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山水詩,壹改大理、貞元杜詩人在誌上心胸狹隘、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往往寫出壹種超越空間真實距離的半空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下遠山如雪,橋畔草如煙”(《與牛飲後寓言戲呈樂天》)和“野草開滿花,令人眼花繚亂”。再比如“王洞庭”;在這靜謐空靈的山水中,融合了詩人的主觀感受,構成了壹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不過,雖然劉禹錫說“能離開欲望,心就空了”,但他積極參與永貞的革新,其實還是要在社會上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較倔強,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但他的詩歌往往表現出壹種高高在上、開朗向上的精神。比如《秋詩》和《隨樂天登靈思塔》兩首詩中的壹首,都有壹種昂揚的力量。劉禹錫的詩,因其含蓄深沈的內涵,開放大度的境界,崇高向上的情感,而顯得清明。劉禹錫多次被貶南方,那裏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因此,劉禹錫經常搜集民歌,學習其風格進行詩歌創作。比如《白鷺兒》這首詩,比喻性地描寫了他的孤獨感受,卻用了壹種淡淡的民歌風格。也有壹些完全仿照民歌創作的作品,如詞、詞、行、塔詞、浪淘沙詞、西堡山舊時光等。,樸實自然,清新可愛,散發著民謠般濃郁的生活氣息。下面兩首歌尤其生動:興二號和詞二號
2.人物簡介
劉禹錫(772-842),洛陽人,漢族。自稱“滎陽人,洛陽人”,又自稱中山人,原名劉勝,中山靖王,後號魯山。唐代的儒生、哲學家、文學家、詩人,被稱為“大詩人”。
貞元九年(793),進士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