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五月成都免費博物館展覽

五月成都免費博物館展覽

這個周末是國際博物館日。其實妳關註博物館的信息。妳會發現中國的博物館裏有很多免費或者免費的活動。成都有很多精彩的展覽。我們總結壹下。我們來看看博物館日的免費活動。

免費展覽

重塑的個體: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時間:2008年4月24日-5月2日,每周壹9:00-17:00閉館。

地點:成都美術館

費用:免費。

本次展覽將展示25位藝術家的作品,觀察他們在藝術語言轉換方面的應用和創新。展覽從個體重塑的角度,呈現了當代青年藝術家藝術創作的生態和力量,探討了媒介的可能性。

我是壹個展覽。

時間:01 2008年5月至11:00-19:00 2008年5月26日。

地點:成都市武侯區錦繡街7號4號

費用:免費。

畫與畫:任性的風景

時間:2006年4月26日至6月6日,每天10:30-18:30。

地點:四川成都高新區鐵鄉泗水街南廣場盛邦街。

費用:徐的個人作品免費。

時間:4月26日至5月26日。

地點:成都市青羊區魁星樓街14號

費用:免費。

“給我五個”活力插畫展

時間:4月29日-6月15

地點:燕基友IFS旗艦店

費用:免費。

755-79000藝術展

時間:4月30日-8月25日。

地點:成都博物館

門票:免費。

本次展覽以東西方共賞的蛇形藝術為主題,從中國、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日本、葡萄牙等國的博物館和畫廊中征集到珍貴的古代文物和現當代藝術作品,共計183件/套珍貴展品,包括古代文物、現代藝術作品、戲劇服飾、攝影作品等。

免費參觀博物館

金沙遺址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永陵博物館免費開放。

成都博物館

作為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的壹大亮點,“餐桌上的文化之旅”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來自全國10家博物館的122件(套)古代餐具、炊具。

三星堆出土的陶鼎是古代四川“火鍋”器具。西漢的“青銅匕首”其實是古人吃飯的工具,用來從鼎中取肉到外面。

來自彭州博物館的宋代象扣銀壺和暖碗,雕刻精美,制成蓮花形、柳形銀茶盤、菊花形金碗,將宋代的生活審美展現到極致。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9日。

侯祠博物館

武侯祠博物館是節假日最受歡迎的地方之壹。5月18日,博物館“蛇的傳說”和“臥龍神機”正式開館,展示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和行蹤,精選現存諸葛亮文物,全面再現蜀漢王朝宰相諸葛亮波瀾壯闊的壹生,使之真正走出歷史,進入當代。

這壹系列的第壹個展覽“臥龍神器”集中展示了從楊渡諸葛亮的出生地到白蒂秦始皇的遺孤的十多件文物。這裏是諸葛亮智慧人生開始和形成的地方,也是他結識第壹高手劉備、創業和永遠離開的地方。5月19關閉。展覽展出武侯祠博物館從清代到現代的50余幅畫作,帶領觀眾徜徉在繪畫現場,壹睹書畫之美。此外,武侯祠博物館群賢堂展廳還有“東莞科苑珍藏晚清風尚——銅版畫展”,展出的50余件精品銅版畫均來自東莞科苑博物館。

杜甫草堂博物館

值此國際博物館日之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館主辦的“詩禮文化展”將於5月17日至6月2日在杜甫草堂博物館中國書法館舉辦。

中華民族自三皇五帝以來,以姓氏為標誌,以家族為基本傳承單位,將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崇高道德品質代代相傳,影響和造就了無數仁人誌士,成為中華民族的鋼鐵脊梁。據了解,本次展覽將以優秀民間家族傳統的文化內涵為出發點,精選家族族譜、祖先畫像、家風對聯、姓氏堂匾等百余件珍貴文物進行公開展示。

金沙遺址博物館

5月17日晚7點,金沙遺址博物館將舉辦“相約鹿鳴,詩意金沙”文化交流沙龍。與文化名人、詩人、考古學家在金沙舉辦詩會。晚上,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廳將迎來當代著名詩人、朦朧詩派代表人物楊煉。

《名揚四海——諸葛亮文選系列展》這首詩是楊煉的代表作。多次獲得國際國內獎項,如意大利弗雷亞諾國際詩歌獎、英國詩歌圖書協會推薦的英語詩歌獎、意大利尼諾國際文學獎、中國首屆“天多”長詩獎、卡普裏國際詩歌獎等。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

南科大教授、《殷墟發掘》主持人唐繼根也將出席詩歌會。讀詩,聽琴,欣賞音樂劇《近在咫尺——成都武侯祠收藏範精品展》選段。這是博物館裏壹個美麗的夏夜。

新概念劇《諾日朗》即將開播。

民族音樂概念劇《金沙》,以成都永陵石雕《二十四藝妓樂》為原型,將民族音樂與國畫、民族刺繡、民族服飾、詩詞書法相結合,展現靈動的東方美學。

2004年,《季樂24》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交易會,榮獲“走出去”項目十佳視頻評選推介會和優秀劇目獎。5月18日,該劇創作團隊將在永陵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宣布2005年民族音樂概念劇《季樂二十四》的改版啟動及內容。該劇將以全新的形式、全新的陣容、全新的視野,為成都音樂IP註入新的活力。

永陵原名王建墓,是蜀國開國皇帝王建國的墓地。刻在永陵棺床上的“藝伎二十四樂”包括兩名舞蹈演員和22名樂師。為了再現唐代樂器的魅力,《季樂24》劇組邀請了著名樂器制作人、上海大歡堂藝術總監沈正國來模仿這24件藝伎樂器。作品取材於日本正倉研究所收藏的永陵器物和唐代樂器。它們嚴格按照文物的原始形狀和大小制作,用料考究,工藝精湛。