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德彪西對月光的評價?

德彪西對月光的評價?

1.在音樂作品中,《月光》首先讓人想起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原題為《C小調奏鳴曲,作品27之二》),但這是歷史和他開的壹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貝氏原著中並沒有“月光”這個標題,但h . f . l . Relstabber(1799 ~ 1860)卻因為樂曲的第壹樂章想到了盧塞恩湖上的月光,因為它被命名為“月光”。德彪西的《月光曲》原本屬於“貝加莫組曲”的第三樂章,但作品太美了,人們常常單獨拿出來演奏,久而久之就忘記了它的真正出處。

作為印象派音樂的鼻祖,德彪西的音樂作品堪稱名副其實的“聲畫”。人們曾這樣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借用這個評價,德彪西的作品可以當之無愧的稱為“歌中有畫,畫中有歌”。但要做到這壹步並不容易:音樂是流動的時空,繪畫是凝固的瞬間場景。但畢竟高手就是高手。他放棄了以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的歌唱旋律作為表現手法,轉而吸收了印象主義和象征主義畫派的技巧,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讓聽者用朦朧而多向的旋律重構聲音和畫面。傑作中這種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月光。正是因為《月光》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以至於即使在今天,現代主義作曲家也沒能寫出,至少沒能寫出壹部廣為流傳的描寫《月光》的作品。

德彪西對月光的處理無疑是特別的。

2.如果說“靜”是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點,那麽“動”就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在他的音樂裏,月光像水壹樣傾瀉出來,緩緩流動,充滿了整個房間。德彪西的音符有點離散,把旋律打散了。但它散而不亂,像溢出的水銀停在地板或臺階上。每個音符都給妳豐富的想象力。

貝多芬的《月光》是在月光下流淌的故事,流暢的旋律訴說著故事;德彪西的《月光》就是月光本身,是壹個美的夜晚。

3.就以月亮為主題的音樂而言,與否定敘事邏輯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德彪西的《月光》和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似乎是“積極的敘事邏輯”。然而,這也是壹種積極的敘事邏輯。德彪西的《月光》似乎還停留在“六朝抒情散文”的境界,而貝多芬的《月光》已經是以“興”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唐詩”、“宋詞”了。我暗暗覺得貝多芬的月光似乎比畢彪的月光“超越”了壹些。

為了說明上述結論,下面將對德彪西的《月光》和貝多芬的《月光》做壹些必要的工作。

* * * *

由於音樂藝術的特殊性,我們只能默默地欣賞法國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而不能訴諸語言。

對於這首著名的印象派歌曲,我所能訴諸的無非是以下非常模糊的整體“印象”:對於法國著名作曲家德彪西來說,所謂的“月光”,似乎既有外界對景物的有意識的印象,也有內心思想的起伏。

“月光”的“印象”與“人心”的“思想”的類比,也成為德彪西《月光》的主題。

同樣,由於音樂藝術的特殊性,我們只能默默地欣賞德國著名古典浪漫主義作曲家貝多芬的名曲《月光奏鳴曲》(第壹樂章),而不能訴諸語言。

對於這首《月光奏鳴曲》(第壹樂章),作者能訴諸的無非是以下非常模糊的整體感受:所謂的《月光》,似乎更適合貝多芬的精神跳水。

如果說:德彪西的《月光》是由“眺望自然風景”引起的,印象發生了變化;然後,貝多芬的《月光》因為“對內心世界的內省”而升華了英雄情懷。這就是中國詩學中所謂的“興”。

與貝多芬陽剛的激情奏鳴曲(第壹樂章)相比,《月光奏鳴曲》(第壹樂章)是壹首陰柔的樂曲。當壹天過去,作品歸於平靜,朦朧的月光讓主人公審視自己靈魂深處的夢、詩、欲、欲,尋求某種心靈的平靜。貝多芬的《月光》是英雄的內心獨白,是偉人的沈思。在這裏,藝術表現的主要形式應該是“興”,狂熱的追求和熾烈的行動正在“積極的敘事邏輯”中醞釀。

正因為貝多芬的《月光》第壹樂章是壹個英雄的內心獨白,是壹個偉人的沈思和領悟,所以接下來的第三樂章被蘇聯音樂美學家、音樂史家加拉克·卡亞在他的《西歐音樂的傑作》壹書中描述為“壹種熾烈的抗議”、“壹種日益狂暴的沖擊”、“壹種具有可怕力量的爆炸”,以免突然出現。正如加拉克和卡亞所說,這是從“抒情的哲學沈思”到“鬥爭”和“行動”的轉變。

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曾引用貝多芬的名言:“我是為人類釀造純凈醪液的酒神,我是賦予人類最高精神的狂熱者”。據此,似乎月光的第壹樂章可以比作酒神狄俄尼索斯釀造的“純醪”,月光的第三樂章可以比作“純醪”引發的“人類精神的最高發燒”。貝多芬的“澎湃的感情”,確實如加拉克和卡亞所說的“廣闊的空間”。所謂“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見趙鑫珊《貝多芬的靈魂》),只把樂聖貝多芬的《月光》看做“溫柔如水,禮如夢”,不可同日而語嗎?

4.在西方音樂中,關於月光最著名的音樂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和德彪西的《月光》。兩者都簡稱“月光”。音樂界認為前者是神話,後者是真的為月光而寫。事實就是如此。但200年來,貝多芬的這首歌,寫於1801,壹直被稱為“月光奏鳴曲”。

1801年,在完成了《C小調奏鳴曲》之後,喜歡給自己的作品加標題的貝多芬並沒有給這部作品起任何名字,只是口頭上稱之為“幻想奏鳴曲”。當然也不可能把它的第壹樂章叫做“月光”什麽的。他幻想的是誰?給壹個叫“朱麗葉伯爵夫人”的女人。貝多芬和她有過壹段戀情,他的作品都是為她寫的。那麽為什麽近百年來壹直被稱為“月光奏鳴曲”呢?發起者是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勒(1790~1860)。他說,聽貝多芬的音樂總會讓他想起“瑞士魯森湖的月光,像湖上蕩漾的小船”。

後來的故事就更美了。據說貝多芬有壹天晚上在維也納散步的時候聽到有人演奏他自己的作品,其中有壹段總是不好。當他敲門看到壹個盲女坐在琴凳上時,貝多芬深受感動,立即示範。當主持人知道這是他們仰慕的貝多芬時,非常激動,懇求貝多芬再彈壹首。盲女說她的哥哥是壹個貧窮的鞋匠,他們沒有錢為他的音樂會買昂貴的門票。貝多芬立即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此時窗外月色皎潔,萬籟俱寂。寂靜的夜晚,只有風輕輕吹過樹梢的聲音。貝多芬閉上眼睛,慢慢地演奏了這首即興作品,所以人們稱之為《月光奏鳴曲》。

據說後壹個故事是由壹個不知名的作者虛構的。當時出版和劇場老板也知道炒作,為了擴張。工作的影響,他們試圖宣傳這個故事。樂章本身就很優美,加上這個故事,月光奏鳴曲得到了認可,廣為流傳。盡管俄國作曲家和鋼琴家魯賓斯坦試圖糾正這種誤導,但他說:“在音樂中,月光應該用朦朧、夢幻、平和、溫柔的手勢來表現,而這首奏鳴曲的第壹樂章完全是悲劇性的。”

我不這麽認為,至少對我來說是相反的。是《月光》的片名讓我感受到了寧靜的月夜,也是寧靜的月夜讓音樂最終定格在了我想表達的淡淡的憂傷裏。

貝多芬寫這部作品第壹樂章的時候真的很傷心:他聾了。對作曲家來說,有什麽比失去聽力更不幸的?18011116他寫信給他的朋友韋格勒,說:“這兩年我過著多麽孤獨和悲傷的生活,妳無法想象:我的耳疾仿佛是壹個幽靈,處處阻擋著我,我在躲避著每壹個人,仿佛我是壹個討厭鬼。

雖然《C小調奏鳴曲》的第二、第三樂章依然體現了貝多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永不屈服”的壹貫風格,但第壹樂章確實很悲傷。貝多芬自己稱之為“幻想奏鳴曲”,顯然是想說他對朱麗葉伯爵夫人的感情只不過是壹種“幻想”。他對自己的耳疾深感悲傷。

知道了這壹點,人們還是固執地把它和月光聯系在壹起。因為孤獨安靜的月光真的會讓人陷入悲傷的情緒。無論是“擡起頭來看,發現是月光又沈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的思鄉之情,還是“這輩子這壹夜不總是好,明年何處見明月”的遊子之情,冷月引入的壹輪悲傷和貝多芬因耳疾而悲傷,都是同樣的心理情境。殊途同歸:都是悲傷。

月光也是壹樣。古往今來,無論是外國作曲家還是中國詩人,由於主觀感受和興趣不同,作品差異很大。這無疑和大家當時的環境和心情有著決定性的關系。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1862~1918)的《月之光》是壹首風格迥異的作品。

《月之光》最初是在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1844~1896)的影響下寫成的。65438年至0884年,德彪西赴意大利留學,期間遊歷了意大利北部的貝加莫,那裏的美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旅行回來,看了魏爾倫的《月之光》,啟發我寫了《貝爾加面具》組曲,第三首叫《月之光》,表達了對貝加莫月光的印象。因為它的獨立性更強,所以經常作為單獨的曲目播放。

運動開始的感覺是,明月當空,遠處阿爾卑斯山的雪像銀壹樣,整個世界都晶瑩剔透;夜空如黑絲絨般綿延,鉆石般的星星稀疏地墜落。月下,袁野安詳自在,狂風呼嘯,樹葉沙沙作響。德彪西充分發揮了音樂的創造能力,不僅使人們“看到”了作曲家所描繪的月夜美景,還與作曲家壹起進入了壹種美好的冥想。奇怪的是,這不是月光帶來的那種憂傷,而是“月亮,現在海上長得滿滿的,此時天涯* * *的”豁達,“雲破月照”的無聲之美,甚至是“月到柳梢,人逢黃昏”的甜蜜回憶。

兩種月光,兩種情懷,這是作曲家當時的心境決定的。貝多芬表達了他的悲傷。起初,他用四小節的緩慢介紹衍生出壹個悲劇主題,發展成呻吟和嗚咽。右手的旋律部分逐漸斷掉,幾乎消失,只剩下三連音的伴奏音型均勻流淌,仿佛是心中無聲的痛。

繪畫中有“亮色”,音樂中有“亮音”。第三個音程有壹種眼前壹亮的感覺。它使人想起明亮晶瑩的月光。綿長的旋律線和沈穩的節奏,再加上柔和清亮的和聲,達到壹種寧靜致遠的效果。這就是德彪西的《月光》和貝多芬的《月光》的區別

生活中沒有人願意悲傷,但反映到藝術作品中往往就成了壹種美,這是壹種奇怪的審美現象,更不用說展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了。

這就是貝多芬和德彪西的《月光》同時受到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