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在枕頭上,徹夜難眠。壹堆堆悲傷和哀怨在湧動。它是什麽形狀的?就像江海中的巨浪。夜很長,很難知道。奈穿上衣服,坐著望著天空,數著冷星。
雖然我所有的思緒都在黎明化為灰燼,但我的腦海裏只留下了離別愛人的身影。擡頭望去,只見壹輪殘月漸漸隱沒在西邊的天空。面對這種情況,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原文
堆在枕上愁,海翻波濤。
總是很難知道什麽時候夜長,孤獨的時候我會坐起來數冷星。
天亮了,壹切思緒化為灰燼,還有人留下。
殘月西流,沒有理由不流淚。
給…作註解
黎明:黎明,就在黎明前。
離婚:指作者的妻子楊開慧。1920年冬,毛澤東和楊開慧在長沙結婚。
殘月:黎明時的月亮形狀像壹個鉤子。宋·梅姚晨《夢後寄歐陽永書》:“五夢千裏,殘月壹城雞。”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個詞寫於1921。1920年冬,毛澤東與楊開慧結婚,次年春夏毛澤東外出考察。這首詞寫的是婚禮開始時的悲傷。枕上,取第壹句中的漢字,表示寫在枕上思考的感受,壹看就不失眠。尚侃寫的是離別的悲傷。
壹個“堆”字,形象地表現了很多悲傷;“有什麽心事”的問題自然引出了“江海翻波”把流水和離愁結合起來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表達方式。
“人自然長大,恨水長於東”,“離愁越來越遠,遠方如春水”,“化作春江淚流不止,愁不勝愁”都是無盡愁的比喻。
擴展知識
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
中國人民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 * *生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先驅。
近代以來,中國是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生產黨第壹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民族面貌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