相視壹笑,都被錢老的提問藝術折服了,總之,留白的藝術就是錢夢龍先生提出的“要合適的歌”(《錢夢龍閱讀指導藝術》第87頁)。多壹點“文曲”就能讓思考者拐個彎,既提高了思考的質量,又增加了思考的空間,體現了提問留白的藝術。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留白藝術表現在兩個層面。第壹個層次是鼓勵學生質疑,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根據心理學研究,當學生把學習中遇到的矛盾從內部語言轉變為外部語言時,原本不是很清晰的問題就會變得清晰,思維過程也會變得清晰。這個“悟”的過程就是思維空白的過程。處理好感知和質疑的關系,首先是在教學中留出相對較大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質疑和提出疑難問題。提問和提問不僅是在學生初讀課文時就安排好的,還應鼓勵學生在深入學習和隨時提問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第二個層次是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要做出判斷和篩選,根據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不能直接回答,否則可能會縱容學生,形成思維慣性。正確的做法是讓提問者深入思考。如果有質量和難度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甚至可以留壹些問題給學生課後思考,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能力。筆者在講授《雪頌》時,學生感知文章內容後,有學生提出:哪壹句比較好:“空中撒鹽”和“不因風而柳絮”。雖然這是文章之後的壹個思考問題,但是很有思考價值。當時作者決定不從文學鑒賞的角度來講,而是引導學生重新閱讀文本,從文章內容中找出利弊的原因。經過壹番研究,同學們找到了“此起彼伏”這個詞來解釋當時的大雪,應該像柳絮而不是鹽粒,並找出了“就是大哥沒有老婆,左將軍王凝之的老婆”這個補充語,比前面的句子更好。引導學生重讀課文的過程,就是讀空白處的過程,也是啟發思維的過程。子曰:“勿怒,勿怒,勿怒,勿怒,勿怒。”啟發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激發其興趣,啟發其思維。

3.將產品留空

閱讀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揣摩,或者逐字逐句去把握,或者在文章的選取上做壹個宏觀的鑒賞。讀書的過程是壹個咀嚼的過程,就像牛的反芻壹樣。閱讀時,教師要指出方法,表達目標,但不能講解全過程,要引導學生反復咀嚼。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先生用“文中有兩個……”這句話,讓學生回答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十幾篇對比資料,可謂留白閱讀的典範。

在課堂教學中,無論哪種教學形式的留白,其本質都是給學生留下壹個“悟”的過程。無論是“頓悟”還是“漸次開悟”,都要留出空間和時間的空白。顯然,高密度、快節奏的訓練與此相悖。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看重學生的“頓悟”,這自然是好的,但更多時候,需要等待學生的“漸次開悟”。許智偉先生曾經說過“有些問題可以讓學生花幾天、幾個月甚至壹生的時間去思考,而不是要求他們及時回答,更不用說在限定的時間內了”。從教學的角度來說,前人所說的“禪修悟道”,本質上是壹個思維空白的過程,很多禪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理解的。

(3)語文課堂教學追求留白藝術的原則和措施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所以追求有效課堂空白的關鍵在於教師。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根除教師的言語霸權,消除教師的排場感,為學生讀書,讓學生有“實現”的權利,是實現有效課堂留白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對藝術留白的追求必須因教學文本而異,給學生留下感受文本內容和情感的空間;由於學生的思維狀態不同,留給學生完善嚴謹思維的過程;由於教學環節和形式的不同,采用激疑、墊疑、解疑的方法,采用聯系、補充、拓展的手段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讓學生在沒有文字的教導下,受到感染的啟迪,就不難形成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