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被貶為真二。他把家安在羅浮山腳下,只帶著小兒子蘇果漂洋過海。在波爾,他住在茅草和竹子搭成的房子裏,每天吃苦菜和芋頭。他心裏沒有富麗堂皇的客廳和精致美食的想法。子瞻平日沒有什麽特別的愛好。他只是把歷史地理作品當花園來參觀,把文章當音樂來欣賞。這個時候,他已經全部停下來,只是喜歡寫詩。他的詩深刻而精彩,沒有表現出老年人的精神狀態。
這時,我也被貶到了海康。子瞻給我寫道:“自古以來,詩人都寫過摹仿古人的作品,但沒有人效法古人的詩。追尋古人的詩詞,始於我的東坡。沒有壹個我很喜歡的詩人,除了陶淵明的詩。陶淵明寫的詩不多,他的詩看似簡單實則華麗,看似單薄實則肥胖。連曹植、劉真、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都趕不上他。我寫過壹百多首袁明的詩,至於那些引以為傲的作品,我想我在袁明面前並不羞愧。現在我要把它們匯編成壹個集合,並把它們復制下來,以便交給。
後世的先生們,把這些給我寫下來。但是我只喜歡袁明詩的什麽呢?比如我真的對他有感覺。袁明生前曾寫信給閆濤等人,信中說:“我年輕時生活貧困,因為家裏窮,經常東奔西跑。我意誌堅強,聰明笨拙,和事情有很多沖突。我估計,如果按照我的脾氣,壹定會給妳留下災難。於是我想盡辦法退出這個世界,讓妳從小就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這些話正說明了實際情況。我現在真的對他有這個問題。因為我沒有早點知道這個問題,做了半輩子官,卻給世界帶來了災難。這也是我非常佩服袁明,想在晚年學習他的壹些長處的原因。”
唉!陶淵明為了五鬥米不肯盛裝去村裏拜訪小人;子瞻做官三十多年,卻被掌管監獄的官員置於屈辱而艱難的境地。最終,他無法懺悔,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才想起自己晚年曾向袁明尋求過寄托。哪裏會有人相信?即便如此,子瞻為官及出入朝廷、官職或升或降的原因,還是可以研究的。後世的君子們壹定會從中總結出壹些教訓。
我小的時候,沒有老師。子瞻成年後,在學習上也有所成就。我已故的父親讓我向他學習。子瞻曾誇我的詩有古風,我覺得不如古人。但自從子瞻貶謫黃州住東坡後,他的學識日臻完善,像奔流的河水壹樣豐富宏大。與杜子美和李太白相比,他的詩比他們的好,所以他被比作陶淵明。雖然我和他壹起跑,但我總是落在他後面。為了他追陶淵明的詩,我和他壹起寫過壹些詩。
2.左思與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左思(約250~305),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壹位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三都賦》在當時被盛贊,造成“洛陽紙貴”。
左思從小長得醜但是很有天賦。晉武帝年間,妹妹左卓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郎中。惠帝在晉朝時,隸屬於勢力強大的賈密,是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為甲米受罰,退居宜春專心寫作。後齊王司馬唐,被稱為檔案室總督,所以沒有。太安二年(303),因張放攻洛陽而遷冀州,不久病逝。
陶淵明(約365-427),人物鮮明,是東晉末南宋初私人詩人、文學家、詞家、散文家五柳先生。漢族,東晉旬陽(今江西九江)柴桑人,做了幾年小官,後辭職回家。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要來Xi詞》等。陶淵明的詩文藝術風格獨特,造詣很高,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他的作品質樸自然,出於真情實感影響了唐代詩歌的創作。
3.關於陶淵明的文學知識
《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文人文集,意義重大。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其文絕,詞絕艷,跌宕明顯,獨樹壹幟,抑揚頓挫如京”。南朝時期,陶淵明的文學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但他的詩文作品卻得到了認可。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王績是初唐時期的壹位田園詩人。他和陶淵明壹樣,多次隱居鄉間,以琴酒自娛。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淵明。他在《盛夏去漢南送老北京遊》中寫道:他是最好的陶鄭鈞,他太喜歡田園趣味,不敢自稱Xi皇帝。我不知道蘇秦身上有沒有琴弦,所以我用阿格的毛巾來倒酒。在微風吹拂的北窗下,我自稱為Xi皇帝。到了栗子,我遇到了我的壹生。李白“能推眉能彎腰為權貴服務”的思想與陶淵明“五鬥米不彎腰”的精神是壹脈相承的。安史之亂後,杜甫過著漂泊的生活,並把自己不能寫詩視為遺憾。這意味著中唐詩人陶錢潔非常崇拜陶淵明。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這裏離陶淵明的故鄉潯陽很近。他參觀了陶淵明故居,寫下了《訪陶公舊居》這首詩。詩中先用了“塵汙不汙玉”。栗子裏有老山老水。籬下無菊,空場有煙。雖然後裔不詳,但宗族並未遷走。但凡有陶姓,我心猶存。白居易在《小陶隱體詩十六首》中寫道:王先生離我已久,有遺紙墨。其他沒什麽好說的了。我來自老板,很佩服他的為人。別的什麽都不能實現,而且。這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白居易的詩裏說得很清楚:“別無他求,效醉昏。”到了北宋時期,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得到了進壹步的鞏固和確定。歐陽修稱贊《歸詞》說:“金無文章,只有陶淵明的《歸詞》。歐陽修也說:可是沒有車馬。問何俊能兒,其心遠非自偏。”“自從有了詩人,就沒有這樣的句子了。然有遠揚輝煌之勢,晉宋之間,壹去不復返。”蘇東坡在《與蘇轍書》中說“我與詩人並不十分好,但有深遠輝煌的詩並不多,但其詩有質,有實。這不公平。但他用八個字概括了陶詩歌的藝術風格:“質而實,而富而實”,還是很準確的。蘇東坡壹生視陶淵明為良師益友,不僅喜愛他的詩,更欽佩他的為人。晚年他在《與蘇轍書》中說:“我深恥於我的淵博學識,晚自習想當老師。”無疑,它對進壹步確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在報國無門、誌硬的苦悶中,引陶淵明為知己。在《水》這首詩中,他說:“妳必須相信,這個人還沒有死,現在他正在生氣。“辛棄疾留下了626首詩,有吟誦的,有提筆的,有引用的。幾乎每10個字裏就有壹個和陶淵明有關。辛棄疾在《念奴嬌》中說:“采菊東籬下,必信其有,唯有陶彭澤千年情高。“他給了陶淵明古往今來最高的評價。元朝、明朝、清朝沿襲了宋代對陶淵明的崇高評價,直至近代。陶淵明的不朽詩篇《陶彭澤》,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陶淵明的詩重在抒情,重在誌。他的語言,看似簡單,其實很精彩。在他平淡醇厚的詩歌中,蘊含著熱烈的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陶淵明“歸園五居”詩中的景色引人註目。看完之後,是終身王。
4.讀古詩:後記子瞻和石濤,然後回答問題。
蘇軾卒於建中靖年七月(1101)常州。
次年八月,崇寧元年,黃庭堅寫下這首詩,表達對蘇軾的深切悼念。作為《蘇門學士》的作者,我最了解蘇軾“壹生為師為友”的人格。
於是他從蘇軾的《河套詩》入手,為其做了非常精辟的題詞。晚年蘇軾自題《金山畫像》曰:“問君壹生之功,黃州、徽州。
儋州》這首詩的開頭,我以“子瞻去嶺南”為開頭,下壹句是“當我被殺,我要殺之”,說明我被貶的政治背景。
然而,蘇軾的曠達是張盾等人始料不及的。對聯生動地勾勒出蘇軾不在乎貶謫的形象,“吃徽州米”,蘊含著“努力加米”、“留得青山在”的寓意,表現了蘇軾不屈從於命運的頑強意誌。
他以“和詩與陶淵明”為題,高度評價蘇軾的詩歌品位和人格趣味,認為他不僅在詩歌藝術風格上仰慕陶淵明,而且在人格趣味上也仰慕陶淵明,揭示了蘇軾和陶詩的深刻內涵。頸聯進壹步表達了這個意思,說陶淵明和蘇軾都是千百年來仰慕的人,千百年後,只有蘇軾才是陶淵明知己的真諦。
連在最後說,雖然兩個人,壹個出身,壹個入世,利益精煉,人品高尚,但都是壹樣的。全詩語言如文字般清晰,但韻味深長,耐人尋味。
如改名字,從子瞻-東坡,從元明-彭澤;“吃飽了”、“和諧了”、“千年了”、“永生了”、“雖然了”、“奈”這些詞,準確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