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為什麽把1890~1917視為「白銀時代」?

為什麽把1890~1917視為「白銀時代」?

百度百科:白銀時代的俄羅斯文化

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的近30年裏,俄羅斯經歷了壹場廣泛而深遠的思想文化運動。它的先行者是新詩潮流,隨之而來的是整個文藝領域的全面革新,包括散文創作、戲劇藝術、文學批評、音樂和繪畫。隨著審美意識的變化,藝術開始具有新的意義。與此同時,各種新的西方社會哲學思潮傳入俄羅斯,與俄羅斯哲學傳統發生碰撞,導致哲學空前繁榮,獨特的俄羅斯宗教哲學興起。藝術和哲學的繁榮促進了其他人文領域的變革和創造。在那個激動人心的時代,俄羅斯人被賦予了許多才能。這是俄羅斯文化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壹。這個時代就是所謂的“白銀時代”。

把這個時代稱為“白銀時代”,不過是人們從文化史中借用的壹個概念。早在公元前八世紀上半葉,荷馬之後古希臘最早的詩人赫西奧德就寫下了壹部傑作:長詩《工作與時間》。詩中說,奧林匹斯山上眾神最先創造的人類稱為“黃金種族”,之後是“白銀種族”、“青銅種族”、“英雄種族”、“黑鐵種族”,對應的五個時代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黑鐵時代。“五個時代”的提法常用來劃分文化史和文學史。它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文學中。屋大維統治時期被稱為古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這是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偉大詩人創作達到頂峰的時期。屋大維死後的兩百多年,也就是羅馬帝國初期,是古羅馬文學的“白銀時代”。這個時代的文學成就主要有塞內加的悲劇、菲德爾的寓言、彼得羅涅烏斯和阿普勒斯的小說、馬赫爾的碑文等。不難看出,羅馬文學中的這個時代被稱為“白銀時代”,似乎說明其文學成就略低於“黃金時代”,但也相當突出,相當搶眼。

20世紀的人們,首先是俄羅斯作家和批評家,在這個意義上使用了“白銀時代”這個概念,試圖在19世紀文學的“黃金時代”之後,標記出某個文學時代及其特征。

根據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材料,“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這兩個概念最早是由俄羅斯著名的宗教哲學家、作家、批評家在評價和研究俄羅斯文學時使用的。在1909發表的壹篇文章中,羅斯和尼古拉·果戈理寫道:

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更復雜,也更重要。但是,普希金和尼古拉·果戈理的語言仍然是壹流的,無法超越。因為這種最大的完美,他們的語言獲得了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白銀時代的俄羅斯作家不曾有過、也永遠不會得到的如青銅紀念物般的魅力、永恒和確定性。畢竟,普希金和尼古拉·果戈理是俄羅斯文學的黃金時代。

顯然,羅紮諾夫認為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存在壹個“黃金時代”和壹個“白銀時代”。前者以普希金和尼古拉·果戈理為代表,後者以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代表。這是“白銀時代”概念在文學史研究中的用途之壹。

“白銀時代”這壹概念的另壹種用法可以在俄羅斯詩歌史研究中找到。壹些俄羅斯詩歌史的研究者稱那個被詩人普希金和萊蒙托夫的名字照亮的時代為俄羅斯詩歌的“黃金時代”。並比較了詩人A A費特(1820-1892)、A尼邁科夫(1821-1897)和雅皮波隆斯基(186554)。這些研究者顯然認為,19世紀的俄羅斯詩歌存在“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