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壹首倒韻的詩。

壹首倒韻的詩。

其實這種倒裝句並不完全體現在口語中,在壹些高雅文學的創作中也很容易出現。先不說古漢語中倒裝句的情況很多,古典詩詞中也有。在現實生活中,和山東人搭配倒裝句,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註意到古典詩詞中的倒裝句,這讓我們覺得很奇怪。

大詩人杜甫是這方面最傑出的例子。

王燕夫說:“子美善於運用故事和俗語,而且經常顛倒使用。語言嚴厲而健康,如‘他知道今夜露珠將霜,家中月色何其明!’。"

這兩句古詩出自杜甫的壹首唐詩,題為《月夜憶兄弟》。“他知道今晚的露珠會是霜,家裏的月光是多麽明亮啊!”是最經典的詩句之壹,它表達的意思也不過是“今夜壹片白,故鄉明月幾時明”。但經過這樣的語序顛倒,卻賦予了這首詩濃濃的鄉愁,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其實這種現象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杜甫用過,其他詩人也用過。如王之渙的《在鷺宿》和描寫壯麗山河的經典詩句“山遮白日,海泄金河”顛倒。“黃河入海”本義平淡無奇,但壹改成“和洋泄金河”,頓時有壹種意境開闊的感覺。

在劉禹錫筆下,是追求詩歌的層次和節奏,有意識地把詩倒敘。劉禹錫經典懷舊唐詩《石頭城》中,有“

白居易的《長恨歌》裏也有這樣的例子。"他從他臨時的宮殿裏凝視著荒涼的月亮,他聽到晚雨中的鐘聲,切割著他的胸膛"因為音節節奏顛倒了。我們以前背古詩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到節奏的變化,尤其是七言古詩多是223的節奏形式。“走在宮中——見月——悲色,夜雨——敲鐘——斷腸聲”原本表達的是“官見月色悲,夜雨聞鈴斷腸”,太過平淡無奇,根本不是壹種醇厚的詩意語言。

經過倒裝句,這樣的詩句子更有節奏感和旋律感。

此外,在王維的作品中,“洗衣女歸竹吟,漁舟前荷葉收”也是顛倒的。正常的順序應該是:因為荷花會在漁船下動,竹子會因為歡女歸來而鬧。但經過細膩的倒置,既符合了韻律詩的要求,又賦予了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藝術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