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泡妞的方法有多優雅?他們是怎麽相愛的?

泡妞的方法有多優雅?他們是怎麽相愛的?

在幾千年的古代,男女是高度不平等的。男女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數男女婚前從未謀面,全憑媒人張巧嘴和他父母的判斷...

愛情是壹個永恒的話題。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愛。在中國歷史上,有說不完的愛情故事,比如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焦仲卿與劉蘭芝殉情,牛郎織女的“天河相會”,七仙女與董永的“神仙眷侶”,白娘子與徐賢的別離,梁祝對兩只蝴蝶的癡情,牡丹亭與花為媒,蔡鍔與小鳳仙,都是耳熟能詳的愛情故事。古人是怎麽談戀愛的?可以說森林很多,情況各種各樣,不盡相同。

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後之愛是常態。

在幾千年的古代,男女是高度不平等的。男女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數男女婚前從未謀面,這完全取決於媒人張巧嘴和他父母的判斷。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壹塊木頭扛走。”按照儒家制定的倫理,女人“不娶父,嫁夫,夫死子”。在家裏,她“有父從父,無父從弟”。反正不算。在社會地位低下的情況下,怎麽會有愛情呢?辭職是女人唯壹的選擇。

因為女人社會地位低,不能像現在這樣隨便要求離婚,所以古代婚姻相對穩定。在男權社會裏,男人為了追求男人所謂的“幸福”可以休妻,可以有多個小妾,而女人只能服從和維護“四德”,即“女德、女言、女貌、女德”,理論上,男人有了小三是不能吃醋的。她應該做的是和這個小妾和平相處。賢妻良母是古代女性的典範。

古代婚禮場景

在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古代的婚姻大多是不可能“幸福”的,尤其是女性,想討個老公更是難上加難。這就是潘金蓮出軌西門慶,給武大郎下藥的原因。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除了少數婚前有過戀愛經歷的人,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婚後戀愛,慢慢培養感情。因為倫理的約束,女人往往把所有的情感都用在了丈夫身上。如果這個男人也喜歡這個女人,婚後自然會遇到愛情的火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婚後的愛情大多是“夫唱婦隨”的形式,這種習慣壹直影響到今天。

追求幸福,勇敢的女性壹直在抵抗。

在古代,婚姻中“夫唱婦隨”的類型也遭到了很多女性的抵制。她們不願意被命運所支配,也不願意在沒有遇到男人的情況下相互委身,所以她們突破了各種刻板印象,主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幸運者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由於這種行為會遭到世俗社會的反對,不幸的悲劇也時有發生。

主動追求幸福到最後的故事,在信史、野史中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卓文君在家裏聽到司馬相如演奏的聲音,偷偷看到司馬相如帥氣的樣子,不禁心生愛意。她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與司馬相如私奔了。好在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生米煮成熟飯”的局面下,卓文君的父母也不再堅持反對。相反,他們給了這對年輕夫婦很多錢,司馬相如也不負眾望,受到皇帝的青睞。他沒有壹輩子生活在貧困中。夫妻間的恩愛雖然也有過感情波折,但最終還是以和解告終。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楊家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其中與穆的故事也是壹個傳奇性的愛情故事。穆桂英主動追擊楊宗保,活捉了楊宗保,同時打敗了楊宗保的父親楊六郎。最後在給龍木的條件下,得到了楊家人的戀愛許可。這段歷史雖然是野史,但北京仍有慕克齋的遺跡,據說是穆氏後裔。

但是大多數愛情故事都沒有卓文君和穆那麽幸運。織女和天上的七仙女都積極追求幸福,但最終織女和牛郎每年只能在鵲橋相會壹次,七仙女被迫回天分離夫妻。更不用說那些地面上的人了,焦仲卿和劉蘭芝最後都死於殉情,而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化蝶》中也死於殉情。《水滸傳》中的潘金蓮甚至被描述為奸婦。西門慶當然不是什麽好東西,但潘金蓮嫁給武大郎顯然不是合適的壹對。就目前來說,她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那時候,她唯壹的出路就是和武大郎在壹起過壹輩子。

勾引女人,古人遠比今天的庸俗高雅。

自古以來就是男權社會,愛情往往是壹邊倒的,男人調戲女人的情況比較多。除了壹些欺負女人的惡霸,古人的愛情,尤其是文人的愛情,更高雅,比現在的彩禮和車、房、票的庸俗好多了。

早在春秋時期,在《詩經》中,就有許多愛情詩流傳下來,如“關關雎鳩,在江洲。”美麗賢惠的女人是紳士的好配偶。混合荇菜,從左到右打撈吧。美麗賢惠的女子醒來追求她。追求得不到,白天黑夜總會想念她。龍小姐喲,叫人翻來覆去睡不著。混合荇菜,從左往右挑吧。美麗賢惠的女人帶著壹對夫婦和壹對夫婦來到她身邊。荇菜,從左往右拉吧。窈窕淑女,鐘鼓滿樂”,“坐在鴿子上不吃桑葚。“做女人沒什麽好擔心的。我還是可以擺脫煩惱的。妳擺脫不了女人的尷尬。”“投我以木濤,還我以瓊瑤。”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當時浪漫的愛情風完全可以從詩中讀出。

《詩經》中的愛情詩

秦漢以後,中國的詩歌逐漸發展起來,以詩詞歌賦求偶成為最流行的愛情表達方式。司馬相如的《鳳凰乞求鳳凰》寫道:“有壹個美麗的女人,我永遠不會忘記她,當我看到她。壹天見不到妳,我就想瘋了。鳳凰展翅高飛,四海尋燒。無奈美人,不在東墻。”光武帝劉秀說:“當官的應該是金仆,妻子應該是陰麗華。”唐代李白說:“進我相思門,方知我相思。”白居易的《浪淘沙》是這樣描述他的感受的:“君子和妾是什麽關系?相恨不如相信,相思開始覺得海不深。”但袁汝文說:“問世間情為何物,教我生死與共。”秦觀在《鵲橋仙》中感慨:“情如水,禮如夢,我耐鵲橋歸。兩情久則早晚。”在《晏殊》中有壹句話,當世界的角落裏有了貧窮,就只有無盡的相思。

以詩抒情的男女有很多,其中以李清照最為著名。“花從水漂到水,壹種相思,兩處閑情。這種情況是沒有辦法消除的,只能皺眉,只能往心裏去。”。今天就寫情書,偷個紙條扔過去,約好時間地點。在古代,要寄信來解除相思之苦。這樣,詩歌既抒發了感情,又鍛煉了文筆,才配得上壹個風流才子、才女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