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講述了中國北平老城的黃包車夫祥子的悲慘故事。祥子來自農村,沒落的農村讓他無法生存。他來到這個城市,渴望用自己誠實的工作創造新的生活。他嘗試了各種工作,最後選擇了拉人力車。這種職業選擇表明,祥子雖然離開了土地,但他的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思維方式。他習慣了個體勞動,同時也渴望有壹輛像土地壹樣可靠的車。買輛車,做個獨立勞動者,“這是他的願望,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願望的機會。奮鬥了三年,買了車,不到半年,就被搶了。但是祥子還是不肯放棄自己的汽車夢。雖然他對自己的追求有所懷疑,幾度動搖,但他壹直振作起來,再次奮鬥。應該說,祥子頑強的性格和倔強的態度與生活作鬥爭,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鬥爭的結局以祥子的失敗告終,他最終沒能實現擁有自己汽車的夢想。這部小說的現實深刻性在於,它既描寫了祥子被惡劣的生存環境所剝奪的物質生活,又描寫了祥子在人生理想被摧毀後的精神墮落。“他沒有心,他的心已經被取走了。”壹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造成了行屍走肉的無業遊民。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對祥子周圍人物和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貌,軍閥、間諜、汽車廠主的醜惡嘴臉,以及他們編織的統治網絡對祥子的壓迫和被壓迫關系的扭曲反映。小說不回避祥子和虎妞之間的本能欲望和壹點點依戀,但同時又深刻地描述了,即使是這種男女之間的愛情,也是建立在金錢和利益的關系之上的,所以虎妞要時刻把錢掌握在自己手裏。“錢在她自己手裏,權在她自己身上。”虎妞和祥子的結合無疑加重了祥子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