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中午,太陽很熱,農民們還在勞作,珠子滴進泥土裏。
誰知道中餐每壹粒都是硬的。
這首詩壹般認為是唐代詩人沈李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聶的作品。
翻譯:
農民們正在辛勤耕作,剛過中午,汗水壹滴壹滴地落入谷穗下的土壤。
誰知道盤子裏的每壹頓飯都是農民的辛苦。
語:唐·《古風》二:“鋤草當午,汗滴入土。”梁啟超在壹家報紙上對國有土地論的再駁:“只有下午鋤地流汗的農民,往往要付出收入的五分之壹。”
擴展數據:
這首詩描繪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在農民田間勞動的情景,總結了農民壹年四季的辛勤勞動生活,最後用影響深遠的格言警句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由衷同情。全詩語言通俗樸實,音節活潑朗朗上口,廣為流傳,婦孺皆知。
其中,“誰知每壹粒糧食都是辛苦的”是中國傳統的“持家格言”,提醒人們註意節約,珍惜勞動成果。
聶,字,唐末詩人。他的籍貫有河東(今山西運城)和河南(今河南洛陽)兩個歷史記載。生卒年,平均壽命不詳,他生活在公元870年左右。鹹通十二年(871),任華陰第壹官。
代表作品有《永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期荊古城》、《雜怨》等。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永田家》和田家的兩首詩(第壹首)。許多詩詞深刻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對廣大田家農民的苦難有著極其深切的同情。
(772-846),漢族,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武城縣(浙江湖州市)人,是秘書李的曾孫。年輕時在潤州(今江蘇)無錫的惠山寺讀書。27歲時,他考上了中學,成了壹名助教。
他和元稹、白居易成為摯友。他生命中最輝煌的部分是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他寫了20首關於樂府的新詩,已經失傳。有兩句詩的題目是《悲憫農民》:“鋤草的日子到了中午,汗水順著泥土往下滴。誰知道中餐每壹粒都是硬的。”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收錄了四卷唐詩。
百度百科-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