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利用蘇軾的古詩寫議論文

如何利用蘇軾的古詩寫議論文

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之壹是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會使用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議論文使用頻率較高,所以在高考或工作中要經常使用。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議論文的教學,著力提高議論文的寫作水平。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壹直堅持給學生提供許多優美的古詩詞和名句,讓他們先學會“三技”(背、釋、寫),再引導他們運用到議論文寫作中,以求文章增光添彩。

第壹,長流水,連續線

充分利用這種課堂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不同文本,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向學生介紹和評價許多古代名句名句,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名句的審美價值。比如:

山叠水流曲折正愁無路可走,柳綠花開間突然出現壹個山村。(陸地旅行)

突然,像壹陣夜風吹來,仿佛梨樹開花了。(岑參)

雙方的青山對峙難分高下,壹葉扁舟款款從天邊相遇。(李白)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王誌煥)

設法登上山頂:它使我們腳下的所有山峰都相形見絀。(杜甫)

我是壹個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獨的陌生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王偉)

這些名詩名句,猶如壹串串閃閃發光的珍珠,朗朗上口,鏗鏘和諧,撥動人們的心弦,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每次閱讀都是很好的藝術享受。我充分利用早自習讓學生反復背誦,引導他們在閱讀上下功夫。只有多讀書才能用心學習,只有用心才能體會好句子的美。眾所周知,詩歌是壹種節奏鮮明的音樂語言藝術。通過讀詩,有助於理解和欣賞其優美的意境,有助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助於接受藝術的熏陶,難怪人們常說“好句百讀不厭。”讓學生背誦、講解,這是為應用打基礎,為議論文中運用好句子創造條件。

結合詩歌的單元教學,著重分析詩歌中的佳句,多方面誘導學生理解原句,教師指導如何在寫作中運用。比如李白的《難去》裏說的“遇故知隔長風破浪,直起我陰帆,橋深海深”。這是作者未來的理想,總有壹天他會驕傲,會激情。這種心態是古代文人所共有的,對李白來說更為突出。教師要在引導學生理解意義的基礎上,著重講解如何讓學生聯系當今社會的現實,表明自己對美好未來的決心,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遠大抱負。也可以是“乘風破浪與朋友相會時,直起我的陰帆,在很深很深的海上架橋”。

在學習修辭格的運用時,也要盡量列舉古詩詞中的名句,如:“問妳能有多少愁?”正如《壹江春水向東流》(李煜《於美人》)為了顯示比喻的巧妙,李煜用“壹江春水向東流”來比喻“悲傷”。真的很耐人尋味。壹江春水向東流的特點是清江的清水,慢悠悠,幽深悠長,深不可測,壹望無際。而人的悲傷是無窮的,又想打破自己的無能,於是兩種特性粘在了壹起,正好構成了這樣壹個比喻。用“飛臨三千尺,疑銀河落九天”來說明藝術上的誇張。以“日出紅花勝於火,春江綠如藍”表現雙重功能。用“朱門酒臭,路有凍死骨”來說明攀比的好處,等等。

總之,為了加深學生對古詩詞名句的理解和印象,要堅持利用可利用的形式和機會,如課前、活動課前5分鐘,對名句進行分析和鑒賞,做到“源源不斷”。

二、結合實際,巧妙運用

對比實例,讓學生知道運用古詩名句的好處。成語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貨比三家。”比較法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議論文中使用名句有什麽好處,用和不用有什麽區別?我經常拿它們和教學中的例子做比較:

例如,《教師法》的誕生並不容易。經過幾年的修改、討論、修改,最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明確規定了教師待遇、住房、醫療等等。

《教師法》持續了好幾年,然而在她開始向我們走來之前,我們打了壹千次電話,催促了壹千次。明確規定了教師待遇、住房、醫療等方面。

很明顯,文字很直白,但文字不是很簡潔。例2由於使用了白居易《琵琶記》中的壹句名句,不僅增加了文采,還包含了豐富的語義。《教師法》誕生的艱難過程濃縮在《然而我們千呼萬喚始出來》中,頗具可讀性、觀賞性和高雅性。

因文而異,靈活運用。議論文中使用的古詩名句,不限於壹種格式,可根據表達和表達的需要而變化,允許放在題目中、開頭、中間或結尾。在教學中,我經常口頭表達這些不同的用法。

在文章標題處引用古詩名句。2005年,江蘇考生的完美作文《人生三部曲》被題寫為《臨江竹》、《風雨無阻》、《青山處處照》,構思新穎、典雅、深刻。

在文章開頭嵌入詩詞,牽壹發而動全身,使文章開頭顯得深刻而富有詩意,可以使語言簡練而精辟。比如2004年陜西考生寫的《尋找幸福與精彩人生》的開頭:

“慢慢走在秋葉小徑上。我不禁唱道:‘有無盡的樹葉沙沙作響,無盡的悲傷滾滾而來’。哀嘆落葉的悲傷和不幸。其實落葉的人生可能就是這樣,只求春意盎然,秋色繽紛。改變妳的思維方式。龔自珍曾說,‘談戀愛不是無情。化作春泥護花’!我們應該歡欣鼓舞,享受多彩的秋景。”

在文章中間引用古詩詞,營造意境,以情景交融的藝術形象撥動讀者的心弦,引用或運用這些詞語,可以把我的靈魂寫在別人的領地裏,增添文章的魅力。比如:

其實美國人都是這樣的。為什麽我們中國人不知道這些?

“中庭月色清,無數花從影中穿過。”張喜安也知道,落花必須有壹個月光的距離,以顯示微弱的美麗。

“薄影橫而水淺,月暮中飄幽香”,所以林和靖也明白,只有透過黃昏,才能領略朦朧的美。

“白蓮花開前,彼岸柳如霜”,即含蓄的美壹定是通過單鵑更加婉約。

上面這段話選自2008年湖南滿分作文《彼岸,燈火闌珊》。文章摘抄了六首古詩,呈現出模糊之美、朦朧之美、婉約之美三種不同的美麗畫面,為主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浪漫華麗,看完所有的卷子都令人信服。

文末引用古典詩詞,有畫龍點睛、升華主題的作用,收到無窮的表達效果,使讀者深藏思緒,回味無窮。例如,2008年,江西考生“天涯* * *這件事”的結局是:

“香樹無花,空山鳥啼壹路!”自私的人類,請抹去妳的靈魂!妳們仍將是自然之子。讓我們壹起來體驗壹下。曾幾何時,“明月當空,天涯* * *此時”的心情!

引用整篇文章。比如2007年的京卷《壹個文人英雄在壹場雨裏應該是孤獨的》,文章以壹個題註開頭,唐代詩人劉長卿在題註中哀嘆孤獨,將《壹朵雨花》的縹緲溫婉之感引申為情感上的豪邁,即“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壹個花冢”,“而且”。那就拿納蘭性德的《我為什麽恨不起來?而李漁的“流水已出春,天地也。”舉壹些例子說明為什麽孤獨,也就是孤獨的意義。第六段列舉陸遊“紅酥手,黃藤酒……”而王維的《山茱萸缺了壹個人》,將孤獨升華為“壹種巨大的情感沈澱,化為沈默,也化為寫作的動力,讓細雨中的閑花變得鏗鏘不可磨滅”。

為了表達需要,有時壹首名詩的壹個詞或幾個詞可以改變,但仍在文中使用。比如換壹句話:“現代社會需要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為了早而快地培養人才,可以多種形式培養人才,這樣才能不拘壹格地產生人才。”只要把龔自珍《不拘壹格降人才》中的“降”字改成“走出去”,意思會更通順活潑。不僅可以改成“出”字,還可以改成:不拘壹格培養人才,不拘壹格推薦人才,不拘壹格選拔人才,不拘壹格愛護人才,不拘壹格珍惜人才,不拘壹格使用人才等等。

還有壹些換了幾句的例子,比如:“作文需要多方面的綜合材料,東西南北都不壹樣。我們必須收集各種材料,加以分析,才能對事物有全面深刻的認識,才能寫出好文章。”這是將蘇軾《題西林壁》中的“遠”改為“東、西、北、南”,巧妙貼切,為文意增光添彩。

可見,古詩詞名句不僅可以用在適當變化的議論文的不同位置,還可以作為話題、論點、論據。在指導學生寫議論文的過程中,我結合個人閱讀報刊的情況,及時對相關範文進行分析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特別是培養學生運用古詩詞名句的能力。這些報紙上的文章有的以名句為話題,有的以名句為論據,有的以名句為論據。例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報》的文章《安得府第千間》就用杜甫的名句來說明目前的住房困難。《中國教育報》的文章《潤物細無聲》,標題新穎,寓意深刻,告訴人們如何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比如《中國青年報》壹篇題為《但寸長草有幾多情,勝三春暉》的文章,就是全文的論點。文中有這樣壹段話:“這裏可以用古語:‘惟寸長草有幾多情,勝三春暉’。對於陪伴他們度過快樂少年時代,對他們進行才藝、性格、學習態度全方位教育的老師們,對於培養了千千萬萬音樂人才、享譽海內外的母校,每壹位校友都對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懷有崇敬和感激之情。”把中心論點“但寸長草有幾許情,得三縷春光”處處緊扣,討論透徹。比如吳國偉的《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求大業者,必經三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登高樓望天涯’,這也是第壹境界;”我決不後悔我的褲帶加寬,我將為伊拉克憔悴”,這也是第二個條件;‘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昏黃的燈光下’,也是第三名。“這段話用嚴舒、柳永、辛棄疾的名句作為論據,揭示所有偉大的大學專家都應該有堅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給同學們介紹了這些例子,讓他們明白了古詩詞名句不僅可以作為話題,還可以作為論點或論據,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效果顯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帶頭用好古詩詞名句。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形式都要盡量使用名句,最好能背誦200句以上,做到得心應手,熟練掌握。為了方便學生掌握,我會給學生提供常見的、常用的古詩詞和名句(以講義的形式),以便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多種形式的分類

在議論文教學中,我把名句分類如下:1。以前很珍惜時間:年輕人不努力,老年人難過;2.用於讀書寫字:讀萬卷書,下筆如神;3.用於新事:春園不能閉,壹枝杏出墻;4.用於勤奮學習:蜀山有勤奮之路,學海無涯;勤奮是天才,成功是有盡頭的;5.用來評論文章:欣賞奇篇,分析疑點;6.用於新舊交替:沈船邊的千帆,病樹前的萬木春;千家萬戶總以新桃換舊桃;7.用於單純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8.用於社會發展:二曹身敗名裂,江河不廢千古;9.在功夫上是很有深度的:為什麽要煉成鋼,變成軟指頭?10.用於場景的繁華:春城繁花似錦,春風傲馬蹄疾;11.用於珍惜食物:誰知道壹盤中餐裏每壹粒都是硬的;12.用於久經考驗:風知草,板蕩知忠臣;13.慣見本質: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14.用於個人實踐:紙上談兵感覺淺薄,不知道這件事需要做;15.用於各處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西湖,化淡妝和濃妝總是合適的;16.用來自作聰明:機構太聰明,錯過了青青的人生;17.用於客觀規律:青山遮不住,畢竟向東流;18.用於煥然壹新:東風易識,色彩常春;19.用於深沈的母愛:但壹寸長草有多少愛,回報三春暉;20.曾經熟悉生活:事事明了博學,人情煉成文章;21.用於前所未有:在我之前,那些已經逝去的時代在哪裏?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22.用於新奇和別出心裁:不知是誰剪開了薄葉,二月的春風像剪刀;23.用在幽默的環境中:蟬林比較安靜,Tonamiyama比較僻靜;24.用於雄偉:黃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堂,進入海洋,壹去不復返;妳可以在月球上待上九天,妳可以在五洋捉龜;25.用於貧富懸殊:朱門酒臭,路有凍死骨;26.以前到處都有朋友:在海裏認識妳自己,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27.用於情深:桃花潭深千尺,不及王倫情;28.用於人生沈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此事古而難;29.用於內憂外患:太陽何時落山?無奈花落;30.用於優越條件:明月先得水塔,陽光下花木易為春;31.用於吉兆:竹外桃花三兩,春江水暖鴨先知;32.是用來保命的:山河無道疑,又有壹村;33.用於愛國:王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34.對死有價值:自古誰在生命中沒有死過,保持赤子之心,照耀歷史;35.用於正直:我不怕被人砸,我要在人間保持清白;36.致力於探索:路漫漫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37.用於選詞:唱壹個詞,斷幾個詞幹;三年兩句,壹曲兩淚;38.用在同壹個船上:我們都不快樂——直到天荒地老,我們相遇。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39.習慣了互相較勁:壹點點青紅,沒有多少動人的春花;40.遠見:壹旦爬上山頂,妳會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小..

在分類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註重提高應用能力。口語練習與筆頭練習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有助於學生提高運用各種形式的古詩詞名句的能力,使議論文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