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為新詩的音節開辟新時代的詩人是

為新詩的音節開辟新時代的詩人是

葉聖陶在評論1920年代的壹首詩時指出,這首詩“為新詩的音節開了壹個新時代”。這首詩是詩人戴望舒的《雨巷》。

全詩:

雨巷

作者:戴望舒

獨自撐著油紙傘

徘徊在漫長,漫長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見到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她有。

丁香壹樣的顏色

丁香香味

丁香般的悲傷

在雨中哀悼

難過迷茫

她徘徊在這孤獨的雨巷

撐壹把油紙傘

像我壹樣

像我壹樣。

無聲地

寒冷、悲傷和憂郁。

她悄悄地走近。

靠近,再扔。

會呼吸的眼睛

她飄然而過

很好地

像夢壹樣悲傷和困惑

像夢壹樣漂浮

丁香園

我錯過了這個女孩。

她默默地走開,走開。

搖搖欲墜的樹籬。

走過這條下雨的小路

在悲傷的雨之歌中

去掉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失了,甚至她的

會呼吸的眼睛

淡紫色的憂郁

獨自撐著油紙傘

徘徊在漫長,漫長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去。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贊賞:

《雨巷》是中國詩人戴望舒於1927年創作的壹首現代詩。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徘徊在壹條漫長而寂寞的雨巷。他懷著壹個渺茫的希望,希望他會遇到“壹個有著丁香壹樣悲傷結的女孩”。這個女孩有著丁香般的顏色和香味,但她的內心卻充滿了悲傷和憂傷。他遇到了這樣壹個女孩,卻轉瞬即逝,“如夢如幻”,她的顏色、芬芳、“嘆息的眼神”、“丁香般的憂郁”都在《雨的悲歌》中消失了,他依然“撐著油紙傘”,獨自徘徊在漫長而寂寞的雨巷裏,依然懷著希望,希望飄過“壹個有著丁香般愁緒結的女孩”

在《雨巷》中,詩人運用象征意象和意象群構建抒情空間,傳達內心情感,融入了中國古代詩歌,尤其是晚唐五代婉約詩歌的藝術營養。此外,這首詩的藝術成功在於它和諧的音樂美。

戴望舒

戴望舒(1905 165438+10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號潮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來,他用筆名孟甌,孟甌聲,方鑫和蔣思。中國現代主義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在《鴛鴦蝴蝶派》刊物上發表過《債》、《商人少年》、《母愛》三部小說。曾與杜衡、張天翼、施蟄存等組成“蘭社”文學小組,創辦《又藍》雜誌。1950戴望舒在北京去世,享年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