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國歷史上哪些人物發揚了孟子的崇高精神?

中國歷史上哪些人物發揚了孟子的崇高精神?

文天祥,陸秀夫。文天祥簡介:文天祥(1236-1283)吉安人,又名。曾就讀於江西廬陵白鷺洲書院(今吉安白鷺洲中學)。他20歲就升了進士。南宋末年,他以書生身份上書皇帝,反對投降,力勸抵抗,並獻上禦敵之策。在元軍大舉進攻的時候,文天祥變賣了所有家當,在甘州組織了壹支忠誠的義軍,在危機面前被任命為右丞相。他仍然積極組織反袁。祥興元年(1278),在海豐戰敗被俘,拒絕元朝的各種誘惑,忍受各種考驗,寧死不屈。1283年被元朝統治者殺死。作為壹位傑出的愛國詩人,文天祥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包括800多首詩歌。在遭受亡國之苦後,文天祥詩歌的愛國內容進壹步升華,藝術成就更上壹層樓。《過零丁洋》中的“自古誰無死於人生,守丹之心照青史”是千古絕唱。《宋正琦》是他的傑作。如今《文天祥全集》已經出版,吉安縣有文天祥墓。元兵南征,南宋文武官員隨11歲的端宗皇帝退守廣州。不久,端宗休克而死,大家打算分道揚鑣。大學者盧秀福挺身而出:“古人只有壹個旅,壹個守備,還能返老還童。現在有數百名官員和數萬名士兵。如果日子沒完沒了,他們為什麽不能成功!”在他的堅持下,宋軍繼續與元軍作戰。最後逃到朝廷,以崖山為根據地。斷糧多日,元兵猛攻,終於進了崖山。為了不做俘虜,盧秀福扛起少爺,毅然跳海,壯烈犧牲。分析:盧秀福能為國捐軀的原因只有壹個:忠誠愛國。資料來源: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