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往往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孩子們的夢五顏六色,有的異想天開,有的荒誕不經,有的神奇有趣...做夢是天真可愛的。孩子感受生活,發現生活是壹種富有想象力的思維方式。有夢想才有未來。
設計意圖之夢對孩子來說充滿了神秘感,吉林省幼兒園中班的主題教材《春天來了》產生了“春夢”活動。這是壹首非常美麗的詩。它用清晰的語言和精彩的想象,營造出壹派美麗的春光。詩中描述的物體。草、花、燕子和嬰兒都是孩子們熟悉的。這就為孩子更好地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語言創造了條件。當孩子模仿詩歌時,我讓他們看圖,根據他們對事物的特點進行模仿,激發他們的思維興趣。當孩子大膽模仿時,他們只是簡單地理解了重疊詞的用法。壹方面可以豐富遊戲內容,提高孩子對遊戲的興趣,另壹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聽說能力,提高孩子的語言模仿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春天的變化。
2.學習單詞:綠色、紅色等重疊的單詞。
3.盡量模仿詩歌,發揮孩子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詩歌《春夢》課件。
3.圖片:蘋果,香蕉,太陽,樹等。
活動流程:
壹、引出話題
1.老師:我是“馮春姐姐”,我想和妳交朋友。妳願意嗎?讓我們壹起跳舞。
然後和小朋友壹起跳《春天很美》。
2.和孩子討論夢:孩子,妳晚上做夢嗎?妳夢見了什麽?
3.展示馮春修女的夢:馮春修女做了壹個夢,夢見春天特別美麗。馮春修女喜歡做夢,夢是美麗的。
第二,欣賞和理解《春夢》這首詩
1.欣賞詩人:小草、小花、燕子和嬰兒都睡著了。在睡夢中,他們都做了不同的夢。妳想知道他們的夢想是什麽樣的嗎,孩子們?
播放詩歌《春夢》的錄音,讓孩子欣賞。然後問:“妳聽到了什麽?”
2.熟悉並理解詩歌的內容。孩子再次欣賞這首詩後,提出問題:
這首詩的名字是什麽?
草的夢想是什麽?為什麽?(學習詞:綠色。因為綠草最美。小花的夢想是什麽?為什麽?(學習詞:紅色。因為紅色的花是最美的。燕子的夢想是什麽?為什麽?(學習單詞:讓孩子跟著“暖”字走。寶寶的夢想是什麽?為什麽?(學習詞:甜。像這樣的詞叫做重疊詞)
3.孩子們壹邊看課件壹邊欣賞詩歌,和老師壹起表演詩歌。
第三,模仿詩歌
1.展示圖片,引導孩子模仿詩歌。展示水果圖片: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等。啟發和引導孩子看圖,模仿詩歌。如:蘋果的愛情之夢(紅色,圓形...);香蕉夢(弧形,黃色);……
2.把孩子們抄的詩組合成壹首新詩,水果的夢。
3.請為每個孩子選擇壹幅畫,告訴他們他們的夢想是什麽樣的。
4.讓孩子在前面創造壹個圖畫的夢,把孩子的話做成優美的詩,讓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
第四,結束孩子。我們還做壹個“甜蜜的夢”,在甜美的音樂中結束活動。
附錄:《春夢》詩
小草愛做夢,夢是綠色的。
小花愛做夢,夢是紅色的。
燕子愛做夢,夢是溫暖的。
孩子愛做夢,夢是甜蜜的。
老師的評語:
我覺得活動中老師的課件特別好。在學習詩歌時,孩子們可以享受老師用音樂朗誦詩歌的樂趣。其目的是讓孩子專心聽詩,感受詩的意境。再加上課件上生動的圖片,孩子特別容易理解,喜歡詩歌。
活動反映:
在活動的設計上,我充分考慮了孩子現有的發展水平和直接體驗。特別是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聽、看、想、說、模仿,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充分的主動性,孩子對我的問題有積極的回應。這是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此外,在設計活動時,我還特別註意借鑒兒童已有的經驗,在兒童近期發展區域不斷提取新的任務需求,使整個活動重點突出,層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