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的金陵,洶湧的江水,中山的雨,未來的香。
1937年,災難從天而降,1213年,古城淪陷。
日本侵略者,掠奪,燒殺,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長江。
三十多萬,無數生命,六周煉獄,哀嘆國喪。
天下驚,九州哀,杉樹怒放。
永恒的災難,文明的死亡,百年的哀歌,警鐘長鳴。
積貧積弱,恥於山河,內憂外患,國破家亡。
民族覺醒,自主解放,改革振興,國家富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興邦何其難。
七十七年,歷史的脈絡清晰,壹望無際,高山流水。
2014年,國家公祭,中外民眾齊聚廣場。
白花哀,莊嚴肅穆,陳丹抒寫,和平詩。
大道之行,天下公,德生,和為祥。
和平發展,時代主題,民族復興,世代夢想。
龍蟠虎踞,易迅鼎銘,繼往開來,念念不忘。
創作背景:
作為壹個文人,如果能為這座城市服務,哪怕留下壹句話,我想也是我們壹生的榮耀。我用中華民族最古老最美的詩詞題材,用中國先賢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教誨,寫出了第壹首《和平宣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就是為了表達中國人民對戰爭的痛恨,對逝者的哀思,對和平的期盼。作為壹名詩人,我深感榮幸。
我是壹個老人,在南京生活了大半輩子。我的職業生涯從語文老師開始,後來我做了文學作家和組織者。南京是文化古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這個城市讓我們壹生都在讀書,我們所有人都在讀書,全世界都在讀書。
如果壹年中有壹天可以給壹個城市,我會說:65438+二月65438+三月屬於南京!我們要高舉這壹天,用30萬條生命。因為這三十萬條生命,南京長出了挺拔的城樹和貞潔的市花!我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我可以用壹個詞來充分表達,那就是“愛”:愛南京,愛中國,愛世界,愛和平。
擴展數據:
青少年閱讀
2014 12 13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國家公祭日祭奠儀式上,南京77名青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
在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敬獻花圈後,南京77名青年代表現場朗誦了《和平宣言》。宣言中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客觀描述和對遇難者的深切緬懷,讓現場很多人潸然淚下。據了解,之所以選擇77名青少年宣讀宣言,是因為“77”這個數字象征著南京大屠殺77周年。
反射繼承:
《詩經》中的《和平宣言》用朗朗上口的文學語言,描繪了南京大屠殺前南京的自然風光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讓人深切懷念77年前的古都南京。同時用文學語言記敘了日本軍國主義狂轟濫炸、燒殺搶掠、大屠殺的戰爭罪行。
如果沒有日本軍國主義的南京大屠殺暴行,南京的古城會會給子孫後代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美好享受。然而,“魏金陵,滔滔江水。“中山花雨,香飄千年”的美景,已被日本軍國主義破壞殆盡。回首往事,如何才能忘記日軍的殘暴罪行?
77名學生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國家公祭日以《詩經》風格誦讀《和平宣言》,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具有民族傳統的《詩經》朗朗上口的和平宣言,預示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正在傳承,我們有了繼承者;
它表明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和意誌,我們有了接班人;這表明我們有了捍衛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接班人;
預示著與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後繼有人。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為什麽要紀念它?因為有些人不承認這段歷史。我們回憶這段歷史,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讓少數人承認這段歷史,反思這段歷史,走和平之路。”因此,我們的學生以《詩經》的風格誦讀《和平宣言》,不僅飽含著緬懷先輩的深情,也飽含著對未來和平的真誠期待;
能努力做的,要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不懈努力。所以,面對不可篡改的歷史,我們要以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捍衛歷史的真相;
因此,我們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團結壹致,勇往直前,致力於建設,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