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唐代音樂文化對詩歌的影響

唐代音樂文化對詩歌的影響

唐詩能如此優秀,主要是因為詩歌本身的發展規律和唐代的社會因素。

詩歌自身的發展規律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發展和高峰,歷代詩歌的發展奠定了唐代詩歌的基礎。隨著漢朝的建立,各種民族文化開始融合。歷代建立的中原四言詩體開始有了音樂的伴奏,但是四言詩並不能與樂虎的音樂完美配合,於是出現了七言詩。

這壹時期,詩歌的文化發展進入了壹個緩慢期,從《詩經》到魏晉,接近壹千年。中國古詩詞的主流沒有變。此外,詩詞歌賦等雅俗之物多流傳於統治者之間,喜愛的也是上層文人。直到曹植的出現,才是中國詩歌的轉折點。這個才華橫溢的人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使當時的人們發現詩歌其實可以獨立於音樂之外。

後來,曹植對政治權力的爭奪不感興趣,開始致力於詩歌的研究,他發現了平仄格律。就像現在的韻,詩歌可以脫離音樂,成為壹個獨立的個體。通過單詞本身的發音,詩歌也可以單獨背誦,形成壹種自己的規律。

之後,完全迎來了唐代詩歌文化的繁榮。平仄格律的出現使詩歌流行起來,詩歌不再是上流社會玩的東西。普通人可以輕而易舉地跨入詩歌的門檻,全世界的詩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也是大量的詩人有著詩人和聖人的樣子。沒有這個龐大的基數作為鋪墊,就不會有唐代詩歌的巔峰。因此,唐代可以看作是詩歌自然發展的規律。這時候前面的積累成就了唐代詩歌的爆發。

時代和社會因素

寫作風格的扭曲

南北朝的宮體詩,雖然寫得很精致,讀起來很豪華,但是很空洞,沒有實質性的內涵。再加上南北朝後期戰亂,整個社會頹廢,那些文藝作品不僅僅是用來欣賞的,更是用來表達對那些頹廢青年的抱怨。

唐朝建立初期,壹切都是壹片廢墟。初唐陳子昂四大傑出知識分子開始傾吐,文學百家爭鳴。正是有了這個群體,詩歌才從享樂主義者和頹廢派手中被拽了回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唐詩詠背誦了世間萬物,背誦了國家政治,背誦了意氣風發。唐的積極態度也激勵了每壹位詩人,每壹位詩人都為唐詩的繁榮做出了努力。

政治啟蒙

唐朝的政治無疑是繁榮開放的,科舉制度的建立使得各地弟子入朝為官成為可能。正是通過這個體系,很多人開始改變對讀書無望的想法,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讀書的道路,這也為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讓文明開始進步。尤其是武則天時期,為了廢除之前的舊臣,培養自己的勢力,科舉制度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成為了天下士人的天堂。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們自由寫作,自由表達思想,使唐詩達到了頂峰。

另外,也正是因為唐朝的繁榮,那些文人才可以隨心所欲的追求文學。妳想想,如果是壹個貧窮或者戰亂的朝代,那些詩人連生存都有問題,怎麽會有多余的心思去寫詩?

雜念

這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唐朝的繁榮和經濟體制的開放,各國文化在唐朝匯聚,政治開明,朝廷自信,百姓開朗,各地區文化碰撞,使得唐朝的詩歌呈現出各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