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詩經》,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中國人最早的文學創作。可惜這個創作沒有留下作者的名字。這是因為它來自民間,屬於流行民歌,是普通人的集體創作。後來被詩歌收藏者收藏,再編成壹本書,廣為流傳。那時候應該有很多藏品,因為歷史悠久,戰亂頻繁,可能會流失或者丟失。另外,有些內容肯定會觸動當時的統治者,被刪除。所以,到現在為止,只有305篇。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節。古人寫詩是為了歌唱,它們伴隨著不同的音樂。不同的音樂來自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風格,或者說不同的“風”。《詩經》共有160篇,分別來自、、伊、魏、王、鄭、齊、魏、唐、秦、陳、齊、曹、伊等15個地區。這些地區當時都是諸侯國,所以這些詩稱為“國”。比如這首出自魏國的《伐檀》,就被歸類為《馮偉》。
天下的音樂都叫“風”,周代的音樂就不能這麽叫了。壹定是層次比較高的,所以叫“雅”。周人認為天地不能說話,有“天聾地啞”之說,但日月運行,天地變化。這是神聖的東西,不能輕易侵犯,只能復制,所以這件事就交給“雅”來完成。讓“雅”用圖畫、文字、詩歌來描述和記錄自然界的現象,形成信息。這就是《詩經》中稱為“雅”的105首詩的由來。
當然,“雅”還有壹層意思,就是“正統”。周王室認為天下歸之,其地方音樂應“正統”“正”,也就是說“聲線準,音樂雅”也。確定了“雅”的內涵,接下來就是對“雅”進行分類。他們把描寫較大現象的詩稱為“雅”,如日月星辰、風暴閃電、山川河流等。《詩經》有三十壹篇。描寫較小事物或現象的詩稱為“瀟雅”,如花鳥蟲魚,在《詩經》中為七十四首。
其實,大雅和瀟雅都是宮廷宴會上的音樂欣賞,或是宮廷會議上的音樂歌曲。但是根據不同的場合,要選擇不同的音樂。在眾多朝臣參加的宮廷會議中,為了顯示君主的威嚴,要用“雅”。宮廷宴會,氣氛應該是輕松的,適合“瀟雅”的聲音。至於祭祀,就更講究了,“高雅”的音樂根本沒有資格進入會場。應該用什麽樣的音樂?周王室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選定了“頌”字。這就是《詩經》中“賦”的由來。周人非常重視“祭祀”。他們不僅敬畏大自然的威嚴,還希望上帝保佑他們。同時,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祖先在黑暗中為他們努力,所以大規模搞“祭祀儀式”是必然的,於是就有了“贊美”18代祖先的山山水水和豐功偉績的必要。《詩經》四十篇《賦》就這樣產生了。
今天要講的不是《詩經》的全部,只說有壹個成語,來源於《詩經》中的“風”。這個成語叫做“未雨綢繆”。《風聲》中有壹篇題為《貓頭鷹》的文章,其中說:
貓頭鷹,貓頭鷹,帶走我的兒子,不要毀壞我的房間。恩思琴思,荀子的民思。
如果不下雨,那將是壹個雨天。今天,女人不如人民,還是敢侮辱人民?
“貓頭鷹”是壹種長得像貓頭鷹的鳥,晚上悄悄出門。當它抓到其他鳥時,它興奮地大叫。它的聲音很難聽,近乎怪異,在寂靜的夜空中顯得很恐怖。詩中指責貓頭鷹抓鳥,鳥的媽媽大鳥卻傷心至極,於是發出“還是敢侮辱它”的控訴!
為了防止貓頭鷹再次襲擊,下雨前,大母鳥“抄近路三都,未雨綢繆”,就是把桑樹和杜仲的樹根搬過來,纏在窗戶周圍或門口,讓“貓頭鷹”進不來。為什麽在下雨之前?因為壹旦下雨就做不了,或者說很難做。這是壹種痛定思痛後的“自衛”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在災難來臨之前未雨綢繆,這樣以後就不會再有損失了。這就是“未雨綢繆”這個成語的由來。以前有人說“未雨綢繆”就是在雨到來之前準備壹把傘。這種說法在道理上是對的,但把“未雨綢繆”解讀為“保護傘”是不對的。“未雨綢繆”不是傘,是“收絡”的意思。
非洲有壹種鳥能織出漂亮的“窩棚”。當地人叫它“縫衣鳥”。他們的房子,或者說“巢屋”,是用嘴從四面八方辛辛苦苦抓來的針狀草,然後開始精心編織。奇怪的是,這些鳥大多把巢倒掛在樹上,好像在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然而,正當他們在欣賞自己的傑作時,海風突然呼嘯而來,將樹上的“倒掛窩”吹得無影無蹤。這些縫衣鳥驚奇地飛得無影無蹤。風浪停止後,他們又回到了原來的駐地,重新開始編織他們的“天堂”。想象壹下海邊的海風吹了多少次。這意味著他們的工作是無止境的。所以,著名作家馬拉欽福看到這種情況,就寫了壹篇題為《縫鳥的啟示》的短文,指出這種鳥有壹個先天性的缺陷,就是不懂得“未雨綢繆”,導致它們無休止的委屈勞動。太可惜了!
未雨綢繆真的是個好辦法,可以保證災難來了之後損失少壹些。現實生活中,曾經有壹句話經常掛在我們耳邊,也是老人經常嘮叨的,那就是“永遠帶把傘,裝滿幹糧。”無論天氣多麽晴朗,妳都應該帶把傘,因為妳不知道天氣隨時可能變化。如果下雨,妳會完全不讓衣服被雨水淋濕,這樣就不會感冒了。再飽的肚子也要帶幹糧。這並不是壹件不必要的事情,因為如果有什麽事情發生,妳不能馬上回家,妳帶的幹糧會有很大用處。這其實就是“未雨綢繆”的具體化。
中國也有古書,幾乎和《詩經》同時代。叫做《左傳》,或者春秋時期的《左傳》。這是官方史料記載,不是民間收藏。相傳是壹個叫左秋明的魯國人寫的。這本書記錄了從魯隱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的事件,即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68年的歷史。這是中國第壹部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對司馬遷後來寫《史記》有很大幫助。這本書記錄了當時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尤其是諸侯國之間的軍事摩擦和沖突。後來我們用的很多成語都是出自《左傳》。比如發力備馬,卯足了勁,勇往直前,想當然,近在咫尺,依山傍水,避三宅,外強中幹,幸災樂禍,欺軟怕硬,誌存高遠,猶在奮鬥,不著邊際。
《左傳》中還有壹個成語,與“未雨綢繆”密切相關。這個成語叫“聲”。在《文公七年》中,說:“我若收秦,秦為上賓;不收就放心,秦就生氣。祖上有奪人之心,軍之良苦用心也。”意思是要壓倒敵人,首先要在氣勢上制造輿論,通過強大的精神力量威懾敵人的心理。當然,更多的時候,在敵人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妳利用有利條件取得主動,會給敵人造成嚴重的被動局面,勝利的天平已經向妳這邊傾斜了!
看似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因為平時不“備戰”,戰時不可能先給敵人威懾。平時不“備戰”,戰時只能擦槍走火,但為時已晚。敵人不會給妳殺他的機會,通常也不會“備戰”,等待的只有失敗的命運。要想取得勝利,這就涉及到壹個“居安思危”的問題,即平時要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只有先做到這壹點,戰時才能取得主動權。戰時如此,其他都是如此。按照我們平時參加的各種比賽來看,獲勝的幾率只能被那些準備充分的人看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