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詩風的主要變化是以情代玄理,從哲學思考回歸情。在藝術表現上,也從平淡無奇到淡而無味,到註重詩歌藝術形式和技巧的探討。
元嘉詩風轉變的主要原因是:第壹,玄學在劉宋時期的思想領域並未占據主流地位,而儒學在政治權力領域卻占據了主流。第二,劉宋皇室出身貧寒。他們登上王位後,利用卑微的家族來掌握權力。貴族文人雖然沒有實權,但覺得世道艱難,忘了自己的思想。第三,朝野普遍喜歡欣賞自然景觀。
元嘉詩歌創作的新特點:壹是山水題材大量進入詩歌創作,改變了東晉詩歌以山水為形而上思維載體、以山水為審美對象的傾向,正式奠定了中國山水文學的基礎。其次,詩歌創作從東晉的哲理性轉向抒情性,表現出強烈的情感。此外,袁嘉的詩歌還出現了不同創作個性的追求。
謝靈運,出身大家族,有政治抱負,博覽群書。但由於劉宋政權在寒門握有實權,淩雲終其壹生也不能放松野心,遂寄情於山川。所以,謝靈運是壹個物質條件優越,藝術修養高,漂泊經歷相得益彰的詩人。
曹操的《觀滄海》是第壹部比較完整的山水詩,但並未蔚然成風。東晉玄學派詩人不僅培養了他們對山水的細膩感情,而且在詩歌中描繪了山水。謝靈運創作了大量以山水為審美對象的詩歌,奠定了中國山水詩現實主義的雛形。謝靈運成為詩歌史上第壹位有成就的山水詩人。
謝靈運的山水詩開創了山水詩的結構模式。在對局部景物的描寫上,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把握以及非常具體的畫面,表現出壹幅風景的情感魅力,向著景物與情感交融的方向發展。這對後世山水詩影響深遠,開啟了後世山水詩意境創造的線索。
謝靈運生動地描寫了山水景物的聲、光、色。但謝靈運的山水詩仍是山水詩發展初級階段的產物,尚未達到構建完整意境的階段,仍處於有好句無好文的水平。
鮑照出身貧寒,但才華橫溢。後來,前臨海國王劉子顥參軍,被叛軍殺死。鮑照今天寫的詩有200首,其中18是他的代表作。
鮑照的詩歌內容豐富,能廣泛地反映現實生活。鮑照的壹些詩歌表現了對貴族門閥制度的不滿和批判;有的揭露了官員以權謀私、富可敵國的醜惡行為;有的表現了奴役戰爭下廣大人民群眾的悲慘和痛苦;還有的描寫邊塞風光,抒發保家衛國之誌;除此之外,還有表現流浪女性思鄉之情的詩詞和山水詩。
鮑照詩歌的藝術成就在南朝詩人中是最高的。首先,他的樂府詩具有抒情性強、氣勢流暢的美。他將強烈的抒情性與構詞之美結合起來,表達自己澎湃的感情。其次,語言有自己的特點。他註重錘煉文字,文字氣勢磅礴,有震撼效果。此外,鮑照對七言詩的發展也有很大貢獻。他大膽創新,積極創作,極大地發展了七言詩的風格,直接影響了唐代七言歌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