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籬笆稀疏,壹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飄落,但尚未形成樹蔭。
孩子飛快地跑去抓那只黃色的蝴蝶,但是蝴蝶突然飛進了菜園,再也找不到了。
翻譯:
籬笆稀疏,壹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正在飄落,新葉尚未形成樹蔭。
小孩飛快地追著黃蝴蝶跑,但是蝴蝶飛進了菜花裏,再也找不到了。
註意事項:
1.柵欄:柵欄。
2.稀疏:稀疏。
3.路徑:路徑。
4.樹蔭:由茂密的樹葉形成的樹蔭。
5.趕緊:跑。
贊賞:
這是壹首描寫晚春田園風光的詩,描繪了壹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前兩句“樹籬疏壹路深,樹木青翠不蔭”,點出了孩子們捉蝴蝶的快樂天真的底色。圖上有稀疏的柵欄和很深的小路,柵欄旁邊有幾棵樹。花瓣正從枝頭落下,嫩葉尚未長出,春意盎然。柵欄和小路指出這是鄉村;“新綠不陰”和句子中的“菜花”表明這是晚春時節。在最後兩句“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去追黃蝶,飛進菜花裏,無處可尋”中,蠟筆轉向畫面中央,描繪了孩子們捉蝴蝶的歡樂場景。“趕”和“追”的意思是跑得快,追得快。這兩個動詞非常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孩子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而《飛進菜花無處可尋》會突然把移動的鏡頭變成靜止。“無處可尋”這個詞給讀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間,仿佛壹個面對金色菜花不知所措的孩子浮現在眼前。前兩句關於田園風光的是靜態描寫;最後兩句關於孩子和蝴蝶的話是動態描寫。這首詩除了動靜結合的寫法,還運用了線描的手法,自然生動。楊萬裏,壹個清官,壹度為漢奸所恨。被免職後,他在壹個村子裏住了很長時間。他對農村生活非常熟悉,他對自然的描述非常感人和有趣。
這首詩通過描寫春末夏初四季之交的景色,反映了萬物的生機。全詩吸收的景物極其平淡,描繪的人物活動也極其平常。但由於景物與人物的結合,動靜交替的筆法,成功地刻畫了鄉村寧靜自然、恬靜清新的早春景色。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宋光宗·邵熙三年(1192)。在他的旅途中,詩人經過新城,住在壹個叫徐的人開的客棧裏。鄉村美麗的風景和孩子們玩耍的場景深深吸引了他,引發了他的詩歌興趣。
關於作者:
楊萬裏(1127 10 10月29日-1206 6月15),本名廷秀,人稱。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唐球村)。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尤茂、範成大並稱“中興四大詩人”。學者稱宋光宗為“誠齋先生”,因為他寫了“誠齋”二字。楊萬裏壹生寫了兩萬多首詩,4200首作品代代相傳。他被認為是壹代詩人。他用簡單的語言,清新自然,充滿幽默,創造了壹種“真誠的風格”。楊萬裏的詩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並擅長於此。他還有很多反映人民疾苦,表達愛國情懷的篇章。著有《翟成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