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學體現的是人性精神,孔子的禮學體現的是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文主義是人類永恒的主題,適用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政府,而秩序和制度社會是建立文明人類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髓。
孔子晚年的最高理想叫做“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裏,世界上的人彼此相愛,愛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僅僅是家人,還有父母和孩子。孩子可以得到溫暖和關懷,孤獨的人和殘疾人可以依靠,男人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壹個滿意的家。沒有詐騙,沒有小偷,沒有路要接,晚上沒有門要關,大家坦誠相待,人才選拔,大道之行也是壹種公共服務。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是“禮”和“仁”。在治國方略中,他主張“以德治國”,以德治國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被稱為“德治”或“禮治”。這種策略把道德和禮貌應用到人民身上,收緊等級制度,把貴族和平民完全分為被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打破了原來貴族和平民的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時期有著深厚宗法禮制傳統的魯。此時,周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之間爭鬥不斷,造成了“喪王、廢禮義、失政權、家絕天下”的社會現實。“無君無臣無父無子”成為那個時代的特征。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精神和信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 * *同構成為孔子政治思想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和“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壹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是:道路暢通,“天下為公善”,所以人們可以“擇才擇能,談信義,修友情”,“人不僅親,而且獨生子,這樣老有所養,強有所用,幼有所長,孤病皆可養”,陰謀詐騙不旺,盜災不起。“小康”是孔子倡導的較低的政治目標。“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大道隱,“天下為家”,“家家親,每個兒子都是自己的,貨物都是自己的”。與這種貧富不平等相適應,出現了“取天子君臣,忠父子,和兄弟,夫婦”等壹系列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麽完美,但是有正常的秩序,有禮,有仁,有信,有義,所以叫小康社會。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的是“私有制”出現後,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和“小康”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願景和目標,也激勵了進步的思想家和改革者,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孫中山等都受到了他們的影響。孔子最重要的經濟思想是“重義輕利”和“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影響很大。
孔子所謂的“義”是壹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是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在“義”與“利”的關系上,孔子把“義”放在首位。他說,“看妳要什麽”。公元前之前就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面前考慮如何符合“義”。他認為“義隨取”,即只有符合“義”才能獲得。孔子甚至在《論語·子涵》中主張,少談利潤是必要的,但不要回避利潤。《左傳·成功二年》記載,做不道德的事發財就像浮雲,不屑於不義之財。孔子還認為,對待“義”和“利”的態度可以區分“君子”和“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明白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只知“利”不知“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立人》中所說的“君子義,小人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強調“義”,就必然鄙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非常不滿,稱其為“小人”,因為孔子認為人應該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肩負更大的責任。他希望他的學生成為價值承擔者,而不是農民。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提出人的自然素質是相似的,性格上的差異主要是後天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性相近,學遠”)。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被教育,每個人都應該被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塾,多招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將教育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官”,學成之後就去做官。他受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政治上的君子,君子必須有很高的道德品質。所以孔子強調在學校教育中必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弟子進則孝,出則孝,至誠守信,愛民和善。有余力就學寫”)。
在教學方法上,孔子要求教師要有“有教無類”、“經國濟天下”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註重幼兒教育和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誠實的學習態度,虛心好學,時不時復習所學,做到“溫故而知新”,拓寬加深新知識的外延,“舉壹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是道德標準,“仁”是最高的道德標準。“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了立誌、克己、修行、自省、勇於改革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他在提倡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強調學與思的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要“學以致用”,將所學應用於社會實踐。
他首先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怒,不怒,不怒。”這意味著,當學生認真思考並達到壹定水平時,教師應該啟發和啟發學生。他也是最早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交談和個別觀察,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培養德、言、政、文等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壹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不厭,教不厭。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榜樣行為影響學生。他愛他的學生,學生們也非常尊敬他。師生關系很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範。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僅培養了許多學生,而且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教育理論,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經濟體制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如魯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始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有土地的合法地位,這是春秋時期的壹項重大經濟改革;但據《左傳》記載,孔子在編輯《春秋》時,記載了“首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民不富,君不富。《論語》中也有記載,孔子主張“利人之利”,即做對人民有益的事。另壹方面,他主張賦稅要輕壹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據《論語》記載,孔子還向當時的政治家們宣講,要求政治家們不能太奢侈,要註意節儉。他說:“奢侈不遜,節儉固本。”與其自卑,不如踏實。”同時,它還提倡“節約和愛他人”。這包括將孔子的“仁”的思想運用到經濟領域。孔子美學思想的核心是“美”與“善”的統壹,是形式與內容的統壹。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作為改變社會政治的手段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而孔子認為,壹個完美的人應該在詩、禮、樂三方面培養自己的修養。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文學理論影響很大。
孔子在易學中明確提出了“美在其中”和“異論”等著名的美學命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男孩問易》提出了易派之美——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生活的美好;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認為“陰陽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謂美學之流派”。孔子壹生遊歷甚廣。他從長期的旅遊生涯中領悟到精辟的人生哲理,形成了獨特的旅遊觀。孔子的“遊”主要有三種形式:觀光、遊學、官遊。換句話說,孔子問學問教,求仕,生情傳道。他的出行行為與讀書、做官密不可分。孔子的旅遊思想大致可以概括為:
孔子的遠近遊觀
子曰:“君子喜德,小人喜土”,“書生居屋不足以為士。”意思是君子不要思念故土,要通過留學來增長見識,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抱負。由此可見,孔子“故地重遊”,反對“惜家”、“惜地”的心理和行為,甚至把安居樂業的願望和對家鄉的懷念作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線。但孔子也說:“父母在,不遠遊必遊好”,很明確地表達了他提倡近遊的思想。“父母在此,不遠行”也是儒家崇尚孝道、服務父母、註重人情往來的體現。
孔子“故地重遊”,反對“遠遊”,提倡“近遊”,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不然。孔子的近遊與遠遊的觀念並不矛盾,而是對立統壹的,類似於“魚與熊掌”的關系遠遊與近遊實際上體現了儒家的“忠”與“孝”,報國與父母的對立統壹。孔子雖然提倡“近遊”,但並不盲目排斥遠遊。他雖然提倡孝道,甚至提倡“治國平天下”。是否適合遠遊或近遊,選擇的標準是是否“合理”。事實上,14年跟隨孔子周遊世界的弟子中,有很多父母還健在。孔子反對的是沒有正當目的但超出合理水平的“遠遊”。
孔子重視文化和自然之旅,提倡“以德比山河觀”
孔子壹生周遊世界,註重聽樂觀的儀式,開創了中國文化旅遊的先河。據史書記載:“孔子曾西進周室,在求禮,學以長虹為樂,觀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來周朝的目的是向老聃學習。此外,孔子在訪齊期間,與齊太師就“樂”進行了交流,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論語》:“聞邵於齊,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曰‘吾欲不樂,而我也。’“孔子周遊列國,學習和欣賞古代的禮樂文明,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文化旅遊。
孔子除了提倡聽樂觀的文化之旅,還註重了解山川的自然之旅。對於山水自然景觀,孔子更註重“美”的感受,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孔子看來,智者的聰明、敏銳、行雲流水,具有形而上的概括性;仁者寬厚的性格,與莊嚴穩重的山是連在壹起的。這就是“風景勝於道德”的審美觀和體驗觀。“比”指的是象征或比喻,“德”指的是倫理或精神品質,是指在欣賞山水自然景觀時,根據其特點把比喻與人的品德聯系起來,即把自然景觀擬人化。
孔子主張旅遊要健康適度,反對遊子。
孔子曾說:“得者有三樂,失者有三樂。音樂節,禮樂,道人之恩,多賢友有益。樂而驕,樂而遊,樂而樂,痛。”換句話說,以驕傲為樂,吊兒郎當,遊手好閑,以大大小小的宴席為樂,是有害的。可見孔子反對遊手好閑、放蕩不羈、無拘無束玩樂等流浪行為。他認為流浪超出了個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和社會禮儀的允許範圍,流浪帶來的快樂是暫時的、有限的,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怒而忘食,樂而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他也是人,怒而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自己的老年即將到來。”當時孔子已經帶領弟子環遊世界九年,歷盡艱辛。他不僅沒有得到省長的任命,還差點死掉。但是孔子並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他依然樂觀,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知道自己做不到。
◎在貧窮中快樂。
子曰:“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的心目中,主持正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當貧富與道德發生矛盾時,他寧願貧窮也不放棄道德。但不能把他的太平安樂看作不求富貴,但求維護道,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孔子曾說:“富而貴,人欲其所欲;不走大路,哪兒也去不了。貧窮和吝嗇是人們所厭惡的;不走大路,就不走。”“有錢可用,雖然鞭子多,我也做得到。妳要不到,就按我說的做。”
◎學而不厭,教而不厭。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所以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他在當時很有名,幾乎被認為是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本人並不這麽認為。子曰:“聖人仁者,我焉敢?”樂此不疲,教人不厭。“孔子得知沒有正規的老師。誰有知識,誰不懂,就拜他為師。所以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選好的跟著走,改不好的。"
直走。
孔子天性正直,主張直行。他曾說:“我對別人,誰毀我名譽?”有名氣就要去嘗試。思敏也,三代之所以直行。“《史記》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要求老子講禮貌。臨走時,老子贈言:“精明透徹,近死,善議人。辯廣大者危,惡者也。做兒子的不該有自己的,做部長的不該有自己的。“這是老子對孔子的善意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壹些缺點,就是看問題看得太深,說話太尖銳,傷害了壹些有立場的人,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危險。
善待他人。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理論。他也是壹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真誠大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舍我其誰,鞠躬盡瘁”都是他的人生準則。子曰:“十之五,吾立誌學;我三十歲了;四十而不惑;五十歲時,我知道我的命運;六十歲我聽話;我七十歲還聽話;我沒有越界。”這是孔子對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的總結。六經古人認為孔子整理了詩、書、禮、樂,為《易經》(稱為《易經十翼》,或《易傳》)作序,寫了《春秋》。詩:瞿魯閣、樂福閣、桂、潘曹、曹、曹、霍。
這些詩大多收錄在樂府詩集裏,可信度不高。孔子“弟子三千,聖人七十二”。經典70余人,列舉如下:
七十八先賢弟子序號,姓氏,姓氏,年齡,籍貫,後世封號。備註1顏回孔子,30歲,燕國公2閔損子韶孔子十五歲魯3冉耿伯牛魯翰林院五經大夫第65代孫然石普於雍正6年前被封4冉雍中公邵孔子29歲魯翰林院五經大夫第67代孫然天林於雍正6年前被封5屠戮給我兒子呂先賢屠戮給6端木慈子貢邵孔子3。十歲的魏七冉秋的兒子少了孔子,二十九歲的魯在唐朝封了徐公,在宋朝封了彭承公,後來又改徐公8鐘有子為少了孔子,九歲的邊顯仙中子曾封了、等。9子遊少孔40歲,吳10少孔44歲,魏11轉孫氏少孔48歲,陳12曾參46歲,南武城父親曾13坦太滅明少孔39歲,武城人。14不平子賤少孔子四十九歲陸15元賢子思少孔子三十六歲宋16公爺長子長齊娶孔子的女兒17南宮石陸娶孔子的侄女18公艾19吳。元老院之父20顏回之父21商曲邵孔子29歲魯22高柴子蕭孔子30歲齊23齊調孔子11歲蔡24龔子洲《家語》無、 遊神的枷鎖25司馬庚子桓的弟弟26子遲邵孔子三六歲魯27尤若子胡邵孔子四十三歲魯28龔邵孔子四十二歲魯29吳馬邵孔子三十歲魯30虞書邵孔子二十九歲齊31嚴幸子。 劉邵孔子46歲魯32冉儒(回族)邵孔子50歲魯33曹t恤荀邵孔子50歲34邵孔子50歲35公孫龍子孔子53歲名 作者《智(上)》36子產37句子38秦祖子南39子廉40子郊41讓斯赤子圖秦42徙父43石44任布奇紫萱楚45茹立剛龔宣臣46侯子禮齊。 47秦然凱48宮夏守成49榮臻魏51子(壹個)52顏祖祥53賈《家語》無此人54句魏55漢賦黑子鎖56秦尚子丕初57沈蕩舟58閻誌蜀59榮。戚子琦60郡程子琦61左仁62嚴62鄭家語為薛邦63 64石昌65顏子升66蔔樹成67袁康家語為袁康,字書《68譚樂子升69永璉70蜀中會子期71顏鶴然72狄黑曦73孔仲子鄙夷孟丕之子、 孔子之侄74龔於孺子商75龔子商《家語》作《子商》76何紀即孟之子,孟彪子76。 78秦丕子之父、秦子之父、梁書之父參軍復辟聖人:顏惠宗聖:曾申叔聖聖:孔伋(子思)亞聖:蒙克(孟子)
四科、十哲、德行、顏回、敏損等詞、端木詞政事、冉求、鐘繇文學、閆妍、尚波(上表資料全部來自:)伏爾泰:“東方找到了智者。”
德國萊布尼茨:熱情贊美儒學
李約瑟:“孔子是無冕之王。”
愛默生:“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
司馬遷:太史公曰:有詩曰:“山起,景止。”雖然我不能到達,但我渴望它。我讀孔的書,可以想見他。到了魯地,看到殿堂殿宇、車服、禮樂,儒生準時在孔子家行使禮儀,我流連忘返,不能離開。世界上從國王到聖人,是很多很多的,在都榮死前,死後。孔子是平民,到十幾代,讀書的人都尊敬他。自天子與諸侯以來,中國之言六藝向大師妥協,可謂至聖!
愛默生認為“孔子是世界各民族的光榮”。先秦時期的孔子述評
秦始皇統壹六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其中以儒、道、墨、明、法四家最為著名。先秦時期,儒家與其他諸子平起平坐,並不站在同壹立場上。所以各個學派對孔子的評價也不壹樣。
孔子的弟子和他們後來的學者都很尊敬孔子。子貢是他師父的代表。他對孔子推崇備至,視其為天人,把他比作天、日月、木鐸。凡人永遠達不到他,他認為孔子是天生的聖人。亞洲聖人孟子認為,孔子的聖人之道是貫穿自然和社會的最高準則。然而,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孔子是壹位博學而著名的學者。
戰國末期的大儒荀子,雖然其禮學思想根植於孔子,但其“法”的思想卻很強。他以繼承儒家道統為己任,推崇孔子,認為孔子之德永不泯滅。然而,他譴責張子、夏紫和子遊是“廉價儒學”,並批評子思和孟子。他的作品多處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表達了他重視禮儀、“以孔子之名用知識”的思想。
墨家對儒家有很多批評,批評孔子“言不盡意”,提倡“言不盡意”,批評孔子和儒家繁瑣的禮儀。
道家以自然無為為宗旨,蔑視禮法,對儒家的禮教道德持否定態度。
先秦法家在思想上反對儒家,早期法家代表商鞅認為儒家反對法家的農戰思想,造成國家“窮削”。法家宗師韓非認為孔子的學說是五惡之首,認為俠客用武力違背儒家,違背法律。
上述先秦諸子對孔子的褒貶,各持己見,恰恰反映了當時學術爭鳴的繁榮景象。這和漢代以後儒家的情況完全不同。
秦漢時期的孔子述評
秦漢時期是儒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先秦時期,孔子只是諸子之壹,儒家雖名為“顯學”,但也只是百家中的壹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儒家思想壹直處於主導地位,成為官方意識形態。
宋元時期的孔子述評
宋元時期對孔子的評價是總體上對孔子的敬仰,對孔子的進壹步神化,用孔子的神聖光環和倫理道德維護他的封建統治。
宋元時期,中國結束了自晚唐以來近百年的割據局面,建立了以官僚地主階級為支柱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宋元哲學運動以更典型的形式展現了中國中世紀哲學思維的特點及其邏輯發展的曲折性。過去儒釋道三家互相攻擊又互相吸收,從三教分立到三教合流,從而在宋元時期產生了非常精致的官方哲學: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內容的理學唯心主義,以精致的哲學理論為理論基礎,吸收了佛道的營養。
孔子的學說是理學的理論基礎,所以孔子本人的形象也在宋元時期被塑造得更加完美高大,成為最神聖的老師。朝廷和學者都稱贊孔子,闡述孔子的學說。
明代孔子述評
宋元以後,明代理學發展到壹個新階段,心學極為繁榮。同時,也有相反的學習。呈現出理學、心學、氣學三大思潮分庭抗禮的局面。三者對孔子及其學說也有各自的解釋和評論。
清代孔子述評
到了清代,儒學興盛衰落。關於孔子和孔子根據不同時代的不同,主要觀點有:
1.論道與治的統壹:
2.薛竹是儒家學說;用儒學批判理學;
3.孔孟對君主專制的批判;
4.經學是理學的理論;
5.“六經皆史”論;
6.“中體西用”論;
7.“孔子改制”論;
8.夷夏之變論;孔子的尊君理論;儒家汗人說。
近代以來的孔子述評
1840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代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災難和社會巨變,制約和影響了思想文化領域的鬥爭。如何評價孔子及其儒學的爭論不僅具有學術意義,而且反映了不同階級和階層的政治經濟利益。
洪秀全及其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不僅用物質武器批判清朝的封建統治秩序,而且從思想上打擊壹切束縛人民的繩索。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他並沒有完全擺脫儒家思想的影響。
早期維新派目睹了當時中國嚴重的民族危機,關心時政,熱衷西學,提出了“改物之道”、“中體西用”的思維模式。
甲午戰爭後,面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變法運動。
資產階級革命派展開了激烈的批判,展開了革命與改良的論戰,深化了近代的孔子批判運動。
辛亥革命後,思想領域出現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使壹些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認識到,資產階級制度之所以沒有建立起來,根本原因是沒有觸及舊思想舊道德。
五四以後,關於孔子評價的爭論仍在繼續。最後,毛澤東作了科學總結,提出:“中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我們不能不加批判地兼收並蓄。我們必須把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壹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有點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對於中國的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排斥,也不盲從,而是批判地接受,從而弘揚中國的新文化。”並強調“從孔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應該總結和繼承這份寶貴的遺產。”本文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者評價孔子應該持有的態度和方法。
太鋼平空
1.現代新儒家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試圖恢復儒學的主導地位,重建儒學的價值體系,並在此基礎上吸收、整合、理解西學,以謀求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代化。
2.儒家資本主義也被稱為“第三次現代化模式”或“東亞工業文明”。現代新儒家在儒家文化背景下或儒家思想指導下設想的實現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或模式。
3.儒學的第三次發展,是現代新儒家對儒學目前的發展階段、可以期待的未來前景及其在儒學發展史上的地位提出的壹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