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地理誌》記載了唐代對外交通的七條主幹道:“最重要的有:第壹,瀛州入安東路,第二,登州入朝鮮、渤海路,第三,周霞入大同、雲中路,第四,受降城入回鶻路,第五,安西入西域路,第六,安通天竺路。其中提到的第五條路線是指從今天的新疆地區到中亞的路線,基本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絲綢之路。《隋書裴舉傳》:“發源於敦煌,至於西海,有三個故事,各有翻領。北路從義烏到伏羲國,直抵西海。其中,公路從高昌、焉耆、龜茲、疏勒、杜青嶺到波斯,直抵西海。它的南路從鄯善、於闐、竹巨泊、松潘、杜青嶺...向北到達婆羅門,到達西海。三國也有各自的道路和南北交通。"
絲綢之路的名字來自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他於1877年率先在中國使用這個詞。隨後,德國歷史學家A.Herrmann在《中國與敘利亞的古代絲綢之路》中進壹步闡明了他的概念。
絲綢之路的存在時間可能比妳想象的要長得多。通過對原始社會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大量玉器的分析,臧真認為這些玉器的原料很可能是新疆的和田玉,所以這條貿易路線在所謂的絲綢之路之前就存在了,他稱之為“玉石之路”。在當時,玉是祭祀神靈的重要物品,所以這條貿易路線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非常重要。張騫與西域的交流被認為是絲綢之路建立的標誌。其實只是因為絲綢之路在張騫之後被賦予了商業貿易之外的政治文化意義。不代表張騫之前沒有人走過這條路。
絲綢之路的實際情況遠沒有名字那麽浪漫美好,而是充滿艱辛,經常被土匪和地方政府切斷。夏天熱,冬天冷,沒有水源。據玄奘描述,“從此西北無水草。道路分散,邊界不可預測。望山,尋遺跡,知其意,記其道。”《北史·西域傳》記載:“歲末西北流沙百裏,夏有熱風,是旅災。風從哪裏來,只有老駱駝能預知,那就是它會憤怒地聚集起來,把鼻子和嘴巴埋在沙子裏。人們每次想到等待,很快就會用毯子捂住鼻子。風很快,肯定是要累死的。不防,則危矣。”致命的沙漠風暴只能由老駱駝預測。他們立刻低下頭,把嘴和鼻子埋在沙子裏,人們趕緊用毯子捂住嘴和鼻子,否則他們會死的。歷代的人就這樣在這條危險但同時又充滿誘惑的商業道路上狂奔。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中國政權自古以來大部分時間的“重農抑商”國策絕非偶然。可以註意到,絲綢之路上輸入中國的商品基本都是輕而貴重的東西,比如金銀器(中國古代金銀器的制作技術不如西亞中亞)、香、皮草等。這些奢侈品對中國經濟來說絕不是壹份及時的禮物。當然,從絲綢之路引進的新物種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農作物品種,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問題是,這種外來物種只要進口就廣泛種植,並不需要在商業道路上反復進口。
在這種背景下,絲綢之路對中國的意義是什麽?其實中國自古就有“去中國化”的心態。在中原王朝眼裏,對外貿易的意義不是交換需要的商品,促進經濟發展,而是朝貢體系的象征。很多正常的商業活動都被認為是外國對中原王朝的貢品,而且距離越遠,意義越大,這也是王莽和楊光對所謂“復譯”的外國使者非常感興趣的原因。這些“外國使者”有的是被商人假冒的,“天國”通過朝貢制度維持著世界的秩序,從自尊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